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都市言情 > 请继续恩爱七千里 > 请继续恩爱七千里书包网(38)

请继续恩爱七千里书包网(38)(2 / 2)

一千人中虽无大将,可却有队长。宁清将各队粮草分发下去,顺便告诉十个队长目的地在哪:我与清和先生将在那里等诸位。至于他们如何行军,由他们自己作主。

将军这是想要炼将?李清和与宁清各自上马,向着流民山匪所在的地方而去。

强兵易得,良将难寻,手中无人,如之奈何?若是能练出来最好,那就是她最原始的班底。便是练不出来也能把近段时间混过去。毕竟只是些流民,不趁机利用一把,着实浪费。

若实在不行她也是知道剧情的,去截糊一些所谓名将来,应该也不难。

想到名将,其实她空间里就有两个。就是那唐清德带回来的两人,在剧情里,这两人都曾为唐清德立下汗马功劳,堪称名将。如今却被她放在空间里替她种田,到是有些浪费。

说起来,此时到是个机会。

如今关于唐清德的流言正甚嚣尘上,这两人出来之后必定满头雾水,到时必定打探期间诸事。到时必定就会知道,唐清德曾报过官,将他们两人当成盗匪,将偷盗钱财之事赖在他们头上。

这么一算,还是放出来更有利些。

这两人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那跟唐清德便再没有恢复关系的机会。怕是要恨死这个小人,跟他不死不休。而他们又有良将之能,将来不管如何,都能给唐清德带来一定的麻烦。

于是一到地方,她将李清和安置妥当,便先行潜进了山中,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将两人弄昏后放了出来。

比他们晚了一日,第一队士兵已经到来。

这一队却不是一队,而是二队。队长是一个叫郭洄的十八岁少年,肤色幽黑,特别爱笑,一咧嘴便是一口大白牙。

二队郭洄,携全队一百人,见过将军,先生。

宁清虽然有些意外,心里却觉高兴。

从一队到十队,便是按着当初分队时的先后顺序来排的。按着平日训练,一队的体能是最好的,没想到却让二队拔了头筹。

宁清看了一这支队伍。

因为都是步兵。所以,没有马匹,只有水粮,没有草。他们到是聪明,不知哪里找了布袋子,将所有粮食分装成一百份,每人背了一份。

这法子谁出来的?

回将军,是季游那小子想出来的。我们找了人帮我们缝袋子花了点时间,不然还能更快。

哪个是季游?上前说话。

季游跟郭洄一般大,只是与郭洄相比要瘦一些,也要白一些。那郭洄一看就是个皮小子,到是这季游,颇有几分李清和的气质。

参见将军。

宁清这个将军虽然是自封的,可上到县令,下到那一千士兵,全都十分信服。

读过书?

少时读过几本。

好,不错。紧接着,又给他们下接下来的命令:贼匪就藏在这山上,你们休息一日,便去探一探这山上的情况。然后告诉我,这一仗该怎么打。

诺。

两人欢天喜地的带着人去休息了,宁清则看向李清和:先生觉得如何?

虽有些奇思,却失之稳重,还需再历练一翻。

自然。这才哪到哪儿啊。可她现在要的就是那爱动脑子的。

在他们到达之后,剩下九队也陆续前来。第二个到达的便是一队,他们弄了车来,一推一拉,到也不算慢,剩下的到都差不多。

宁清将相同的命令下达,且继续往下看。

宁清这里练兵的时候,早已远走的唐清德此时正勃然大怒,恨意冲宵,到不得不委屈的憋着。

此时的他已回到他出生之地西隶,带着从宁家搜刮的财物,一路惊险从生,可到底让他全须全尾的回来了。而且,这一路上也跟一些人不打不相识,且用他的真挚的态度,打动了一些人。

等他回到西隶,身边已聚了近百人。

这与剧情里的这时期的他完全不能比,剧情中,他热情爽朗,大方豪气。又心怀救国□□,匡俗济时之大义,身边聚集了一些志同道合之人,更是收拢了近五千人马,那是他最初的班底,也是他起事的根基。可此时,只有区区不到百人,在西隶这样的大城里,根本掀不起半点水花。到是他身上带的钱财,这一路消耗下来,已然所剩无几。

幸运的是,他刚回来不久,便见到了藏在他心底,让他昼思夜想、暮想朝思的连君小姐。

流言走的比人快,唐清德的名声早就坏了。而因为他出身西隶,他这样等于是坏了一地人的名声。所以西隶人对他早已心生不满,存了芥蒂。他不说自己名姓还好,一旦说出自己名姓,得到的无不是鄙薄的目光。

唐清德一路上听了不少,也解释过很多次,有人信有人不信。

可连君小姐根本无需他解释,她从头到尾都是信他的,一如当初,所有人都瞧他不起,只有她待他不同。只有她相信他心怀鸿鹄之志,相信他总有一日能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

这让他对连君小姐的爱意越发深厚。

两人本就都对对方有心思,如今久别重逢,心情激荡下,直接便相互表明心意。待分开时,已然一个非君不嫁,一个非卿不娶了。连君对他的消息向来关注,知他现在遇到难处,见他面露苦涩,立刻便替他想了法子。

连君来自现代,深知舆论是可以引导操纵的。而她坚信他是个光伟正的人物,身为男主角,身为建立盛世王朝的开国帝王,他当然不可能是卑鄙小人。所以,她相信他,认定那些传言都是假的。事实一定不是如此。因此便让他请人,将事实如何告之世人。再如此这般一通炒作,到时他的问题自然解了。

唐清德虽然并不敢将事实说出来,但她的话却给了他拓宽了思路。除了他自己外,谁又知道事实是如何呢?此时,他已然认定,无知如宁清那个女人,在那样的情况下,是必死无疑的。所以,真相永远不会被人所知。天下事不过是人两张唇一碰一合出来的,他说的是事实,那就是事实。

于是,在宁清练兵的那段时间里,唐清德的名声也洗清了许多。至少在西隶,许多人都觉得他是被冤枉的。在新出现的流言中,他是一位急公好义,救危扶伤的好人。宁老爷不再是他的救命恩人,反而他才是宁老爷的救命恩人。宁老爷为报答救命之恩,以家财相赠,本还欲将爱女赠他为妾,他因心中已有深爱之人,不愿相负,所以当时便拒了至于宁老爷身死,以及宁家家败,确实是盗匪所做,但自然是与他无关的。

无知的相信流言,可总有一些人,他们只信自己。

唐清德今日要拜见的人就全然不信他的狡辩之词,他今日上门,对方非但连门都没让他进。还让人在门口,用污水泼了他一身。使奴仆叱言,让再别上他家的门。

恋耽美

最新小说: 安静的敌人 大疫大医 千金归来 药童 第三种绝色 神农 命中注定 王令的日常生活 官道之色戒 照不见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