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都市言情 > 嫁给废后之子(重生) > 嫁给废后之子(重生)免费阅读(101)

嫁给废后之子(重生)免费阅读(101)(1 / 2)

是。征北将军从头至尾都忠于皇上,他只是在配合皇上试探你,如今又在以此试探庆王。若他要管皇陵,余皇后还不知会面临什么?

这么多年,陈日新私下一直没有改口。他一直觉得余氏那样温柔,宽厚,正直的女子,才配得上皇后二字,才是真正的一国之母,天下人的母亲。

天下人的母亲,自然也就是他陈日新的母亲。

他们的人若掌握了皇陵,就是想捏住殿下的命门,殿下要小心,不知他们会用何阴毒之法,甚至伤害皇后的性命,来挑起您和皇上之间的龃龉。

周显旸明白,皇陵他鞭长莫及,但他绝对不能接受庆王的人接管皇陵,要想个法子绝了他这个念想。

自那日回宫,周显旸特地问了荣相见,上一世太后的丧期。可是时间久远,荣相见也记得不是很清楚。总之,的确是这两年的样子。而且,今年出了皇帝遇刺这档子大事,说不定老人家精神受到打击,情况有变也未可知。

因此,虽然周显旸有伤在身,太后特地嘱咐他们两个人不必总来辛苦,他们还是时长进宫请安,看望。

这日,皇上也在慈宁宫中,显旸和相见行过礼,问了太后的病。

太后又问过他的伤,突然提起:皇帝,礼部的亲王册封之礼还没有准备好吗?

这话问的是礼,其实问的是皇上。册封的明旨诏书还没有下达呢,礼部做了什么都没用。

皇帝面色凝重:太后病中,儿子夙夜焦虑,小辈们的事就先放一放吧。

太后还要说什么,显旸握着她的手:皇祖母保重凤体为上,孙儿这点子小事不值得记挂。

这怎么是小事?且不说身份的不同,你可知道亲王和郡王的俸禄差别有多大?

周显旸笑道:王妃持家有方,我们两个也不是奢靡度日的,皇祖母不必为此担心。

荣相见在一旁帮腔:太后娘娘,您快快好起来,殿下才高兴呢。您抱病在身,就算是当场给他戴上亲王的宝冠,他也高兴不起来啊。

皇太后嗽了两声,面有哀色:我老了,不中用了。小辈们好,我才好显晙那个孩子,一时糊涂做出这样的事,哀家虽然生气,更是伤心。

提起这事,皇帝沉吟了一会儿:母后病体加重,都是因为那个逆子气的,朕若不是顾念太后疼爱孙儿和重孙子的心,早就一杯毒酒赐死他了。

皇太后叹了口气:天家骨肉,想要像寻常人家那样和睦,太难了皇帝今后,要好好教导孩子们,不要再有人错了主意。即便他们犯了大错,处置起来也要留一线。须知子女犯错,都是父母教导不善之故

皇帝听了,面色不定,只说了:是。

送画的事,究竟是如何被刑戒司知道的,英国公府因何走漏风声,随着刘泉溢忽然被御史大夫谷城保荐进了御史台,填补之前落马的御史台人员空缺,而明朗了。

这位御史大夫在上一世常常弹劾厉王,所以荣相见常听厉王骂谷城是庆王的走狗,对这个名字印象深刻。

再结合陈日新的消息,那日刑戒司是得到京中眼线的汇报,才向皇帝禀明,差人送去皇陵的东西里有一幅煜王传递给余氏的画。那么这件事情的过程就不难推测了。

为了给刘泉溢挣得一个官职,舅父舅母自觉替庆王当起了眼线盯上了国公府和煜王府,看到了送画的事。庆王把消息透给刑戒司,借由他们把消息送进了崇政殿。

二姐夫被革去职务,庆王妃兄长镇国公府世子若接管皇陵,这意味着显旸最大的软肋,捏在庆王手里。为了母亲的安危,周显旸未来就只能任他拿捏了。

真是好心机。

周显旸此前一直按兵不动,如今时机成熟,他立即把自己查到的罪证,差人匿名送去了永安侯府。

第二天,被禁闭的永安侯爷便进宫面圣,向皇帝递交了罪状。

一份是永安侯承认通过军中势力,协助启王行刺煜王之事,但坚决否认有加害皇帝的意图。若放在往常这一条罪状,就足以让永安侯府夷为平地。

但是永安侯随之递上了第二份文书,指控庆王通过亲信,人为挖垮了江州堤坝,致使洪水灾情严重到史无前例的程度,以此打击张家和厉王。这是周显旸送给他的线索。另一条罪名则是,西麟门破,匪徒进京烧杀抢掠,皆是庆王提前布局安排,就是为了趁厉王与煜王相斗,坐收渔翁之利。这是永安侯在京中调查了几个月的结果。

