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现实的威胁就在眼前,哪怕心中再不爽,此时也只能是忍气吞声“那你说怎么办。”
“当然是发钱粮了。”
“可朕真的没有钱粮!”赵桓也急眼了“如今就连宫中用度都已大幅减少,现在朕一餐只用三头羊而已!”
李云泽‘( ̄_, ̄)’
这还真是委屈您了啊!
大怂的财政其实早就出问题了,冗兵,冗费,冗官三大沉疴,每年都会吞没大部分的财政收入。
之前金人南下,更是狠狠的榨了一波财富,还导致南北动荡不安。
这种情况下,赵桓就算是卖了龙袍,也凑不出能够安抚西军的钱粮来。
“官家,钱粮还是有的。”
李云泽的目光之中,闪过一抹威胁的光芒“之前因为金兵南下导致道路不靖,现在的话总该是能够恢复了。来自荆湖与川蜀的粮食,一批批的运送过来,总归是够用的。”
“嗯。”
赵桓点点头,对这个表示赞同。
大怂采用的国策就是强干弱枝,这个干就是汴梁城。
各地的财富物资,大都是要运到汴梁城来的。
赵桓跟着追问“钱帛从何而来?”
“当借!”
李云泽不客气的说道“臣弟愿意奉献,可臣弟敢断言,这汴梁城内像是臣弟这样一心为国的,绝对不超过十个。那些真正有钱的,就算是官家下旨号召奉献,可他们不是哭穷说没钱,就是随便拿点出来意思意思。”
“不错。”赵桓深有同感“计将安出?”
“找他们借钱。”李云泽终于拿出了自己的计划“用朝廷税赋作为担保,开上几分利息找他们借钱。有好处赚,自然能借的到。大不了利息开的更高些。”
‘嘶~~~’
赵桓深吸口气,背着手来回走动“可相公们那边,或是不允……”
“怎么可能不允。”李云泽冷笑“朝中上下到处都是缺钱,现在能够借到一大笔钱来,哪个相公傻了才会不允。而且他们也会上下其手,好生漂没到自己的口袋里一笔。”
“嗯?嗯……”
对于这一点,赵桓也是心知肚明。
这些个相公们,哪个不伸手啊。
若是不伸手,那蔡京凭什么一顿饭一百多道的菜!就凭他的俸禄?全家喝西北风去吧!
“可是,借了还得还……”
李云泽‘w(·Д·)w’
你踏马的难道借钱就不想还?!
老赖啊你。
“官家啊。”李云泽上前,略显急切“这都什么时候了,先弄到钱再说啊。”
“对对,九郎说的极是。”赵桓恍然,连连点头“那此事就拜托九郎了。”
“我不干。”
李云泽毫不犹豫的干脆拒绝“这事儿风险太大,若是朝廷到时候一推二六五,直接说没钱还不认账,那些借钱的人还不得把我给生吞了?”
“这个……”心中已经打定主意不还钱的赵桓,下意识的还想要忽悠李云泽。
可李云泽却是坚决不干,还给他出主意把锅甩到相公们的身上去。
等到消息传到了政事堂,诸位相公们那是喜极而怒。
欢喜是因为可算是找到短时间内弄到一大笔钱的机会了。
怒的是,他们也没想过要还钱,那事情推到他们的身上岂不是要他们来背黑锅?
向来都是相公们让别人背黑锅,什么时候轮到他们来背了。
一番商议争吵之下,无论是赵佶的人手还是赵桓的党羽,全都不愿意接下此事。
原因很简单,谁都知道朝廷不还钱的话,出面操持此事的人绝对是要倒大霉的。
争吵之后,最终还是闭目养神的蔡京给出了建议。
“此事既然是康王所提,自然是由康王去做。”
难能可贵,两边都快打出狗脑子的士大夫们,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意见。
毕竟搞钱嘛,比争斗更重要,大家都需要。
“我等都不愿意,康王就能愿意了?”
