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咬金第一个跳出来,站在镜子面前见着内里的自己堪称纤毫必现,甚至连脸上的皱眉都能看的清楚。
不用多说也知道,这绝对是大宝贝。
“这是穿衣镜,很适合穿衣服的时候对着镜子比划。”李云泽拍拍手介绍“诸位家中的夫人,想必会非常喜欢。”
“谁也不许跟我抢。”眼睛放光的程咬金,当即护住了穿衣镜瞪眼看向众人“这个我要了!”
勋贵们顿时骂声一片,这种好东西谁都想要。
商铺内顿时喧嚣起来,各种呵斥怒骂不绝于耳,甚至迅速向着动手的方向发展。
所有人都认为这是至宝,所有人都想要。
闹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一声呵斥在店门口响起“吵吵闹闹的成个什么样子,都闭嘴!”
敢让众多大唐勋贵们闭嘴的,在这长安城内唯有李二一人而已。
见着皇帝居然也来了,众人纷纷收声。
李二迈步走到了试衣镜的面前,一把推开了程咬金仔细打量。
片刻之后满意点头“此物朕要了。”
第三百八十五章 百宝斋
李二亲自开口发话了,自然无人敢于争抢。
众勋贵们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侍卫们上前,将这件足以传家的贵重宝物给抬走。
不出意外的话,这件宝贝将会出现在长孙皇后的寝宫里。
看着众人那惋惜遗憾,捶足顿胸的悲伤之色,李云泽这边直接笑出声来。
他能够拿出来出售的东西,都是选择的可以在大唐生产的。
非大唐能够生产出来的东西,理论上是不卖的。
强行跳跃式的发展科技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能跳跃的太过分。
玻璃镜这种东西在大唐的确是罕见的宝贝,可在现代科技的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看到试衣镜被妥善保管运走,心满意足的李二向着李云泽言道“此等宝物做何价,尽管直言。”
“算不得宝物,值不当什么钱。”
笑容亲切的李云泽表态说道“若是陛下真想要出价,那就免了本店一年的关市税如何?另外再请陛下题字,为本店书名百宝斋如何?”
喜好书法的李二含笑点头“可。”
唐朝的商税不高,没有商铺的行商收取商税,只有收入的三十分之一。
不过有商铺的话,首先是要收取外商税,就是通过丝绸之路来的外国商人要先交这笔税。
然后就是关市税。
像是长安城的东市与西市,进入其中做生意就要缴纳市税。
而运输货物通过各处城市关卡的话,则是要缴纳关税,也就是后来的厘金。
李云泽想要免除的,就是关市税。
几乎没有犹豫的,李二就准备应下来。
可那边房玄龄却是急忙赶在李二开口之前出声“一年,最多三个月。”
别人或许对李云泽一知半解,可房玄龄却是深知此人从来都是看似吃亏的时候占了大便宜,现在既然开口要免税,必然是一大笔钱。
现在要打仗了,朝廷之中处处都是缺钱,身为宰相的房玄龄说什么也不能放过吃大户的机会。
当着这么多勋贵的面,李二自然不能落了面子。
隐晦的目光示意之下,房玄龄越众而出与李云泽认真的讨价还价。
最终两边商定,李云泽进献珍宝试衣镜,换取免除半年的关市税。
等到此事谈妥,众人准备再看看其他宝贝的时候,李云泽拍拍手,当即就有伙计们又抬了一面足有两米高的试衣镜出来。
还是放在之前的位置上,李云泽向着众人示意“五十贯一面,接受预定,每家限购三面。”
“才五十贯……”
人群之中有人嘀咕了一句,说的李二面上火辣辣的。
为了五十贯就免了半年的商税,这可真是亏大了。
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参与此次对匈奴作战的秦琼,出言询问“为何限购三面?”
