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云泽摆弄着手中的马鞭“你带他回去,告诉成国公。这些年你们府上倒卖粮食赚了多少钱全都吐出来,再交一倍的罚金,这事儿看在朱能的面子上就算过去。”
不给朱时国说话的机会,李云泽向着外面招呼“曹变蛟。”
英姿勃发的曹变蛟,当即进来行礼“万岁!”
“你带着圣旨还有本部兵马,再从勇士营里挑两千人出来,跟着一起回京找李国普协助办事。但凡少了一两银子,你就直接带兵封门抄家,以魏逆论罪,除爵!”
这话一出,整个大堂内都满是压抑的气氛。
那可是成国公啊,皇帝居然说要除爵!
“还有。”李云泽的话还没说完“若是朕的那位姑姑出面阻拦,你什么也别说,直接回来复命。朕亲自回京去抄了成国公府!”
“遵旨!”
兴致缺缺的李云泽起身“外面的那些,谁家里参和这件事情的,也都跟着一起去,同样办理。”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粮仓主管“此事无论牵扯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勋贵们交罚金,朝中百官统统以魏逆论,入诏狱严查!”
魏逆是个筐,谁都能装进去。
此时震慑于皇帝威势的众人皆不敢言,唯有温体仁居然叩首说“万岁。朝中诸位牵扯太多,恐朝政不稳呐。”
李云泽抬手甩了一记响亮的马鞭。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想当官的读书人多的是!”
没参和的自然不会有事,参和其中的那些,李云泽早就看不惯了。
有机会就撸掉,有的是人等着顶替他们。
曹公公那边的工作量,又要大幅度的增加了。
曹变蛟带着圣旨回京之后,毫无疑问的引起了一场大地震。
此时大明二百年威望尚存,无人敢于狗急跳墙。
勋贵们得知李云泽对成国公夫人的态度之后,全都想尽办法的筹措银两,为此变卖古董珠宝,田地商铺的不计其数,甚至导致这些东西的价格在短时间内快速下跌。
银子没了以后还能赚,可真要是被除了爵位,那真是死了牌位都进不了祠堂。
李云泽在通州待了五天。
严查之下,整个通州府衙从知州王文华到三班皂吏全军覆没。
通过锦衣卫得知京城平稳,无人敢于狗急跳墙之后,诏谕曹变蛟领兵驻守京师,随后启程动身直奔天津卫。
大明时空的天津卫,远不是后世那个超级城市。
这里就是个普通的临海卫所,荒凉的很。
“多好的地方。”骑马来到海边的李云泽,看着不远处的简陋码头“想要过的好,全靠海里捞。”
未来的二百年,整个世界都处于大航海时代之中。
可曾经的海洋霸主,东方的巨龙却是蜷缩了起来,压根不往海上多看哪怕一眼。
现在李云泽,要改变这一切。
津是渡口的意思,天津则是天子经过的渡口的意思。
靖难之役朱棣在此南下夺天下,之后就将这里更名为天津。
这里有三处卫所,分别是天津卫,天津左卫以及天津右卫。
明朝卫所定额5600人,三个卫所总计16800名士兵。
当李云泽进入天津左卫,上了校场点将台命人擂鼓的时候,半个时辰过去了,底下才稀稀拉拉的聚集了数百号人。
坐在椅子上的李云泽,合上手里的兵册,询问身后的曹文诏“大明的卫所,是不是都这样?”
曹文诏苦笑“九边各处卫所尚好,只是内陆各处卫所承平已久……”
他毕竟是混军队系统的,有些话实在是不好说的太清楚。
伸手指着校场内那些不知所措的军士,李云泽嘿嘿一笑“你觉得他们还能拿得起刀枪,穿得动甲胄吗?”
聚集在校场的数百士兵,状态上比起通州城的百姓们差的太多了。
衣服上满是补丁,满脸的菜色外加身形枯瘦。
这种素质上了战场,别说是被敌军砍了,自己多跑一段就得累死。
曹文诏摇头,不敢接这个话茬。
“你们觉得呢?”李云泽将话题抛给了一旁的满贵赵率教卢象升等人。
这些大明的将星们,也是纷纷摇头。
“吃空饷。这天津左卫定额5600人,实际能有一半就算是不错了。”
李云泽随手将兵册扔给了曹文诏“你们也看看名册,上面有些人都已经死了上百年了,居然还在册领军饷!”
曹文诏等人都是军中出身,这些事情早就门清。
李云泽起身,伸手指着校场上的人“好好看看,剩下的这些能叫军士?!真到需要用他们的时候,能打得过谁?紫禁城里的太监们都比他们能打!哪怕是少了一条腿!”
转身看着那些跪伏在地的指挥使,千户,百户们“你们告诉朕,几日一操?”
天津左卫的军将们瑟瑟发抖,不敢出一言。
“你们告诉朕,他们平日里是拿锄头还是拿兵器?”
军将们直接将脑袋顶在了木板上。
除了吃空饷,各地卫所的军士早已经沦为军将们的奴隶,为军将们耕作赚钱。
从这方面来说,已经是与北宋末年精通百艺,就是不会打仗的都门禁军相差无几,甚至更加不如。
都门禁军起码还能吃饱饭,有把子力气。
这些卫所军士们吃不饱饭,连力气都没有。
“呼~~~”
心中郁闷的李云泽摆摆手“曹文诏。”
“臣在!”
“重新招募军士,整理兵册。卫所田地重新分配于所有军士。卫所百户以上者,皆斩。”
之前被吓的不敢说话的卫所军将们,此时终于开口了。
“万岁饶命,饶命啊~~~”
李云泽直接用力一挥手,曹文诏当即带着自己的亲兵一拥而上,将这些军将们押解到了校场内,当着数百个满脸麻木的军士们的面,全部手起刀落。
等到曹文诏回来,李云泽嘱咐他“天津三卫,皆按此处置。”
“遵旨!”
清理完卫所的毒疮,李云泽将注意力放在了码头上。
出钱招募当地百姓,抽沼泽,平土地,砌堤坝,修栈桥,扩码头。
不但扩大了港口面积和规模,而且还把之前的木制栈桥升级成了石质的。
不仅仅是为了停靠渔船,更多是为了将漕运从大运河改成海运。
北方缺粮,每年都要从南方通过大运河运大批的粮食物资北上,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漕运。
比起漕运来说,海运的规模更大,耗费更少,效率更高。
古人并不傻,海运的好处明眼人都能看在眼里。
可海运在朝堂上,却是始终无法通过。
表面上的原因是‘漕运乃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不能砸了这么多人的饭碗。
而实际上却是因为漕运是块大蛋糕,有太多的利益牵扯其中。
李云泽要拯救大明,当然是要对这些毒瘤下手。
月光皎洁的夜晚,李云泽让所有人都退到远处,自己来到了栈桥的尽头。
开启时空门回到现代世界,来到码头登上了自己买来的二手渔船。
订造的渔船还没有造好,他现在只收到了两艘二手的。
操控渔船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难,之前他已经在现代世界里请了渔船船长专门上船教了几天。
上了船之后先检查灯,笛,轨,舵,辅助仪等设备。
之后启动发动机,到驾驶室操作船舵。
缓缓将渔船开出去之后,李云泽直接在渔船前方开启了时空门。
穿过时空门,成功的把船开来了明朝时空。
明朝时空的船只数量,远不能与现代世界相比,而且全都是木船。
五百吨的渔船过来,其安全性其实很高。
至于操船的人手,都是招募的当地渔民。
而船长,则是王承恩在紫禁城内精挑细选的聪明太监,都是识字能写的。
这个时代的海里,几乎到处都是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