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半个时辰之后,远处扬起的尘烟越来越近,百余骑零散的金军骑兵狂奔着冲向岸边。
而在他们的身后,则是浩浩荡荡的宋军骑兵。
看着河岸边聚集的一大坨金军,韩世忠放声大笑“合该我韩世忠今天立大功!”
这也是半渡而击,只不过是金军想要逃跑,却是因为渡河的地方太少跑不掉。
韩世忠带着大队骑兵呼啸而下,先是箭雨跟着冲击,很轻松就将聚集在岸边,已经没有了士气与阵型的金军给打垮。
许多金兵匆忙跳进了河水之中,拼命的向着对岸游去。
慌乱之中穿着甲胄下河的,基本上就没再上来过。
脱掉甲胄的也不见得好,冲到岸边的宋军骑兵,不断的倾泻箭雨,不大会的功夫河水就被染成了大片的红色。
眼见着自己麾下军士们成片成片的倒下,河对岸的挞懒如丧考妣。
他从未遇过如此惨烈的战败。
最终成功渡河,带着浑浑噩噩的挞懒离开的金兵,只有数百而已。
小两万大军,最终只有数百人逃出生天。
等到韩世忠所部士气高涨的回到真定府城下的时候,之前守城的汉儿军已然开门出降。
“这一战打的好。”
真定府内,李云泽聚将“每个金兵一百贯,等下就去安排将士们去拿赏钱。准备将以上的,还是老规矩拿银锭。”
“谢王爷~~~”
一场大胜之下,所有人都是兴奋不已。
李云泽自己也不例外。
晚上与李师师深入探讨了音律方面的知识,体现了管鲍之交的默契后,李云泽突然开口说了句“要不你出家吧。”
俏脸绯红的李师师,听闻此言瞬间面色惨白。
这是腻了,不要自己了?
“让你出家是换个身份,以后好回到汴梁城。”拍了拍她的脸颊,李云泽笑着解释“别多想,我这是在帮你。”
“是,谢王爷。”
不出意外的话,这次回到汴梁城他就要住进皇宫了。
李师师的身份摆在那儿,想要住进皇宫很明显得先行洗一遍身份。
她也很快就想明白了这些,感动之下又与李云泽进行了一番口头交流。
此时远在汴梁城内的宋廷上下,却是在接待金人使者乌林答贊谟。
“我大金此次出兵,乃是因为宋国不守约定。”乌林答贊谟上来就占制高点“之前说好了也割让三地的,可你们却是反悔了不说,还派遣大军偷袭我大金。”
龙椅上的赵桓面无表情,却是目光示意被提拔到御史中丞位置上的秦桧。
“现在说这些又有何益。”秦桧上前回应“就说尔等想要如何。”
“无他,只要宋国遵守诺言割让三地。”乌林答贊谟昂首以对“再交出偷袭我大金的康王即可。”
“哈~~~”
秦桧嗤笑“你们年年南下,次次都要各地赔款,我皇宋能有多少州府割让的。”
“我家国主已经许诺。”乌林答贊谟当即回应“只要宋国能够遵守之前的诺言割让三地,再将康王交出。那就效仿辽宋之事,约为兄弟之邦。”
金国国主完颜吴乞买的确是答应了这个条件。
可问题在于,金国这里的制度与大宋不一样,国主并非能够决定一切。
东西二路军的主帅,随时都可以撕毁约定再度南下。
到时候完颜吴乞买只要来一句‘我也管不了他们’就能推的一干二净。
大宋朝堂上下,却是不懂这些。
只觉得若是国主皇帝应允了,那自然就能成事。
能言和最好,总比年年都要遭受一轮大规模攻击要强。
割让三地什么的好说,这三地此时都已经落入了金人的手中。
唯独交出康王这件事情,还得有些手尾。
等到乌林答贊谟离去,一众朝堂重臣们开始激烈的争辩。
主战派表示金人不可信,就算今年退了可明年又来该当如何?