“因为担心诸位会利用信息差转手发卖。”李云泽诚恳表态“五十贯卖给诸位,诸位再转手五百贯卖给不知道此物能大量供应的外地商贾,此事极为不妥。”
听闻此言,勋贵们都是眼睛发亮。
五十贯一面绝对不算贵,甚至完全是非常便宜。
转手五百贯卖到外面去,这生意能做。
勋贵们围着伙计登记信息预订试衣镜的时候,李云泽走到臭着脸的李二面前笑言“陛下莫要为了区区商税心烦,我再赠送朱雀大街的煤油灯如何。”
“嗯?”
李二疑惑的看着李云泽拿过来的煤油灯“什么意思?”
“在朱雀大街的两侧,每隔十丈地就安置一盏煤油灯。等到天黑之后点燃,将朱雀大街映亮成为明亮璀璨的天街。防风防水,下雨刮风都不会灭。再赠送一年份额的煤油,免费的。”
听闻此言,李二当即满意点头“如此甚好。”
那边之前吃亏了的房玄龄决定抓住机会坑李云泽一把,两人商量好此时后,房玄龄悄悄的将朱雀大街上的煤油灯间隔标注为小尺。
唐朝的度量衡有两种,一种是小尺,十尺一丈为三米。
还有一种是大尺,十尺一丈为三米六。
用小尺的话,那就意味着要多出许多的煤油灯,以及消耗用的煤油。
表面上看,房玄龄的确是通过这种办法让李云泽多出了些本钱。可实际上他不懂什么叫做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看似李云泽出钱出力给朱雀大街做了夜间美化工程,可实际上这就是一条长达五公里的大型广告。
等到长安城的人见识了煤油灯的亮度与好处,自然会促进煤油灯的销量,之后再向着外地扩散推广。
到时候可就不仅仅是赚回本钱的事情了。
商品推介会继续进行。
李云泽接连介绍了玻璃杯,看着跟葡萄美酒夜光杯一样的玻璃杯。玻璃瓶,能够装酒水的透明瓶子。玻璃碗,喝茶的时候能够清晰看到茶叶在水中载起载浮的透明碗。
此外还有重头戏的玻璃窗户,比起现在用纸糊的窗户来说,玻璃窗户不但密封性更好,而且最重要的是透光性能甩出窗户纸九条街。
这就是科技突破带来的生活品质提升。
解决了出产玻璃的问题,大量的玻璃制品就会迅速铺满市场,改善曾经的生活环境。
至于其他一些玻璃制品的手工艺品,更多的是用来作为装饰,李云泽随口介绍一番也就没再关注。
在李云泽的带领下,众人迈步上了二楼。
一来到二楼,入目所见就是一辆做工精美的马车摆放在正中位置上。
比起传统的马车来说,这辆马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四个轮子。
不过见到马车的勋贵们,倒是没太过于激动。
毕竟有关于四轮马车的技术,早早的就已经为大唐获得,甚至军中运输物资的大车,都在快速更换成四轮的。
李云泽迈步上前拉开了车门,向着车内示意“诸位,可以上去试坐。”
有李二在这里,没人敢于跳出来吃螃蟹,只能是请李二先去开个头荤。
李二也是当仁不让,迈步上了马车往那皮革垫子上一坐。
“嗯?”
他的龙腚立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感觉,那种松松软软外加欲拒还迎的感觉,是之前从未体验过的。
马车之前肯定是坐过的,可之前的马车里面要么是木板,要么是裹着丝绢稍微松软点,而且内部空间狭小,光线也是昏暗。
此时的这辆马车,不但座椅宽敞极度舒适,而且内里空间很大,直接躺下都没问题。
更重要的是,马车两侧都是用上了贴花玻璃,采光度方面非常出色。
等到李二下来,众人纷纷一拥而上,想要感受一下新奇玩意的与众不同。
李云泽没去解释说,这辆马车的技术工艺多么的出众,减震弹簧悬挂系统与转向轴承的技术突破是多么的重要。
他很清楚说这些没用,勋贵们不在乎这些东西,他们只在乎是否好看有排面,是否坐着舒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