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孟欢还是会坚持修正。
毕竟,如果能增大蔺泊舟的胜算,那他一定会永远画下去。
天气早就不热,骑在马上驰骋时,偶尔会感觉到寒冷。
眼前是一片地势较高的山坡,孟欢拉拽着祝东,道:那里高,应该能看到很远的地方,看看去。
孟欢抓着图纸勒着马匹快步走去。自从开始画地图以后孟欢就养成了这个习惯,喜欢往高的地方跑,跑过去后再画一画,记到脑子里。
我靠,你真不累啊?一路到处跑,这里也看,那里也看,兄弟我发现你了,祝东声音钦佩,你认真做事的时候真的很认真,除了晚上睡觉我找不到你在哪儿,其他时候真就拼命画图。
眼前是一块平原,深秋,地里的庄稼都收割过了,土地泛出滋润的黑土的颜色。不过孟欢气喘吁吁跑到山顶,脸颊通红大口喘气时,黑土中却站着一群赶路中的衣衫褴褛的行人,他们围成了一个圈,当中是一辆华贵的马车。
抢劫?
孟欢呼吸一滞,眸子转动。
一个人从马车后走出来,问:
油水都刮干净了吗?
刮干净了,剩几个人怎么办?那人回头,说,三个女人,两个孩子,四五个男人。
男人全杀了,那人操着斧头,平静地说,孩子也杀了。女人留下来,带走。
说这话时,便有个中年的老头,被踩着肩膀按跪在地,镰刀没入胸口仰出一口血沫,眼球往后翻,手就这么垂落了下去。
孟欢喉头紧绷,升起一股窒息的感觉。
他眸子不动,紧紧盯着眼前的场景,像被什么东西固定住,再也不能转开半分。
他身后的祝东拉扯他的衣服,警惕后退:哥哥,快走。这是流寇,因战争而流亡的百姓成为流寇,边逃命边抢钱边吃穿,遇到他们只有被杀的命。
拽孟欢不动,他用力拉了一把:快走!
看到镰刀伸向那小孩儿时,孟欢也不知道怎么,就是脑子里冲了一下,他自己也有点儿惊讶,为什么可以吼的那么大声。
住手!!
第85章
他不能眼睁睁看着杀孩子。
祝东惊呆了:兄弟, 你胆子这么大?快跑,他们看过来了!
对方听到了孟欢这一声吼,抬头便看见站在山坡上的两个人:祝东和孟欢穿着打扮较为富贵,背着一大堆包袱,像是值得一抢的富家公子。
流寇见人就抢,尤其是有钱人,他们抢劫受到打断,两个握着镰刀的人互相对上了视线,拔腿朝他们奔来,奔跑的速度很快。
孟欢额头冒着冷汗,但是还算冷静:我们离队伍不远,回头喊人。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他才敢吼人的。他扭转了身去举起双手向着远处蔺泊舟的队伍挥舞,来人!来人!王爷!
一边喊,一边跑,背后跟着的两个青壮男人穿草鞋,腿部肌肉发达,跑得特别快,手里的镰刀赫赫飞舞,锋利的锯齿状染着腐蚀的斑斑血迹。
祝东看了一眼:他们跑好快!
是吗。
孟欢头皮发麻,感觉像是做梦一样,心口发悸。他喉头溢出的声音嘶哑,用平声最大的力气呼救:王爷!!!!!
远处的车马刚停下休息,树底下有个驿亭,蔺泊舟和其他将领坐着喝水,吃点东西,孟欢当时才能借机到高处观察地形。听到动静时,蔺泊舟漆黑眉梢微微抬起了一点。
其他人也听到了, 纷纷抬头:谁?
蔺泊舟的衣衫忽忽站了起身,手指扣过一旁边接过沉重的弓弩,行动的姿势迅速矫健,转瞬之间拽过一旁的马匹,翻身上马后向着人的地方纵马而去。
王爷?