康王立下赫赫战功,乃为金人所忌惮,其可将其交出去。
而主和派却是直言能够恢复旧时辽宋之邦最好,金人国主都表态愿意和谈了,又岂会自己打脸。
至于说康王,拥兵自重不尊朝廷号令,私自放弃太原府全都是罪责。
而且不必说是交出康王,只说命其为使者出使金国就是。
主战派与主和派,爆发了极为激烈的争吵。
之后就将皮球踢到了赵桓的脚下。
赵桓也是想主和的,但是这种话不能由他这位官家说出来。
他得要面子,黑锅是坚决不能背的。
所以赵桓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关门闭窗,蜡烛全都熄了。”
殿内一片漆黑的时候,赵桓说“支持议和的站在左边,支持开战的站在右边。”
哗啦啦的脚步声响之中,群臣很快各自站好了位置。
等到门窗打开,蜡烛点起来,所有人都见着了大部分的人都站在了左边。
面无表情的赵桓嘱咐“点数。”
他就是用这种点人头的方式,强行通过了主和的战略。
割地赔款,外加交出金人忌惮的康王!
第二百零四章 尔等可知,陈桥驿在什么地方?
“你们说。”
聚集众将的李云泽犹豫了一下,出言相寻“咱们是北上燕云,还是南下解汴梁城之围?”
此言一出,进来之后就干脆站在第一位的韩世忠,也是毫不犹豫的出列行礼“王爷,咱们北上去燕云,扫平金人的老巢。”
李云泽的目光,又看向了岳飞。
岳飞出列行礼“王爷,金军后方空虚,当可直捣黄龙。如此一来,汴梁城之围必然随之而解。”
王禀张俊等人,也是纷纷出言,都是赞同趁着金兵主力都在深入大宋腹地的好时机,乘机北上去偷家推塔。
因为从真定府到燕京城不过数百里地,行军快些的话半个月就能到。
金军主力不在,那边的各种后勤物资粮草什么的,简直就是唾手可得。
没有了后勤补给,南下的金兵必然不可能持久,很快就要退兵回来。
李云泽也是这么想的。
然后……卫兵入内禀报,说是御史中丞带着圣旨来了。
之前在太行山里,那些来送圣旨的随便找个地方关起来就是。
可现在是在真定府内,而且来的还是御史中丞这种号称半相的大人物,李云泽也是不好下黑手。
“请进来。”
等到来人进入官衙大堂,一见之下居然还是为熟人。
“秦御史?”李云泽犹豫了一下,继而发笑“未曾想,数月不见,秦御史已然是御史中丞了。”
“见过王爷。”秦桧勉力而笑“本官带了官家的圣旨来。”
先走了一套接圣旨的流程,不过其内容却是让众人一片哗然。
因为圣旨上要求李云泽将兵权交给秦桧带到相州去,到了相州再将兵权交给耿南仲去解救汴梁城。
而李云泽本人,则是被要求尽快南下返回汴梁城,然后以使者的身份出使金营,商谈议和之事。
这种要求,在几乎必然都是主战派的军将们这儿,当然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俺可不知什么御史中丞。”满口关西腔的韩世忠第一个跳出来“更不知什么耿南仲,俺只认王爷。”
曾经当着朝廷使者的面,呵斥‘君降臣不降’的王禀,跟着站队“朝堂之上皆小人!”
张俊等人也是纷纷表态,表示自己只会听从王爷的命令。
此时还年轻的岳飞,也是怒喝“为何要言和!为何要割地赔款!大宋将士死绝尔?!”
面对着群情汹涌的诸将,秦桧面不改色“王爷,臣也是反对议和的。”
他的确是反对议和,因为给自己打造的人设就是主战派的领袖。
大佬们都主和,他一个想要往上爬的小字辈当然得是主战派才能吸引关注。
“哦。”
李云泽连连点头“本王自然是相信秦御史的。只是现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本王该如何是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