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台上众多的皇亲国戚们纷纷挥手呐喊,与李承乾等人做最后的道别。
这一去远去万里,今生恐怕都不会再有重逢的机会。
泪眼婆娑的长乐公主倒在了李云泽的怀中,她实在是不明白为何自己的父兄会闹到如此地步。
李云泽拍着她的香肩劝慰“对你大哥来说,这其实是一件好事。摆脱了多年来的心理阴影,重新开始全新的生活,你应该祝福他。”
长乐公主不懂这些,只能是无力的抽泣。
李云泽环顾四周,李承乾的弟弟们都没来。
面对被放逐的大哥,他们担心来送行会触怒李二,却是不懂看似冷酷的李二,此时最看重的反倒是亲情。
没来送行的,以后肯定要倒霉。
果然,仅仅数日之后,李二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宣布,齐王李佑出镇吕宋转封宋王,蜀王李愔出镇婆罗洲转封兰王。
毫无疑问,这意味着李佑与李愔出局了。
原因很简单,在推倒李承乾的行动之中,这哥俩是蹦跶的最为欢快的。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李二因为放逐李承乾而心生愧疚,总得找人来出口气。
这兄弟俩因为往日里跳的最为欢畅,所以也是最先倒霉。
吕宋与婆罗洲那种地方,除了矿山与种植园之外,几乎什么都没有。
别说是长安城这等享受了,天气炎热瘴气横行,能够不染病活下去就算是不错了。
被踹到那种地方去,可真是倒了血霉。
哥俩哭泣哀求,甚至找来了母妃帮忙求情。
只可惜这个时候的李二是父皇而不是父亲,所以谁说都没用,直接就被强行打包送走。
李云泽倒是没送他们什么礼物,甚至都没有亲自去车站送行。
仅仅是安排人去送了些生活必备品,几箱子在热带地区的常用药物。
毕竟这个时代的南洋,那是真正的蛮荒之地,野人横行。
想要在这种生活条件恶劣的地方活下来,最主要的应该是运气。
李二接连送走了三个儿子后,无论是朝堂上还是皇室内,所有人全都屏气凝神,甚至走路都是静悄悄的,生怕得罪了皇帝遭受无妄之灾。
在这种环境下,李二推动的各项事情与工作,都是用着前所未有的超高速度在迅速进展。
在旁人看来,李二这是在放逐,在流放自己的儿子们。
可实际上李二是在执行李云泽曾经的提议,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世界的尽头。
哪怕以后那些儿子的后代们表现出色,甚至直接杀了回来继承大唐他也无所谓,因为都是他的后人,祭拜祖先的时候都得拜他。
李二是有着雄心壮志的一代帝王,不是家长里短恨不得儿女们整天都待在身边围着自己转悠的老人。
在伤感了些许时日之后,李二很快就恢复过来,重新投入到了帝王的工作之中。
当前的大唐,最重要且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垮高句丽。
之前举世攻唐的时候,李二就曾经想要披挂上阵御驾亲征,只是因为外部环境与内部动荡,逼着他不得不留在长安城内坐镇。
现在外部的对手基本上都已经被打服了,李二终于是可以空出手来亲自上阵。
出征之前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是要稳住内部,所以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都被留下来守家。
其次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供应数十万大军与民夫的衣食住行方面的各类物资,需要提前集结在前线。
愈发富裕的大唐,现在甚至能够给民夫们提供足够的补给品。
哪怕是一员被征发来做徭役的民夫,也能领取到棉衣棉被皮帽子皮手套皮靴呢绒毛毯等等在数年之前还是奢侈品的物资。
为了对付高句丽人那些城防严密的城池,秘密准备多年的火药,这次更是被全部带走。
李二的心思很单纯,这次要一战就彻底灭掉高句丽。
贞观十五年秋收后,李二带着自己的豪华名将团,坐上了离开长安城的列车。
第四百七十一章 进兵高句丽
长孙皇后病去之后,情绪上备受打击的李二,有感于故人逐渐逝去,居然开始怀旧了。
他要求宫廷画师阎立本,绘制诸多功臣们的画像,然后悬挂在凌烟阁内以作纪念。
原本李二是打算将李云泽也算入其中的,只不过被其严词拒绝,表示自己无意被挂起来。
此时大唐最为流行的绘画风尚,就是所谓的素描写实风格。
大唐在文化上的包容度向来很高,之前一直都是水墨画一统画界,现在突然出现了全新的技术,自然是极度风靡。
所以阎立本绘画的时候,也是用的现在最为新潮的素描写实风格,李二对此表示赞赏并无异议,还觉得这样挺好。
李云泽对此有异议。
他找到了阎立本,以其暗地里出售插图画册作为要挟,让其用水墨画的风格重新绘制了一套二十四功臣。
阎立本无奈,只能是费时费力的又画了一套出来。
这一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被李云泽带回现代世界作为收藏品。
绝对是原版真迹,还有李二的用印作为证据。
这些入了画像的功臣们,此时已然有不少已经是入了土,剩下的那些除去文臣,武将里大都老迈,最终能够跟随李二前往高句丽的其实并不算多。
虽然说李云泽与孙思邈合作提升了大唐的医疗水平,也的确是成功的将不少人的寿命延长。
可这只是治标不是治本,也就是多活几年罢了。
李勣是预定的征讨高句丽主将,早已经在幽州这里主持前期准备多时。
李孝恭没有暴毙,被派去了江都负责指挥舰队,先是送李承乾等人远去海外,之后就是带着船队去百济。
尉迟敬德自从上次救援西域之后,再度开始活跃起来,这次也是跟随在李二的身边担任护军。
李靖是真的年纪大了,可哪怕都已经快七十岁的年纪了,却是依旧被李二带在身边做高参。
段志玄倒是壮年,这次跟过来当有领兵的机会。
除此之外像是张亮与长孙顺德等人,早就已经被放弃,整日里都是在府中歌舞美人闭门不出,自然也不会带上他们。
实际上除了凌烟阁二十功臣之外,新一代的将领也是逐渐成长,这次李二也是将他们都给带了过来。
李二用李道宗暂代征讨西域崭露头角的苏定方,宛如彗星般崛起的薛仁贵,因为李云泽的坚持使得老婆丹阳公主被关起来,从而避免了备受刺激而谋反的薛万彻等人都随军出征。
不出意外的,这次李云泽也是被任命为行军司马,负责大军的后勤保障工作。
李二决心一战平定高句丽,就此彻底打平四周不臣,为大唐打下一个万世太平的环境。
这一战不但调动了几乎所有能够动用野战兵马,甚至还安排张士贵等人再度征召募兵作为预备役。
贞观十五年秋,数十万唐军逐渐在幽州境内集结起来。
最先行动的是营州都督张俭,带着大唐的边军与草原上那些被减丁之后老实驯服的契丹,奚,靺鞨等部落从草原上进行袭扰,意图就是分散高句丽的兵力。
随后抵达莱州的李孝恭所部船队开始出击,封锁高句丽与百济外海。
高句丽与百济的船队不敢对战,全都躲进了海港之中。
十月初,李二的使者抵达新罗,命令新罗善德女王出兵侧击百济与高句丽。
自称仰慕李二的善德女王真是被吓到了,毕竟在新罗的眼中,百济跟高句丽那都是天一样的存在实在是不敢得罪。
可李二都亲自发话了,大唐那是更加不能得罪的存在,左右为难之下接受了臣下的建议,出兵袭扰一番做个墙头草看看风向再说。
对于这种墙头草的作风,李二暂且当做没有看到。
当然了,等到战事结束到时候自然会有说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