侍从们还没反应过来,蔺泊舟的马匹已奔向了山坡。
几条身影的远近在不断地替换和拉锯。
咚咚咚。
咚咚咚。
心脏狂跳的声音,逐渐放大和清晰。
孟欢真有种在真人恐怖游戏里生存的感觉了,背后的BOSS挥舞着血淋淋大镰刀,用一种惊人的速度跟着你,一追到你就砍下来,砍得你肢体不全。
孟欢这辈子没跑这么拼命过,脑子里嗡嗡作响,他看见前面一匹黑马的剪影以风卷之势压了过来,背后跟着乌泱泱的骑兵,带头的人是蔺泊舟,但距离太远。
而背后的人越来越近。
孟欢头晕目眩,脑子里空荡荡,快要跑不动了,看见蔺泊舟在马匹上撑起了他那把沉色的檀弓。
噌一声,弓被拉满,银亮的箭矢化成一点朝着自己的方向袭来。弓箭从头顶过去,背后响起两声扑通,像是有什么东西倒下了。
意识到这场追杀结束,孟欢停了下来。
他白净的脸上沾满了汗珠,脑子嗡嗡的回身去看背后的两个人,两个人腰腹中箭,跪倒在地,武器也落到了旁边的泥土上。
孟欢松了口气,擦了把脸上的汗。
祝东喃喃自语:还没到锦州,路上就脱离行伍跟人起冲突,这不完蛋吗?我在王爷面前离一个沉稳的谋士越来越远了。
孟欢现在还处于一个有点儿懵的状态,马匹在跟前停下,蔺泊舟翻身下马,俯瞰孟欢那张白里透红汗湿的脸蛋,指腹轻轻摩挲着脖颈的细线,细线刚才绷紧至极,此时还散着热度。
他敛着眼皮,好像看不出什么情绪。
怎么回事?问声威严。
孟欢扮演一个可怜的小奴:坡底下有流寇杀百姓,还杀小孩子,小的出声制止,这人就来杀我了。
你们下去看看。
蔺泊舟抬了抬手,骑兵乌泱泱向山下奔去。
只剩下几个人。
蔺泊舟审视他,似乎在看有没有受伤,过了会儿才走到他身侧几步的位置,像是漫不经心问:吓着了?
气息拂至耳畔,越过了距离感。
孟欢动了动唇:嗯。
你啊你。蔺泊舟语气重复了几声,看山坡尽头,似乎没什么话好说了,道,过去看看你说的流寇。
是,王爷。孟欢跟在他背后。
祝东惊异地朝他投来一个眼神。
属于这都没被训斥的侥幸的目光。
孟欢心说那当然,他们王爷可是明事理的。
山坡下的人都已经抓获,救下来的妇女小孩被隔在另一旁,有人禀报:王爷,这些都是辽中的百姓,都司沦陷后朱里真屠城焚掠,百姓向南逃荒,途中没有饭吃于是变成土匪,逢人就抢,到处杀人。
他们说他们是同乡同村的,村子因兵燹被烧毁了,全村难逃,他们聚集在一起只是为了讨一份饭吃,不至于被其他人欺负,也不至于饿死。
这是大部分农民起义军集结的原因。
蔺泊舟顿了顿,说了俩字:充军。
队伍继续向前进发。
这一路,遇到越来越多逃难的百姓。
越靠近锦州,逃难的百姓越多。
孟欢抬头,遥遥望向北方。
这说明一件事处于战场的锦州近在眼前。
锦州以内已是饿殍遍野,锦州外又会是什么人间炼狱?
孟欢坐上了马匹,隔了很远去看蔺泊舟的背影,原书里的一些内容莫名又浮了上来。
蔺泊舟少年聪敏,师从父亲作为太子时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的老师们。他们都是老手宿儒,忠贯日月。蔺泊舟在这正统纯雅的教育中熏陶长大,本来是个翩翩君子,儒家名士,白衣清袖,雅正至极的人物。
只是他突然罹患眼疾,几乎被废世子之位,可以实现的理想抱负突然变成梦幻泡影,于是黑化走向了压抑阴郁。他把自己终日关在书房里,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一无是处,也不再听儒学,而是听了许多旁门左道。
法家,农,权谋,纵横,什么都听。
原书里就写,从那时候起,蔺泊舟变成了一个外在儒雅风光,内地残忍狠辣的伪君子,里外两张脸,手眼通天,性格也越来越变态和狠戾,越不想失去什么越追求什么,他对权力的掌控欲也强烈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