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泽林翻了个白眼。
总有那么一些人,上了高中觉得初中的书以后会用得着,上了大学后又觉得高中的书用得着,但其实搬回家就会被尘封,可能隔得十几年后整理垃圾才会无意翻出来。
苏泽林就不打算做这种蠢事,与此堆在家里给蟑螂啃,还不如早点卖掉了,能换点钱,也给行囊减负。
“随便你!”
苏泽林懒得劝老实人,搬着书就跑下了宿舍楼,找到收破烂的小老头。
价格很便宜,按斤称,苏泽林倒是无所谓,主要目的还是减负,不让这堆书和习题变成家里的杂物就行。
一箱子的书,也就卖了十块钱不到。
在给钱之前,小老头还打开箱子瞧了下,看看里面有没有塞不值钱的东西,确定全都是旧书这才放心。
“等一下!”
苏泽林突然发现了什么。
他蹲下去从箱子中翻出一本高三语文。
这本书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不过外面包裹着的是一套手工书封。
虽然做得很精致,但是一眼就能看出是手工制作,和其他机器生产的书封显然不一样。
其他书封,都是苏泽林买的。
而这本语文书的手工书封,是秦诗晴给他做的。
以前的书封不小心弄破了,苏泽林找了张《灌篮》杂志中的NBA球星卡特海报,让秦诗晴帮做了个新书封。
苏泽林犹豫了一下:“这本书,我不卖了。”
“行行行,不卖就拿回去吧!”
小老头也很爽快,反正少一本书也差不了几分钱。
拿出几张纸币塞给苏泽林,完成了这笔交易。
回到宿舍,陆浩然奇怪道:“泽林,你不是把书都卖了嘛,咋还留了一本语文?”
“就当做……高中时代划上句号的小小留念吧!”
……
第25章 盛海梅林,短平快的完美投资!
苏泽林扛着打包小包行李回到家,赵丽霞下厨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犒劳自己儿子。
吃过饭后,苏泽林在客厅和老爹抽了两支烟,喝了会茶,拍了几句马屁,要到两百块零花钱,就一溜烟出门了。
高考完可以搞事了,老爹老妈应该也不会再多管。
银行卡里的那笔钱,就是一只母鸡,得好好利用它在未来的两个月多下点蛋。
这赚钱的路子,归纳起来其实也挺简单。
倘若是八十年代的话,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开始繁荣,实体经济为王,只要闭着眼倒买倒卖就行,都说造导弹的还不如卖茶叶蛋就是这个意思。
那会信息闭塞,别说相邻的两个市了,就算是相邻的两个小县城甚至是镇子,产品的差价都可能很大,利用这个批点货,随便摆个地摊都能赚到盘满钵满。
苏泽林父母是八十年代末下海的,就靠摆地摊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后发家致富。
还有一个更为暴利,却也极其冷门的行业,那就是收集各类稀罕邮票、旧钱币,比如“庚申猴票”、“大黑拾”、“背绿壹角”,大量收,能收多少是多少。
尤其是“庚申猴票”,到后世足足升了四十万倍,就问你怕不怕!
这货哪怕只留到九十年代卖出,一整版80枚的“庚申猴票”都能卖到十万,多几套就直接实现财务自由了。
到了九十年代,情况稍微有点不一样了。
不管大城市,还是小县城都适应了商品经济市场,加上一大波下海热,市场上各种初阶生意基本被瓜分得七七八八。
竞争一大,这会倒买倒卖和摆地摊啥的就没那么容易赚钱了。
不过这个年代又出现了新的契机,那就是企业的原始股。
其实,在1988年,深市发展银行的普通股就在深市证券公司挂牌上市买卖,由此开了深圳股市之先河。
然而由于当时社会公众对股票的认识不够,导致深发展在股份制创业时期的工作进展非常困难,让储户配售认股证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当时深市政府为了支持发展发行股票,甚至让党员干部带头买股,给某些单位职员分配任务,这些最早的股民可谓是“被逼赚钱”。
不过炒股热真正起来还是九十年代,先是深市老五股,再到盛海老八股和发财证,那些嗅觉敏锐的先行者们终于意识到,股票这个新东西原来能让人一夜暴富!
除了企业原始股,也可以倒腾点小电器,这个也是暴利,如果资金不足的话,去贷就行,这会钱随便贷,请银行的人吃个饭就好。
至于现在的00年代嘛,众所周知的是炒房热,闭着眼买房就可以了,又或者等到03年买个茅台股,后世升值五百倍,投入四万就成两千万了。
不过等房产升值或者是茅台的周期都太长了,身为一个重生者,具备得天独厚的前瞻性,赚钱门路多的是,苏泽林自然是没这个耐心的。
他非但要利用这四万块钱生钱,还得在尽可能短的周期内赚快钱,这个就有点难度了。
信息很重要,因为苏泽林不可能准确记得今年都发生过什么事,其中那些能给自己带来好契机,于是他径直来到了网吧。
这会很多家庭还买不起电脑,家庭宽带更是奢望,网吧刚兴起,又正值假期,生意相当火爆。
15寸的古董纯平显示器粗糙笨重,显示效果惨不忍睹,CPU和内存性能都极度拉胯,但不妨碍网吧里的人玩得热火朝天。
有男有女,几乎都是小年轻,既有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学生狗,也有染着黄毛,手臂纹身,吞云吐雾的社会小混混。
玩游戏者居多,《仙剑奇侠传》,《星际争霸》,《红色警戒2》,《百战天虫》,《吞食天地》,《暗黑破坏神》,《大富翁4》,《联众世界》……
也有人在看电影,冲浪或者聊QQ,如今的QQ还是个刚出来没多久的玩意,不少人都图新鲜,尤其是那些平时在生活中连话都不敢和异性多说两句的死肥宅,通过QQ却是可以很容易结交到妹纸,那兴奋劲不亚于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
幸好来得早,网吧里还有机子,再晚点的话恐怕就座无虚席了。
“网管,充十块钱,来包利群!”
苏泽林丢出一张二十的纸币。
2000年的上网也不便宜,他所在的这个网吧三块钱一个小时,不过相对以前还算好的了。
98年国内刚开一些零零星星的网吧,最贵的时候上网费40块一个小时,比后世都要离谱!
要知道,这年代人们每个月的工资普通也就四五百块!
三块钱一个小时还是挺肉疼的,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包夜,晚上十点开始,到早上六点,八个小时只要十块。
但是苏泽林没包夜,他不差钱,而且三个钟应该也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了,夜不归宿的话老爸老妈也会担心,回家免不得一顿板子。
上一世倒是经常跑网吧包夜,但这辈子对上网早已没新鲜感了。
上网卡很快开好,苏泽林在网吧中转了圈,找到自己的机子。
位置有点偏僻,旁边就是墙角,上网者是个戴着眼镜的仁兄,目光闪烁,时不时举头警惕地观察四周,盯着屏幕时不时露出猥琐的笑容,苏泽林不用猜就能想到一定是在浏览你懂的网页,因为这事他前世也曾做过。
在机子前坐下,按下大水牛机箱上的开机键,抽空点上一根烟,等了好一会,才磨磨唧唧出现登录界面。
键盘是双飞燕的,硬邦邦的手感不怎么样,鼠标相同牌子,也不是特别灵敏,倒不是说这个牌子烂,而是这个时代的键鼠技术就那样。
输入上网卡上的账号密码,成功进入windows 98的经典桌面。
戴上耳机,打开Winamp,里面有网吧帮忙下载好的流行歌,第一首是张伯芝的《星语心愿》。
……
我要控制我自己
不会让谁看见我哭泣
装作漠不关心你不愿想起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