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孙祭祖的时候,也必然是排在最中间的C位。
毛文龙这边安排妥当了,接下来就是重头戏的袁崇焕。
面对这位历史上争议极大的人物,李云泽略作思考就给出了安排。
“袁崇焕,你私下议和犯了大忌。擅杀大臣,乃是大逆之罪。”
“不过既然孙阁老说你可议功,毛文龙也没真的被你干掉,那就给你条活路。”
站起身来的李云泽,目光如电“掳夺你所有加衔差遣官职,收回王命旗牌与尚方宝剑,追夺出身以来文字。你可愿接受?”
什么叫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这就是了。
本兼各职差遣没了没关系,只要以后还有起复的机会就行。
收回王命旗牌与尚方宝剑也无所谓,达到一定身份地位自然还会有。
可追夺出身以来文字,这就是要命了。
对于读书人来说,这就是取消了功名,祛除了编制。
这种情况之下,这辈子是别想再有出头的机会了。
也就是说,从此之后他就是个白身了。
对于读书人来说,这是比直接赐死还要残酷的惩罚。
孙承宗他们说回乡闭门思过,想求的就是一个日后有起复的机会。
可追夺出身以来文字,那就再无机会可言。
神情恍惚的袁崇焕摇晃了几下,片刻之后才缓缓行礼“草民,遵旨。”
追夺出身以来文字,那就是百姓了。
神色焦急的孙承宗还想要为其争辩,可李云泽已经是直接一甩手,转身离开了奉天殿。
毛文龙起身离开的时候,得意的向着袁崇焕横眉。
随即,孙承宗一个眼神过去,他立马吓的低下头转身跑路。
孙承宗才是辽东最大的BOSS,毛文龙可不敢在他面前炸刺。
“元素……”满是愧疚之色的孙承宗,上前扶起了袁崇焕。
“阁老不必再说了。”强打精神的袁崇焕长叹口气“如此也好,从今往后悠然南山下,也是好事。”
随即状若洒脱的向着诸多围过来的百官拱手行礼“多谢诸位相助,今日一别,后会无期!”
他离开奉天殿的时候,心中还是带着怨气的。
在袁崇焕看来,自己与黄台吉议和,只是为了拖延时间罢了。
至于说毛文龙,那东江镇都快成唐末藩镇了,除之何错之有。
皇帝却是压根不管这些,就这么把自己给赶走。
他倒是要看看,等到黄台吉的大军杀过来的时候,这位陛下该怎么办!
到时候若是事急请自己起复出山,绝对不允。
负气而走的袁崇焕离开了京师返回家乡,有关于此事的热议仅仅是持续了几天,就被另外一件事情所取代。
崇祯二年的恩科,终于开考了。
持续数日的考试结束,京城各处的酒楼生意立马火爆起来。
放下了包袱的诸多士子们,呼朋唤友的聚集在一起,尽情的宣泄心中的压力。
“宪之兄。”
“人中兄。”
史可法与陈子龙相聚在酒肆之中,寒暄之后话题迅速转向了这次的考试。
“考题与以往不同,更重实务。”
“诸生还以为熟读大明律就能考好,却未曾想是考实例。恐怕不少人看到考题的时候,都会抓脑袋。”
坐在窗畔,精瘦的陈子龙端起酒杯呵呵笑着“据说此次考题都是万岁所出,由此可见今圣更重能力。愚兄坦陈弊端,打了许多人的脸面……怎么了?”
对面的史可法面容惊骇的伸手指着窗外。
陈子龙转头看过去,愕然见到天空之中的太阳,居然逐渐黑了下来。
天狗食日!
