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漓哪会介意,进了内室把衣裳换上,出来时,只有宋嘉然一人在屋里。
衣裳还是有些小了,天还冷,待会把我的披风穿上。宋嘉然请她坐下,给她倒了杯茶,说说吧,怎么会突然来吴家村,我记得,初八那日,花云涧就已经开业了。
钟漓低着头,我向雾娘告过假了。
郑公子送阿沐去静山书院,我心里感激,原是想去买一些礼品给夫人您送去,却在街上碰到了我大表哥打听当铺的位置。我舅家的情况我清楚,没什么值钱的物什,除了我娘的遗物。她从怀里拿出了一支鸡血红宝石簪子。
这是我外祖母当年在宫里的时候,当时的太后娘娘赏赐的。外祖母本身就是吴家村的人,出了宫便嫁了回来,后来生了我娘和舅舅。外祖母刺绣的手艺好,县里的富家太太总喜欢找她做衣裳,有着这笔收入,一家子过得也舒适。
可是后来,我外祖父一次外出时遇到了山匪,人没了。我舅舅,又被人哄骗将家里的银钱都败完了不说,还倒欠别人银子。好在那时候,我父亲考上了秀才,娶了我母亲,舅舅便用我母亲的彩礼还了债。外祖母觉得对不住我母亲,便将这簪子给她当嫁妆。
这些年,我们一家子都住在林州,和舅舅一家来往不多。三年前,我外祖母突然寻了来,来的时候骨瘦嶙峋,一身伤病,没半年就撒手人寰。直到我父亲出事,我们无家可归,不得已来投奔舅舅。才知道,原来当初是舅母看不惯外祖母身老体弱,嫌她在家中碍事,将她赶出了家。我这个舅舅,竟然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一滴泪从她眼中掉到桌上,我用家里最后的银钱,将我父母的尸首送回了吴家村,可舅母说什么也不肯借钱让我父母入土为安。最后还是村长帮忙说话,我又将这簪子用作抵押,才借到了钱。当初说好了,在我把银钱还上之前,他们谁都不许动这簪子的。
这簪子,是她的母亲留给她唯一的念想了。
可舅舅一家并不非家中有急事缺银子,还是要把这簪子去当掉。
她泪中带笑,满是自嘲:也怪我,还相信他们。之前来还钱的时候,找他们要簪子,他们当时就找借口推脱。我一时心软,就没急着拿回来。谁知道前几天就看见了我大表哥询问当铺。
听完了她说的,宋嘉然也唏嘘不已。
谁都以为,在绝望的时刻,亲戚就是来帮扶的存在,所以这个世界的人们格外注重宗族姓氏。但人们却忘了,世上总有自私的人。
亲人,仅靠血缘是绑不住的。
事已至此,她也只能安慰,如今簪子也拿回来了,你和你的弟弟妹妹有新的生活,没有必要,无需再和他们有交集。
钟漓,不必沉迷过去,你还有你的抱负要完成。
钟漓擦干了眼泪,您说得没错,我没必要为这些不值得的人伤心。夫人,那我先回云州城了。她站了起来。
宋嘉然拉住她,别了,今日时辰也不早了,你这时候回去,只怕城门都要关了。今晚就先住在这儿,明天和我们一道回去。正好,我夫君也从静山书院来这儿的路上,到时候也可以让他和你说钟沐的事。
提到弟弟,钟漓迟疑了一会,点头答应下来。
郑立晏是傍晚时到的吴家村,不知是路上奔波,还是这几天在书院请教问题太费脑子,嘴上的胡子都冒了青茬。
见她心疼,郑立晏笑着道:这一趟虽然累,但是所得甚多,许多不明了的地方都弄懂了。书院的院长很是厉害,见我诚心,还给我写了封荐贴,让我去拜见隐居在云州城的一位大儒,卫相国!
