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方面是无穷无尽又气人的奏章国事,一方面是娇柔温顺的妹子在等着做任何事。
如此强烈的对比与反差之下,哪个昏君受得诱惑了?
日上三竿,实在是推脱不过的王承恩,终于是敲响了门。
不多会的功夫,房内传来了李云泽的声音“什么事?”
“皇爷。”王承恩急忙禀报“锦衣卫指挥同知骆大人求见。”
房间内传来了窸窸窣窣的穿衣声响。
片刻之后,眼圈有些发黑的李云泽走了出来“去书房说。”
御书房内,眼圈比李云泽还黑的骆养性,压抑着兴奋之色的禀报“万岁,臣等连夜抓捕审讯,现已初步查明血盟谋逆一案。”
“讲。”
“此案以魏国公世子徐文爵,安远侯世子柳绍宗,成安伯世子郭祚永,忻城伯世子赵之龙,东宁伯世子焦梦熊等人为主使。隆源钱庄,妙觉寺出银两资助。诸多文武士绅豪商加入其中。城狐社鼠,江洋巨寇为其爪牙。”
“世子军团,倒是勇气可嘉。”李云泽乐了,他之前让锦衣卫的人暗中放风,说要废除江南诸勋贵的爵位,没想到居然炸出来这么大的一个瓜。
他连做了鞑虏第一个总督的骆养性都敢用,自然不会因为这些士子们历史上投鞑而迁怒,完全是就事论事,只说现在。
“钱庄寺庙,倒是挺有钱的。收买一个曹变蛟就出了八十万两,其他人有多少?”
感觉终于是在皇帝面前出了风头的骆养性,昂首挺胸的回应“龙骧军中把总以上都有送钱。把总是一千两,千总是八千两,都司给三万两。到了曹副将那儿就是八十万两。”
“小曹面子挺大,应该是之前在赣南打了一仗打出来的。”
李云泽兴致更高“大曹呢,准备怎么收买大曹?大曹要是不同意,就算行刺成功了,他们也都得陪葬。”
“诸逆准备为其请上左都督衔,封忠勇侯。江南良田十万亩,宅邸园林十二座,美人过百,纹银二百万两。”
挑了挑眉梢,李云泽好奇的问“听这话的意思,他们是连行刺之后的新皇帝都选好了。哪个?”
略显犹豫的骆养性压低了声音“是福王。”
随即他有急忙补充“万岁,臣等严加审讯,得知众逆只是商议此事,并未与福王有所联系,也未找到福王参与其中的证据。”
勋贵百官没关系,骆养性一个都不怕。锦衣卫就是干这个的。
可皇亲国戚,他是万万不敢沾的,更加不敢诬告。
“换做你父在这,绝对不会说这种话。”这话说的骆养性满头大汗。
李云泽满是惋惜的看着骆养性“还是太年轻,经验不够。回京之后,多向你父讨教一二。”
“若是你父在,必然已经看出朕要整顿皇亲国戚。这个时候就该说,只要朕需要,福王等人参与其中的证据要多少有多少。”
“你要记住了,锦衣卫是天子亲军,一切的前提都是以为天子办事为宗旨,而不是在这里让你给福王辩解。”
身形雄壮的骆养性瑟瑟发抖,重重叩首“臣,知错了。”
“可一可二不可三。”李云泽笑了“你把之前的话,再说一遍。”
终于是醒悟过来的骆养性,急忙应声“万岁,臣等已经查明。此次血盟谋逆之事,背后主使之人乃是福王!”
李云泽慢条斯理的问“可有证据?攀咬藩王可是重罪,要有足够的证据。”
心领神会的骆养性连连点头“福王亲笔信件,众逆证词,还有福王派来主持此事的管家都已到案。”
巨大的压力之下,骆养性算是彻底开窍了。
“藩王乃国之重臣。”李云泽挥挥手,加重了语气“一定要有证据!”
骆养性退出御书房的时候,守在门口的王承恩,悄然向他打了个眼色。
两人来到僻静处,王承恩小声询问“如何做到证据确凿。”
“锦衣卫里有行文圣手,福王亲笔信可以写的如出一辙。”
“福王真有个管家在应天府,不过是来做采买的。算他倒霉赶上了。”
“至于证词,三木之下,想要什么样的证词都有。”
“没有证据无所谓,锦衣卫可以创造证据!”
第二十四章 机房重地,小心火烛
明朝的藩王问题非常严重,已经是到了人人喊打的程度。
洪武年间的时候,藩王数量还不算多,负担自然也不重。
可二百多年之后,各地宗室的数量已然是多到让人头皮发麻的程度。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册的大明宗室至少也在十五万以上。
这些都是能领俸禄的,还有更多已经领不到俸禄的宗室。
像是三晋大地,洪武年间只有一位晋王而已,可到了嘉靖年间,有封爵的已经高达一千八百多人。
这还不算是最多的。
洪武年间的中原河南地,只有一位周王存在。
可到了万历年间的时候,有封爵的宗室居然已经超过了五千人!
藩王年俸一万石,郡王两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是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
宗室每年根据身份等级,还有相应的禄银收入。
单单是这笔钱粮开支,每年的总支出就在五百万两以上。
辽饷也就差不多是这个价。
除此之外,宗室分封的时候,都会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
具体大小面积因人而异,像是福王朱常洵就藩的时候,直接获封二百万亩的田地。
因为数量太多,河南地找不出来这么多地,还得到附近的省份去划分。
更要命的是,宗室们占据了大量的田地,可是却不交田税。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明的宗室就是一群只有消耗,没有产出的寄生虫。
在李云泽的工作计划表里,藩王宗室们本是排在后面的。
不过现在既然有了掐死寄生虫的机会,他也绝对不会放过。
六月的应天城流金似火,无愧于火炉之城的美誉。
哪怕已然夕阳西下,红霞满天。从玄武湖吹过来的风,依旧满是黏糊糊的酷热气息。
奉命担任皇宫守卫之职的曹变蛟,从龙骧军之中精心挑选出了一批忠勇之士,担任皇帝的宿卫。
如此炎热的天气之下,他们也要继续履行宿卫的职责。
“李大哥,今日值夜?”
“高家兄弟,你也是?”
同为把总的李自成与高一功,上值相聚在宫门前寒暄。
“万岁的赏赐发下来了,额还多得了一大袋的冰,回去就全浇水桶里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
“额也得了待冰,不过额把那冰拿来泡酒喝,真是痛快。”
两人同为陕北老乡,又是一起在赣南立下大功,击杀了那贼首夺天王。之后积功三转直升把总,都是曹变蛟极为看重的青年才俊,并引为心腹。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高一功抱拳告辞“额去守寝宫。”
“那感情好。”李自成羡慕不已“守寝宫外面还能吹到仙气,不像是额去守机房,又热又累。”
借着天边的最后一抹光亮,李自成带着一队人马来到了寝宫附近的一处破败偏殿。
偏殿上挂着块牌子,上书‘机房重地,小心火烛。’
地如其名,这里真的就是机房。
在殿内有一台李云泽从现代世界弄来的汽油发电机,轰轰隆隆的声响之中,为皇宫内的诸多电器提供着电力支持。
现代世界里享受惯了电器生活的李云泽,实在是无法忍受没有空调的酷暑夏夜。
哪怕李香君她们不停的扇子,可扇出来的那也都是热风。
受不了酷热的李云泽,直接去现代世界买来了立柜空调运过来。
带动空调需要强劲的电力,在大明建造发电厂什么的,明显是不切实际。
他选择了使用汽油发动机,就是酒店为了停电而应急使用的那种备用发电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