第四十二章 状元楼里出状元
天狗食日一出,整个京城一片哗然。
无数弹劾奏章飞向了李云泽,基本上都是弹劾钦天监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钦天监没能通过历法推算出这次的日食来。
在这个愚昧的时代里,天狗食日被认为是凶兆。
钦天监提前推算出来还好说,有个心理准备啥的。
现在没推算出来,自然是成了万人捶的破鼓。
很是自然而然的,有关于天子无德,上天给予警示的流言开始出现。
没办法,自从李云泽决心拯救大明,而不是做一个符合文官们心中标准的皇帝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如此。
文官心中标准的皇帝形象,那是拱垂而治,无为而治。
皇帝做个吉祥物就好,什么事情都交给他们去办即可。
李云泽不愿意,还一心想要把大明从泥潭里给拽出来,自然是得罪了众多的人。
现在借着天狗食日的机会大肆攻讦,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看着案头上那摞起来得有一尺多厚的弹劾奏章,李云泽直接挥手示意“全拿走,以后这等弹劾奏章不用再送。”
天狗食日是自然天文现象,别人不懂,他还能不懂吗。
他很清楚的知道,明面上是在弹劾钦天监,可只要他应了下来,接下来马上就是大规模的劝说他放松对寄生虫们的打压,否则老天爷会再降下灾祸云云。
这帮家伙只要能找到一丝的缝隙,立马就会钻出一个大窟窿。
“拟旨,命徐光启兼管钦天监。”
徐光启以阁老身份兼管钦天监毫无问题,而且还是非常合适。
李云泽唯一担心的就是,徐阁老可别把那些传教士们介绍给他。
毕竟李云泽对于那些明面上是传教士,暗地里却是小偷与间谍的家伙们没有丝毫的好感。
华夏独有的茶叶,丝绸,瓷器三大技术,就是被他们给偷走的。
“通传天下,就说天狗食日出于北偏东,乃是上天示警,鞑虏乃是我大明心腹大患,示意朕要剿灭鞑虏。朕已应上天警示,不日御驾亲征!”
安排完这些事情,李云泽的注意力放在了科举上。
“洪承畴他们那边怎么说,结果出来了吗。”
“洪大人与孙大人,已在殿外等候。”
“进来。”
洪承畴与孙之獬,是捧着一大堆试卷进来的。
“万岁,此次恩科阅卷已经结束。”洪承畴将手中的试卷名单奉上“这是臣等拟定的名次,请万岁钦点。”
接过诸多试卷,李云泽也不废话直接打开了放在最上面的那个。
糊名已经被拆开,是江浙山阴人简世光。
这名字,李云泽表示自己压根就没听说过。
翻开试卷,有关大明律的部分,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真正出彩的是字写的非常漂亮,八股文上也是对的极为工整。
至于李云泽特意添加的算学,地理,历史什么的,也就是历史方面写的不错,引经据典写了一大篇。
算学算是勉强合格,地理很明显属于初级阶段。
毕竟是考官们推出来的第一名,也算是有真材实料了。
放下卷子“顾炎武的在哪?”
“第三份就是。”洪承畴回应“卷子做的极好,我等见他年幼,觉得探花更加合适。”
十八岁的探花郎,已经是非常了不得了。
李云泽也不回应,直接抽出了顾炎武的卷子翻开。
之后他将洪承畴等人送来的卷子全都仔细翻阅了一遍,随即拿出张写着名字的纸一一对照。
“陈子龙的卷子呢?”
洪承畴听到这个名字心头一惊,下意识的看向了身边的孙之獬。
之前考官们议卷的时候,陈子龙的卷子做的不错,可却大胆敢言,痛陈诸多弊端,惹的众人不喜可又不敢轻易黜落。
是孙之獬说陈子龙乃东林余孽,选中他的话会惹的万岁不悦。
有人不解的问‘若是不悦,为何要允他来赴考?’
信心满满的孙之獬回应‘无他,展现圣恩尔。’
这才让大家决定将其黜落掉。
现在好了,李云泽压根就不是为了什么展现圣恩,直接就是要看陈子龙的卷子。
没办法,身为主考的洪承畴,只能是硬着头皮回应“此人卷中多有恣意之言,已被黜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