卫平生?宋嘉然惊讶问道,能担得起相国之称的人可不多,她立刻就在记忆里扒出了这么一位。
正是!郑立晏想起这事就兴奋。
这位可真是了不得的人。卫平生,时任崇惠、清辉两朝相位。在崇惠帝时期,高中状元,后先后担任御史、户部侍郎、吏部尚书之位,之后又入内阁,加封太子少傅,行教导诸皇子之责。崇惠帝驾崩后,清辉登基,他主动递辞呈,清徽帝挽留,三辞三挽,最后清徽帝无奈放他回乡,那年,他不到四十。
不过五年,清徽帝派遣小叔叔桂王亲去请卫平生回朝担任宰相职位,这一任,就任到了宣文帝登基。清徽帝弥留之际,还请他再辅佐新皇几年,他却以年事已高为由拒绝了。
卫老如今都快七十了吧?宋嘉然算了算老人家的年纪。
嗯,他辞官后,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原来竟是一直隐居在云州城!卫老学识渊博,乃是天下读书人向往的存在,这次有了书院院长的贴子,我也能有幸拜见了!也就是他运气好,意外得到了书院院长的赏识,才能有此机会。
说起来,这次还真得感谢方逾了。他向宋嘉然道。
第七十四章 (二更)
方逾这人是真不错啊!我与他不过见了几次, 他却对我如此赤城,以后有机会, 我定要好好感谢他!郑立晏感叹道。
他之所以会去拜访静山书院的院长, 正是方逾牵的线。
方逾的老师,与静山书院院长是同门。他回了都城后,就请自己老师写了封荐贴送到云州城来,郑立晏也是拿着这封荐贴去了静山书院, 院长才见了他。
他的荐贴功不可没, 可打铁还需自身硬, 若非你足够优秀, 院长又岂会为你写荐贴?宋嘉然笑着答。
得了夫人夸奖,郑立晏笑得合不拢嘴, 问过她的身体状况后,又问起了茂昌的情况。
都还不错,有条不紊的,不过你既然来了,明日便去瞧瞧, 也好给他们吃颗定心丸。她将那日画的饼给郑立晏描述了一番。
可以啊, 宋老板!越来越会了哈!郑立晏边刮胡子边笑道。
宋嘉然看着他, 那可不, 以后你当大官,我挣大钱, 夫妻合璧,岂不乐哉?
你别说, 听着我还挺心动!
宋嘉然捧腹大笑, 拿着帕子将他没擦掉的胡茬抹干净, 你就乐吧。
第二天一早, 郑立晏按照宋嘉然说的去了趟养猪场,表达了一下自己对养猪场的重视对伙计们的期待后,就带着宋嘉然他们返回了云州城。
回了云州城后,拿着静山书院院长写的荐贴,郑立晏成功地拜见了卫老,并且得到了老人家答应他随时可以去府中拜见、为他解惑的承诺。不仅如此,卫老还出了几道题,让他下次去时带着答案一起。
这可是大大的好事,就像得到了名师一对一辅导一样,自那日起,郑立晏就开始足不出户,一天大半的时间都待在书房里用功读书。
好事不仅这一件。
二月中旬的时候,茂昌的四对母猪成功产下一共五十六头小猪崽。又选出了三对种猪后,剩下的五十头小猪在降临这个世界的第十天,接受了人工阉割。六个月后 ,它们将化为没有异味、肉质紧实、极大丰富菜系的第一批茂昌牌猪肉踏入千家百户。
在给予了养猪场伙计相应的表彰后,宋嘉然又下达了稳发展、重安全、高防护、更尽心十二字下个季度战略部署。
至此,茂昌那边短时间内是不需要她操心了。宋嘉然也安心的养起了胎。
五个多月的肚子,已经很明显了。因为每天吃得好,她怀孕后又总是犯困,动的机会也少了,不可避免的,宋嘉然的体重有所上升,而与她相对的,是每天五更起、二更睡还得时不时关注一下她的心情健康的郑立晏,一直以来健壮的身体居然瘦了!
对比太过明显,一下心大的宋嘉然竟然有了些许体重焦虑。
好在,一封来自都城的家信让她忘却了这件事。
宋母要来了!
与宋母一同来的,还有宋时亭和宋时楼!
信里说了,宋父也想来,但是他作为太医令告假太难,尤其是皇后娘娘刚刚产下公主,宫里正是紧张的时候,他是半刻都不得离开。宋时亭是来送宋母的,待不了两天就得回去。而宋时楼,他年纪也大了,该是历练的时候,因此被家里派来驻守云州城的宋家医馆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