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她只是看了一眼就重新抬起头,直视着冯美仪的眼睛替她说出下一句话:“但是?”
冯美仪笑了一下:“但是我不想。”
姜幼柠也笑了一下:“我也不想。”
冯美仪欣慰地看她一眼,二十个代言光是代言费加一起都有九位数了,姜幼柠依旧毫不犹豫拒绝,果然她没看错对方。
她又将ppt切换一页:“首先过快签约太多代言会严重损耗你的商业价值,尤其快消类的签太多会很消耗你的粉丝黏性,这种代言肯定需要粉丝冲销量,一口气宣一堆……”
“那我就成割粉丝韭菜的了。”姜幼柠熟练接话,她之前刷到过一个帖子,就是盘点明星需要冲销量的代言数量,看谁最能割韭菜,她可不想自己上榜。
冯美仪点头:“对,还有就是,不利于你接触高奢代言,奢侈品品牌不喜欢快消代言太多的明星,觉得比较……不利于品牌形象。”
“而你,现在有足足八家高奢想要和你签约,我当然不希望你走快消路线。”
第81章 纠结
◎每一条福利都藏有条件。◎
“八家?”姜幼柠瞳孔里闪过一丝讶异, 她想到过应该会有奢侈品品牌愿意找她合作,但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家,毕竟高奢品牌一般都挺高冷的。
“对。”冯美仪打开另一个文件夹, 里面排列着一长串pdf, “他们的合同我都放一起了,你先看看吧。”
和其他品牌代言不一样, 奢侈品品牌在寻找代言人大使这类明星合作伙伴时通常会比较挑剔,也比较严谨。不是像别的品牌那样直接发签约合同,把福利待遇全都写清楚, 而是发邀请合作的合同, 上面会写对明星本人的要求。
奢牌的邀约大部分可能只是给明星抛个橄榄枝,让明星推一推新产品发点软广,重视一点的可能会邀请帮他们站台、或者邀请去参加品牌的秀场活动, 最大方的可能就是直接给明星推时尚杂志的封面。
以上所有举动, 被统称为品牌的考察期, 简单来说就是先让明星本人没名没分地跟着品牌活动几个月甚至几年, 在这个阶段品牌会根据明星每一次的活动表现来评价明星本人的商业价值, 以及和品牌的调性是否相合。
考察期有长有短, 有可能只是合作了一次就决定签约,也有可能合作好几年最后不了了之。待遇最好的,就是品牌没有提出先参加合作活动,直接发出签约邀请,俗称无考察期空降,这些年明星粉圈之间很爱比这个。
除了比考察期长短, 还会比品牌方对明星本人的待遇如何, 毕竟有的品牌不止一个代言人, 待遇肯定有高有低, 有的会被品牌方邀请去国外看秀走秀,有的只能站台带货,有的全球地广大刊封面全部给安排上,有的除了挂个代言人的名号其他什么也没有,其中差距天壤之别。
并且还有一点,就是奢牌代言给的代言费通常都不会太高,可能红点的明星接一期飞行综艺就能赚到,而快消类的代言费就大方得多,微商网游更是堪称天价。
毕竟品牌方和代言人是一场双向选择,快消品牌出手大方每年都换最当红的当代言人,因为它需要明星本人的名气和星光加成,明星相当于用自己的星光去换巨额的代言费。
而奢侈品品牌本身已经有足够的名气,没有那么迫切需要明星的星光加成,反倒是明星更需要“借”奢牌的名气价值来给自己增加身价,想签约的人多不胜数,品牌自然就不会开价多高。
而且相比起代言费,明星这方更想要的显然是签约后的其他福利,比如各种大牌时尚活动,比如世界各地的广告地推,比如帮忙推封解锁各种大刊,比如出席各种红毯晚会时能穿上奢牌的高定超季,这些是快消品牌给再高的代言费都换不来的。
姜幼柠快速浏览了一遍这几个文件,她原本以为会是写明需求邀请合作的合同,结果看完后发现,这八个里面有五个都是直接提出签约申请的,还全都是很有名的牌子,剩下三个虽然算是提出了考察期需求,但是需要姜幼柠履行的要求也少之又少,开出的福利倒是好得不得了,似乎考察期只是一个过场而已。
