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他总说他不知道,他忽视了,他忘记了,他会弥补她的。他看起来似乎真的愧疚,真的为程锦担忧过。可他总是还没来得及弥补,就又给程锦造成新的伤痕。
第47章 仁君
就算有什么急着要办的事, 急着要见的人,也不能那么不顾礼数。彦桓又轻轻说了一句顾珏的坏话。
程锦听后,笑了笑, 一边在锅子里下些萝卜, 一边对彦桓说:不要提他了,我们还要吃锅子呢,别白费了这一锅子羊肉。
等羊肉炖好了,程锦用碗盛出来,再配上一壶酒,便让客栈伙计将这些给长顺送过去。然后程锦另起一锅, 从客栈里买了些新鲜的青菜,做起了羊肉火锅。
吃过了饭, 程锦和彦桓就躺下, 却一时睡不着。程锦是因为在马车上睡得多了, 彦桓则是因为旁边躺着程锦。彦桓僵直着身体,一动都不敢动,生怕不小心碰到了程锦,反倒比旁得时候更加拘谨。哪怕是在马车上, 彦桓还能靠着程锦睡一会儿呢。
程锦睡不着, 就想起身去找本书看看。但程锦一动, 彦桓也连忙起身, 紧张的问:姑娘, 怎么不睡?是不是不自在了?
程锦笑道: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没什么不自在的, 只是白天在马车上睡得多了。你怎么还没睡?
彦桓抿了下嘴:我
程锦见他这副为难的样子, 便猜他是跟自己住在一个屋里不自在了, 便笑着为他周全过去:你大概也是白天睡多了吧, 正好我们都睡不好, 一起说说话。
程锦说完,就披着衣服坐了起来。她看着彦桓,笑道:我跟你说个故事吧。
彦桓眼睛一亮,随后摇了摇头:姑娘别累坏了嗓子。
彦桓还记得当初程锦为了哄顾珏,将嗓子累倒了的事。
程锦笑道:只说一个,不碍的。而且我这次是自己高兴给你讲的,给我们两个解闷儿。你要是不爱听,那就算了。
程锦说着,就要躺下了。彦桓忙握住程锦的胳膊,急忙道:我是乐意听姑娘说故事的,就是就是怕累到个姑娘。
因为程锦只穿着里衣,彦桓一握住程锦的胳膊,竟似直接触碰到了程锦一样,彦桓便慌忙松开手。
给你讲,不累的,我也解解闷,等我去拿点吃的来。程锦披着衣服下地,点了蜡烛后,便一手提着晚饭时吃剩的一壶果酒拿,一手拿着一个干果盒子,回到了炕上。
程锦打开干果盒子,里面装着花生、瓜子、还有些小点心。点心只做了大拇指盖那么大,里面却还都是有馅的。彦桓见了这些吃的,便拿了一个点心来吃,微甜味道入口,彦桓的心也安定了下来。
程锦抿了一口果酒,轻声道:这都是早先的事,大概是三皇五帝前面,人们都是按照群落聚在一起住,当家管事的人被叫做大首领,算是一个群落的带头人,食物或是战利品都得大首领来分,所以大首领的权利可不小。大首领有两个儿子,他更疼小儿子一些。但两个儿子谁做大首领,不止要得大首领喜欢,还得让部族里面的长老们同意。那小儿子虽然勇猛善战,又得大首领喜欢。但长老们更喜欢宽厚的大儿子,因为他们犯了错,大儿子都会碍于情面放过,但是小儿子却不肯轻易绕过。
赏罚分明才是道理,小儿子明显更有才干。彦桓听得认真,便开口说道。
程锦笑道:道理是对的,可你若是这个部族里的长老们呢?你会更喜欢对你网开一面,什么好处都会想到你的大儿子,还是对你的错处抓着不放的小儿子?
彦桓想了想:如果我是长老,确实是会更喜欢宽厚的大儿子。那然后呢?是大儿子还是小儿子做了大首领?