蔡京慢条斯理的表态“康王不是喜欢军伍之事吗,请官家多放些权给他,再允其朝廷必然还款就是。”
对于李云泽,政事堂里的相公们没一个对他有好感的。
赵佶的人觉得他不识抬举,太上皇的好意转眼就给卖了。
耿南仲等赵桓的亲信,也觉得一个亲王沾染军权绝非好事,康王野心勃勃必须要压制。
然后两边很自然的推官家去忽悠那位康王,承诺各种好处外加强行摊派就是。
至于说一旦事发该如何收场,用蔡京的话说就是‘全都推到康王的身上,再将其贬斥就是。’
赵桓倒是有些于心不忍,可一想到朝廷上下都是嗷嗷待哺,只能是狠下心来去坑自己的九弟。
他先是给李云泽加了建雄军节度使,安武军节度使,信德牧兼冀州牧之衔,外加一个西军监军使。
然后又将康王的生母韦氏,从婉容超升为‘龙德宫贤妃’。
差个字就是贤德妃了。
然后直接一封政事堂附署用印的圣旨,就干脆塞进了李云泽的怀里。
李云泽再入宫想要见官家的时候,已然是避而不见。
“官家~~~”眼神逐渐冷峻的李云泽,勾着嘴角喊着官家,却是快速迈步离开了皇宫。
第一百八十八章 李师师
李云泽开始满汴梁城的兜售国债,他开出的息钱极高,月出息给了三分。
也就是说,年息百分之三十六。
约定一年还款,买上一百贯,一年之后就能向朝廷要一百三十六贯钱。
汴梁城作为这个时代财富的沉淀地,所沉淀的财富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甚至因为财富太多,畸形的推高了汴梁城的奢侈品物价,一颗走盘珠能够卖上万贯!
至于原因,当然是因为钱太多没地方去花销或者投资。
这时代没股票没地产,甚至就连濠江都还只是个渔村。
真正意义上的手中钱多到花不掉,然后在一年之后便宜了那些金人。
李云泽行善积德,给了他们一个高回报的机会。
国债销售的很不错,不少人踊跃购买。
不过也有许多人冷眼旁观,这些都是有消息,知道朝廷压根就不想还钱的。
李云泽开始一笔笔的给皇宫与朝廷送钱帛,这也压下了许多弹劾李云泽声音。
无论是太上皇还是官家,又或者是他们的党羽。
现在都是只想通过这事儿弄钱帛,别的事情全都不重要。
几天之后,种师道在军营之中病故身亡。
李云泽履行了他的诺言,上奏为种师道请旨身后名。
最近收到了不少钱的赵桓也很给面子,按照李云泽的要求,下诏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加赠少保,谥曰忠宪。
而且还委托李云泽代为祭奠。
李云泽祭奠了种师道,而且还带来了一大笔的钱帛犒军。
西军上下感念恩德,康王的名声也是在军中逐渐响亮。
军士们很单纯的,你给我钱帛,那我就给你卖命。
既然是康王来发的,那这份恩情自然是落在了康王的身上。
又数日,李云泽再度上奏,表示说国债在汴梁城内已经卖不动了,想要去冀州富庶之地发卖。
已然是尝到了甜头的大怂朝廷内外,自然是当即答应下来。
康王府内,李云泽正在收拾着出行远去的行李。
以汴梁城的财富累积度来说,之前卖掉的国债不过是九牛一毛。
可这些不过是李云泽用来勾引赵桓赵佶他们的诱饵。
现在诱饵已经被吞了,那他也该去收获果实了。
李云泽非常清楚,因为畏惧但上割地的罪名,无论是赵佶父子俩还是那些相公们,全都是出尔反尔拒不割让北地三府。
察觉到被骗的金人,很快就会发兵攻打,而汴梁城外的西军,也会被调遣北上去为三地解围。
已经是拿到了足够名义的李云泽,到了北边就可以海阔天空凭鱼跃,天高地远任鸟飞,一步步的将西军掌握在手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