永安侯爷此举,是以庆王之事相要挟,若永安侯府未来能逃过劫难,永葆富贵便罢了,否则这样的天家丑闻揭发,皇子为了争权夺利,草菅人命,动摇的是皇族的威信,皇帝这么爱面子的人,绝对不会置之不理。

皇帝看着这触目惊心的罪责,气愤不已。一是气庆王行此有违人伦的恶毒之事,二是气永安侯拿住了他的命脉,而他绝不能允许此事外传。

于是永安侯安然离宫,而庆王被皇帝叫去狠狠斥责了一番。

纵然庆王百般辩解,但永安侯与周显旸这段时间收集的罪证已经足够,而且皇帝还洞悉一切般问:中秋那晚在京中平乱、抓捕匪徒的,到底是小荣将军还是你?你的伤究竟是怎么来的,你自己心里清楚!

庆王立即惊道:父皇,荣相望背后污蔑儿臣!

没有人污蔑你!小荣将军没有跟朕说过一句那晚的事,但朕不是瞎子聋子。朕的耳朵眼睛,到处都是。

庆王听了这话,遍体生凉。见皇帝已经确信了此事,这才不得不跪地认错,说自己为了打击厉王,才一时糊涂。皇帝气得在崇政殿里赏了庆王二十廷杖。

由于这些事不能对外声张,因而庆王也未受到明面上的惩罚,只是皇帝立即下令,册封周显旸亲王之位,赐五珠金冠。

长府官随着煜王完成册封礼之后,嘴就没合拢过。周显旸问他能涨多少俸禄高兴成这样?长府官笑嘻嘻道:俸禄事小,脸面事大,以后再也不用给其他王府的长府官行礼了!那言语间,颇为欣慰地看着周显旸,仿佛看着儿子出人头地一般。

周显旸笑着提醒他:遇到庆王府的人,还是要行礼的。

庆王被廷杖,这可是本朝皇子头一个,可见是触怒了陛下,失了圣心的,只怕这七珠宝冠他戴不了多久啦。

长府官慎言,皇上赏廷杖的意思,就是不想降他的王阶。而且,不论他戴什么冠,都是我的兄长,煜王府理应敬重才是。

长府官听了连连点头称是,心道来煜王府一年,对皇帝的这个儿子真是挑不出错来,若是自己儿子有这么省心就好咯!

册封礼过后,荣相见也正式成了亲王妃。

由于最近宫中是非很多,周显旸只对外称病养伤不见客,也不举行任何庆祝宴席。

还是到了英国公生日这天,煜王夫妇才又一次罕见地一起出门贺寿。

英国公府的宴席之上,周显旸自然是人群焦点。启王被废黜,庆王传闻挨了打,厉王降位,他这个救驾有功的亲王,自然炙手可热。

只是众人见他脸色不好,行动需要人扶助,时不时还咳几声,一滴酒也不沾,心中皆不免惊讶:煜王从鬼门关捡了一条命回来,身子大不如前了。真是可惜。

荣相见在后院与女眷们同桌宴饮,也少不得被轮番敬酒。

煜王妃,从前不懂事,多有得罪之处,还请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多多海涵。一位从前奚落过荣相见的女眷,硬着头皮上来和她致歉。

荣相见喝了酒,没多说话。永祥侯夫人见气氛微妙,举杯解围:煜王妃好福气,还未贺您晋封亲王妃之喜,在此薄酒一杯,以作敬贺。

相见与她几次见面,颇为投缘,便笑着饮尽,侯夫人又道:话说如此大喜,煜王府一直闭门谢客,王妃也不操办?

荣相见面带为难,叹了口气:你也知道,这个亲王是殿下几乎丢了性命换来的,于我而言又有何喜字可言?若我可以选,我宁愿殿下平安一辈子。

煜王还年轻,这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侯夫人和众位女眷都围着她宽慰。

荣相见难掩哀伤:你们不知道,他如今虽没有性命之忧,身子却已经大不如前了。

众人一听,都纳罕可惜:煜王夫妇成亲近一年一直没有子嗣,若煜王年月不可长保,便算是将来有机会入主东宫,也没有意义了。

一场寿宴,就把煜王如今身子不行的情况,传得越来越离谱,满京城知晓,连宫里都知道了。

最新小说: 清冷天师找了个阳气旺盛的助理 骗婚军士长( H ) 她又飒又爽[快穿] 总之成为偶像吧! 我在万界锄大地 不放手不还手 炮灰十世的苦命 江明月的七日冒险 入梦即醒 霓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