其中最让人惊讶的大概是来自KHLOR的邀请,KHLOR身为五大顶奢之一,旗下成衣和高定都十分出名,在国内只有一个代言人,剩下的都是大使或者挚友,那位代言人还是国际超模,并不是演员。
他们在国内可以算得上一句高冷,这些年即使找考察对象也是挑之又挑,居然直接给姜幼柠发了签约邀请,而且开价还是这里面最高的。
“每年代言费一千五百万,同时签约旗下成衣、彩妆、香水和护肤四条线,签约时长三年起?”姜幼柠一脸木然地看着冯美仪,“这是KHLOR?这家pr没发错人吧。”
她还没念完,合同上写的其他福利更是吸引人:
1.保证两年内给代言人推完所有一线及准一线的男刊女刊封面,其中保底会有两个重要月份;
2.代言人出席任何红毯晚宴都可提供至少一套来自KHLOR的当季或超季礼服;
3.签约后代言人可以无条件参与任何品牌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品牌晚宴、时装周、品牌秀场等,代言人可根据自己档期选择合适的参加;
4.签约后合约期内我方工作人员会在每个新季度为代言人准备好全线新品,无需担心私服小物;
姜幼柠全部读下来人都麻了,今天的合约都怎么回事,怎么一个比一个劲爆,刚刚那个芙丽朵至少是个微商,愿意花大价钱请她是看上了她的人气,那这个KHLOR又是怎么回事,不是根本不愁推广明星吗,这还是她熟悉的趾高气昂的奢牌吗?
冯美仪已经提前全部看过了,早有预料姜幼柠会很震惊,她笑着捏了捏眉心:“我也很惊讶,而且你看别的,另外几个开的条件也都差不多。”
姜幼柠立刻又切换到剩下几个合同,果不其然那五个提出签约申请的都是一样大方,开出的福利条件只能说有细微的差别,要不是知道这些品牌是竞品,她都要怀疑他们发合约前是专门商量过的了,不然怎么会大方得这么默契。
剩下三个没有说签约的品牌也没好到哪去,只能说略微收敛而已,而且姜幼柠注意到,福利条件里各家写的都差不多,但有一条只有一个品牌有提到。
是知名成衣品牌WINTUR的邀约,他们的合同里第五条写道:合约期内可帮助代言人运作三大电影节奖项一次。
“冯姐,为什么这个牌子说能帮忙运作电影奖项啊,他们不是时尚圈的吗?”经过金梅奖事件后姜幼柠对此类奖项相关的事小心谨慎了许多,“和金梅奖那种……?”
“完全不一样。”冯美仪一句话打消姜幼柠的顾虑,指着屏幕上的关键词道,“他们写的是三大电影节,我没猜错的话应该特指维罗纳电影节,WINTUR就是意大利的品牌,应该负责人里有和主办方相熟的。”
“维罗纳电影节是评委类奖项,现在有四百多名评委,得奖方式基本上本来就看各个入围者的运作能力,这不算什么很奇怪的事。”
“维罗纳电影节……”姜幼柠怔了怔,维罗纳电影节是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和圣加仑电影节、圣普利茅斯电影节齐名。
因为不限报名题材和人选,每年电影节开启的时候都格外热闹,这三个电影节的奖项也极具含金量,国内拿过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几个已经息影的早期大佬赶上扶持的好时机拿到过影帝影后。
导演里拿到奖的就更少了,目前只有第二代艺术片导演韩山拿过维罗纳的最佳导演,后来还取得了永久评委资格,以及霍海拿到过圣加仑的银橄榄奖,虽然没有金橄榄含金量高,但也算镀上一层金。
只不过这俩人后来一个沉迷拍商业片赚钱,另一个干脆退休什么也不拍了,于是在那之后国际类的奖项就在国内彻底断代,现在国内最当红的那几位影星都想往国际上发展,但是也只能从普通配角做起,拿奖更是遥遥无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