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部落为了羊毛而争夺草场,这借口与契机就来了。
“不错。”眯起眼睛的李二满意说道“朕打算以不服教化,违背圣命唯有行减丁之策。”
“的确是个好机会。”李云泽连连点头“只不过不该现在动手。”
“哦。”李二挑挑眉“说清楚些。”
“这是个机会,不但不应该现在就对这几个部落进行减丁,反倒是要鼓励他们火并,并且将战火传遍大草原。”
李二的经验何其丰富,略作思量就明白过来“你的意思,是放弃之前说好的由点及面步步进行,干脆把事情搞大,让草原各部乱成一锅粥再将减丁之策推行下去。”
“对。”
李云泽放下鸡腿,擦拭了下手“让他们打,甚至可以暗中鼓励,谁打赢了就能占据更多更好的草场。等都各部落都结下了血海深仇,也失去了抵抗大唐的力量之后,上减丁之策让他们从此以后只能做个放羊的。”
打量着李云泽,李二赞叹“卿有宰相之才。”
这话成功将李云泽给逗乐了,他可是当过皇帝的。虽然说开始的时候没什么经验,做过不少糗事,可后面还是逐渐好转起来的。
心满意足的李二决定回去之后就安排人手,给草原上的部落们添把火,让他们为了争夺草场养羊大杀特杀一番。
在李二看来,这是彻底解除北地威胁的绝佳方案。
拿起酒就喝,夹起菜就吃。李二甚至还有闲情逸致跟李云泽说些诗词音律上的事儿。
看着眼前的李二得意的向着自己展现一首诗作,李云泽还是表达了敬佩的点头。
说到做诗,李云泽可以成为搬运工,在李二的面前滔滔不绝来个唐诗三百首。
可这些顶多就是他上学的时候死记硬背下来的,其真实的能力不能说没有,但是绝对不如李二。
他已经是过了依靠作诗来博取优越感与关注度的阶段。
李二的诗不能说多好,但是能做出来就是本事。
反倒是李云泽这种应试教育出来的,背诗可以作诗却是不行,只能死记硬背却无创造力可言。
在李云泽这儿赚了一波优越感的李二,心情那是更好了。
哪怕是吃过饭了也不急着离开,反倒是悠然自得的在李家庄闲逛起来。
李二的心情很好,直到见着了李云泽准备给李勣的礼物。
“……这是……”
看着眼前足有丈许高的李勣戎装照,李二的声音都有些干涩。
照片上的李勣顶盔掼甲,全身披挂。
甲胄鲜明,皮靴锃亮,手中杵着佩刀傲然目视前方。
那神容,那气度真真是惟妙惟肖宛如真人一般。
“这是李公勒索的。”提起这事儿李云泽就生气,李勣借着看破自己坑关东世家门阀的策划,威胁自己给个交代。
不想多生事端的李云泽,干脆就给他在现代世界里定了一个这么大号的戎装照来。
打量着呆呆看着戎装照的李二,李云泽若有所思“陛下也想要?”
回过神来的李二抬手掩嘴咳嗽一声“此画气势恢宏,画工之精湛简直就是分毫毕现。哪怕是阎卿,也未曾有如此手笔。”
这又不是画出来的,阎立本的手当然不可能跟相机比像素了。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李云泽当即表态“我当什么事呢,陛下想要那就拍一张就是,左右不过是几千块的小事。”
第四百三十八章 阎立本拜师
李二很想要,但他就是不说。
身为皇帝,看上了想要的东西不能直接说拿来,得让臣子们主动送上。
当然了,这个用不着李云泽的身上。
半推半就之下,李二急匆匆的派人去宫中取来了自己的金盔金甲。
这套甲胄非常拉风,金光闪闪的看着就有耀眼之姿。
当然了,这东西就是礼仪用的,真正上了战场穿这么一套,那就是箭矢吸铁石。
李二摆出了一副威仪的姿态,略显疑惑的站在一大块绿布的前边“为何要用此布?”
“方便后期处理,就是P图。”端着相机的李云泽,摆好了姿势“别想那么多,做好威严姿态……”
说到这儿,他顿了下“陛下,你准备用在什么地方?大明宫里还是挂太庙里?”
“太……”李二的嘴角抽了抽,强行压下自己的怒火。
‘这混蛋居然敢咒我挂在太庙里……’
“挂寝宫吧。”李二想了想说道。
听闻此言,李云泽却是放下了手中的相机“陛下,挂寝宫的话最好是生活照,以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为主。你这戎装照通常不是挂正堂,就是挂太庙。”
‘还说太庙!’李二抽了抽眼皮,深吸口气“先画了再说,这甲很重,穿着几个时辰很难受。”
这时代哪里有什么相机这种东西,想要画人物像那都是要请专门的画师来作画。
身为模特的本人,几个时辰不动弹那是常有的事情。
李二摆好了姿势,正准备脑袋放空来消磨时间,却是只听见‘咔嚓’一声响,然后那边的李云泽就已经低头看盒子“行了,脱吧。”
从未有过如此经历的李二,顿时楞在当场“什么意思?”
“脱甲胄啊。”李云泽干脆走了过来,将手中的相机拿给李二看“看看效果怎么样。”
看着相机屏幕上自己那被极致缩小的身影,李二用力攥着的拳头微微发颤。
也就是这些年对李云泽的神奇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所以心头的尖叫被死死压住了。
否则的话,李二就得大喊‘妖怪!居然敢摄朕魂魄!’
“这是何物?”
“相机,别想了。大唐弄不了的,弄不了的东西也没有必要推广。”
李云泽扬了扬手中的相机说道“小范围使用没问题,可想要大规模工业化,做不到的就没有。”
粗狂的东西,像是铁路看似漫长宏伟,其实压根没什么技术含量可言。
大唐这儿花费个几十年的功夫,终究是能够初步消化,有能力建造早期铁路。
可相机看着小巧,却是越小的东西技术集成就越高。
精密电子就不提了,大唐连提炼硅都做不到。就连精磨镜头,大唐这儿都做不到。
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内都无法达成,或者连早期技术都做不到的东西,李云泽是不会提供的。
李二若有所思,不过很快就收拾好了心神“此画如此之小,与李勣那幅相差太大。”
“小?小没关系啊,能变大就行。”
李云泽笑呵呵的说道“可别小看小的,免得变大的时候受不了。”
仅仅几天之后,一辆马车就驮着诺大的上框照来到了宫门前。
宫禁们检查的时候,解开绸布见着那上面的李二,一个个都是吓的倒吸口凉气,甚至还有直接行礼的。
无他,太像了,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就好像他们的陛下躺在了马车上一样……
此事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消息传出之后众多勋贵纷纷四下里打听,是哪位妙笔生花的大师竟然能画的如此惟妙惟肖。
然后李勣跳了出来,得意洋洋的招呼勋贵们来自己的家里参观自己的全身戎装照。
众人惊叹之余,自然也就是知道了出自于李云泽的手笔。
再之后,大家蜂拥而来都想要给自己来上这么一幅,然后留给子孙后代们瞻仰。
这个时代的绘画技巧追求的是求意不求形,自然没有描绘到惟妙惟肖的程度。
正因如此,一时之间李家庄内车水马龙,求画之人络绎不绝。
李云泽倒是没有拒绝,甚至都没有收钱。
只不过却是提了要求,就是得拍几张穿呢绒军服的照片。
因为价格颇贵,呢绒面料的销售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
在想办法降低成本的同时,李云泽也开始打广告,而这些勋贵们就成了最佳的广告模特。
毕竟只有刺激起了对呢绒的需求,才能更好的促进大草原上的羊吃人规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