第623页(1 / 1)

('

大唐的粮食其实很多,东都附近更是建造了大量的粮仓。

粮食这东西不是石头,可以存放很多年。

超过一定的时间,粮食就会逐渐转变成了陈粮,再往后甚至变成了腐粮。

所以仓库存粮定期更替,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无论是李林甫还是牛仙客,都没有想到李云泽的真正打算,都只是以为其是想要顺路买批粮食带回来作为压箱底。

所以不但大方的给予了文书,甚至给了发动沿途徭役用以运送的帮助。

一直等到大规模的粮食开始起运,得知消息的两人才彻底傻了眼。

李云泽从东都运回来的米粮,可不仅仅是数量超乎想象,而且质量上也并非是陈粮。

做到这一点很简单,拿着宰相的文书与金子,直接找上看管粮仓的主管就行。

若是有人不肯收下金子,那就记下他的名字等待日后重用,再去换一座仓库。

反正洛阳城周边的粮仓多的是。

在洛阳买粮食的时候,是严格按照朝廷规定的斗米五文钱买的,甚至有贴心的粮仓主管收了金子后,主动表示陈粮不该卖这么贵,应该再便宜点云云。

高适等人婉拒了这些主管的好意,然后将他们的名字记录在小本本上,太子殿下以后要用。

大户的粮食肯定要涨价,可朝廷的粮食,谁管能卖出去多少价来?

就这么通过宰相们的文书来回这么一折腾,李云泽此时所拥有的粮食,别说是满足今年的需求了,满足今后几年的都够了。

只不过这说来说去还是用信息差在坑朝廷,李云泽不屑为之。

把粮食财货运回来后,他准备坑一把关中的大户们。

第四百九十四章 李三郎自己抗下了所有

“听说了吗?”

蓝田县内的村子里,村民们聚集在一起说事儿。

“皇帝要买咱们手中的粮食,斗米六文钱。”

“这点钱够做什么,还不如留着。”

“就是,别说家中没有存粮,就算是有也不卖。”

随着朝廷推动和籴法,准备高价买粮的消息传出来,各方的注意力都集中了过来。

只不过绝大部分人都对朝廷开出的价格嗤之以鼻,斗米六文钱,打发要饭的呢。

一连好几天,购粮队几乎都没能收到粮食。

无奈之下,负责推动和籴法的太子,只好入宫禀报皇帝,希望能给提升购粮价格,否则根本没人卖粮。

皇帝非常贴心的同意了太子的请求,甚至允许太子将购粮价格提升到最高斗米十文钱的程度。

只不过,皇帝特别关照嘱咐过,绝对不允许给太子额外的财货,同时也必须要购买到足足五百万斛的粮食。

对于李三郎来说,这是变相的给李云泽增加难度,直接难度翻倍。

而对于李云泽来说,他走出大明宫的时候,嘴角带着嘲讽的笑意“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李三郎?就这点本事?”

当粮食的收购价格提升到斗米十文钱的时候,不少关中村落的百姓动了心思。

斗米十文钱,已然不算少了。

毕竟此时的关中地区依旧是产粮区,而且临近秋收的时候,眼见着新粮即将下来,家里还有旧粮的卖出去换钱也是件好事情。

诸多村落开始出粮,李云泽的收购终于是见着了收入。

只不过,真正掌握着大量米粮的大户们,却是对这个价格嗤之以鼻。

因为他们或多或少的都听闻了风声,知晓太子这次的压力很大,区区斗米十文钱还远远达不到他们的心理底线。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消息在暗中开始流传开来。

据说是太子府的一帮人手,悄悄的偷卖太子购入的粮食,而且价格便宜斗米只需要八文钱。

只不过他们不做散户的生意,至少要购买万石以上才肯以斗米八文钱的价格发卖。

大户们查探之下得知,这居然是真的。

没有丝毫意外的,大户们纷纷出手购买便宜的米粮。

这简直就是无本的买卖,现在买下来反手再卖给太子,斗米就能赚取两文钱的手续费,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加容易赚钱的事情不成?

然而李云泽深知人性的贪婪,很清楚的知道这帮大户们是不会现在就出手的。

果然,除了极少部分人在赚这转手钱之外,绝大部分的大户们,都在疯狂收购囤积粮食,准备等到太子山穷水尽的时候再跟太子好生谈谈粮价问题。

别的不说,最起码也得将价格提升到斗米二十文的程度,他们才肯出手卖粮食给太子。

接下来的日子里,关中地区出现了极为奇怪的一幕。

一方面是太子府的人在各地以斗米十文钱的价格,从百姓们的手中收购余粮。

而另外一方面,却是大户们以斗米八文钱的价格,从太子的手中购买粮食。

百姓们卖光了余粮,开开心心的等待着秋收。

而那些动辄购买万石粮食的大户们,却是心头疑惑的很,太子府的粮食怎么买不光?

随着秋收日益临近,太子已然在死鸭子嘴硬,硬扛着不肯提价购买。

而发了狠的大户们,则是不断筹措财货发誓要买光太子的粮食,到时候再翻倍卖回去。

在这一波诡异的操作之中,只有极少数人在暗中发财。

李林甫与牛仙客,高力士与边令诚等人都是悄无声息的暗中发财,低价买粮再立马高价卖回去,就赚个斗米两文钱的差价。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能在李三郎面前说得上话的人,全都是非常默契的互相配合,不让李三郎知道事情的真相。

李三郎得到的消息,一直都是大户惜售,太子购粮困难。

对此,李三郎倒是经常乐的合不拢嘴。

至于说和籴法失败,会导致继续饿死人的事儿,他压根就没有放在心上。

随着秋收一点点的靠近,大户们也是纷纷察觉到了不妥。

最重要的第一点就是,他们花费了无数财货,买来了堆积如山的粮食,可太子手里的粮食却像是个无底洞一样,怎么买都买不光。

等到越来越多的大户之家,疑惑之下停止购买粮食,反手以斗米十文钱的价格出售粮食的时候,太子府这儿立马就发布了消息。

“本次和籴法所需之五百文斛米粮已然全部购买完成,购粮之事就此结束!”

消息一出,整个关中都沸腾了。

大户们都在惊呼这不可能,明明太子这边一直在卖粮食,他们这些大户买来的粮食堆积如山。

太子这儿是从哪弄到的五百万斛的米粮?

然而宰相带着户部亲自点验,证实了太子的确是上缴了五百万斛的米粮。

不但大户们傻了眼,李三郎也是满心的不敢置信。

“这不可能!”

愤怒的李三郎命令高力士等人去严查户部,查看是否是户部额外多给了太子财货买粮。

可严查的结果,却是户部一文钱都没多给过。

李三郎不信,他不相信李云泽能够在这种环境下完成和籴法,命令高力士等人务必查探清楚。

然而这边的大户们,却是直接找上了李三郎。

原因很简单,秋收开始了。

今年关中算得上是风调雨顺,秋收的产量预测不低,也就意味着粮价必然会下跌。

而这些大户们手中握着海量的粮食,此时压根就是卖不出去,尤其是以八文钱一斗的价格从李云泽手中购买的粮食,更是让不少大户把财货都给砸进去了。

用行话来说就是,砸手里了。

这些大户们哪里是能够忍受亏损的人,这种时候当然是要找皇帝来出头为他们挽回损失。

他们的要求只有两个,一个是要太子以至少斗米十文钱的价格,将他们手中的米粮收购走。

还有一个,就是推行和籴法不得由官府放粮。

从正常人的角度来说,这些要求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完全违背了良心与道德。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