程锦继续道:两方僵持不下,小儿子为了争得大首领的位置,向众人显示自己勇猛,便想去猎一只大虎。结果小儿子没敌过大虎,被大虎给咬死了。大首领眼见自己心爱的小儿子死去,他本该恨那咬死小儿子的大虎。但是因为那大虎凶猛,不是他能敌的,他无法找大虎报仇,便
彦桓眨了下眼睛,忽地笑了:便迁怒在了大儿子身上?
程锦点了一下头,笑道:正是,大首领觉得若不是大儿子跟小儿子争夺首领之位,小儿子便不会因为想要显示自己的勇猛而死。大首领因此处处针对大儿子,有一天大儿子突然消失了,等被人找到的时候,竟满身伤痕。
众人问他,他才说自己去找那大虎为弟弟报仇去了,因此受了重伤。大儿子痛哭流涕,直说自己没用,说他拼尽全力,也只用木矛刺中那大虎,并没有杀死大虎。他哭着跟大首领说,他将来会变得更加强壮,会召集很多勇士,一定会将那大虎杀死。
大首领听了这话,便不再针对大儿子,见大儿子又得长老拥戴,就把首领之位传给了大儿子。大儿子自从成了新任大首领,等他坐稳了首领之位,就提拔了更敬仰他的新长老,将先前的长老或放逐或是杀了。
彦桓便笑道:想必这些长老是古人,并不知道狡兔死,走狗烹①的道理。
程锦轻声笑道:便是现今的人懂得,难道这样的事就少了么?翻开史书看看,多得是这样的人。那些有从龙之功的文臣武将,难道就不懂得这个道理?但他们还不是做了被烹的走狗,被藏的良弓么?想来他们是觉得已自己的本事是能够挟持住自己捧上位的君主,或是觉得自己当真选了个顾念旧情,尽其所有包容他们的仁君,是不会被烹也不会藏的。却没想到自己选的君主并不任由他们摆布,而且他们所求的仁君也并不是真正的宽厚,并不似他们所想的那么顾念旧情。
彦桓沉吟片刻后,便轻声问道:那姑娘心中所想的仁君是什么样的?
程锦抿了口果酒,笑道:我只知道我若是臣子,我希望的仁君就是不要揪我的错处,对我多多提拔,多多给银子。耳根子最好也软一些,我说什么,他都听我的。性格宽厚,我冒犯了他,他也不会轻易砍我的脑袋。我犯了错,或是家人犯了错,求一求他,他就能宽恕。若是有□□廷不成了,他最好还能先担着些骂名。最好我能踩着他做成一世名臣,这对于我,就是仁君了。
彦桓忍不住笑了:姑娘真是会骂人,我还以为姑娘会说心怀天下百姓才是仁君。
程锦笑道:臣子所求的仁君、读书人所求的仁君,与寻常百姓所求的仁君,不见得相同。对于寻常百姓,一个能稳住朝堂,多保几年太平,要再少些赋税,他们能多得几亩地,就算了不得的君主了。他们何尝敢劳烦帝王心中挂怀?至于读书人,他们当然是谁能重用他们,许他们官职前程,谁才是仁君了的,也未必非要心怀天下的才是仁君。
程锦说着,轻轻一叹说起来,寻常百姓所求,竟是最不要紧的。帝王不让臣子满意,臣子要反了他。帝王不让读书人高兴,要被他们写书来骂的。只有寻常百姓,他们既大多不识字,不会写书来骂人。手里最厉害的武器,不过是把锄头菜刀。但即便有了武器,也不敢反的。总得先卖了儿女,再卖了田地,最后被逼的实在没了活路,才勉强敢为了口吃的拼一把。
彦桓静了片刻后,才低声问道:想必那大儿子也未必去杀了猛虎,只是为了解开他和大首领的心结,要大首领传位给他。
程锦点头道:是的。
彦桓看向程锦,笑了:这个故事好,比先前的都好。
程锦笑着问道:哪里好?
彦桓笑道:结果好。
程锦笑道:若是这个大儿子当真能带领着这个群落壮大起来,那才是真的结果好。不然,就是个空有弄权手段的诡诈之人罢了。他既然能做得大首领,那别人自然也做得。不中用的话,大首领的位置也会被别人抢走的。
程锦说完,终于有了些困意,便对彦桓说:说了这些话,终于想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