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明年中秋,一定要跟显旸一起持鳌赏月弹琴下棋。
陪着惠贵妃说了会儿话,她便独自走到望月台边。
心想他是不是也在赏月呢?
看着这月亮,是在想他的母亲,想他的湘宜表妹,还是也在想她?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以前读这一句的时候,只觉得意境很美。如今自己与另一个人相隔千里共婵娟的时候,才真切体会到了这几个字背后寄托的相思情谊。
太后看着独自凭栏眺望的煜王妃,忍不住叹了口气。
母后何事哀叹?皇帝正准备把允王所做的中秋联句念给皇太后听,不料她老人家兴致不高。
皇太后把刚才相见与她说的话告诉皇帝。
皇帝沉默片刻,说:显旸这孩子,自小吃了那么多苦,性格和小时候全然不同了。我有时甚至怀疑这个显旸,瞻前顾后,心思那么重,真的是朕的儿子吗?煜王妃的出身不好,她嫁给显旸,只会比他更加谨慎多思。
皇帝心里明镜似的,当初怎么还由着皇后给煜王府赐了一个侧妃?
这也是中宫的贤惠之处,朕没理由反对。
她贤惠?给煜王妃下药这事,皇帝不追究便罢了。你真的相信,她有这个好心,为王府人丁兴旺,给显旸显晖张罗侧妃?当初庆王妃怀有身孕的时候,她也给显曜赐了一个侧妃
皇帝心念一动,越过人群看了一眼皇后。
厉王夫妇正恭谨地陪在她身边说话。
孙明悦把丈夫的好诗誊写下来,准备收藏,无意中看到荣相见独倚着廊柱出神。走过去逗她:我们煜王妃想夫君啦?
荣相见被发现了,立即掩饰 :你还不去陪你那会念会唱会写的夫君,有空在这儿取笑我。
孙明悦可不肯转移话题:哎呀,别想他了。他过不了几日就回来了,昂。等他回来,我一定好好说他。你看我们相见跟着你,受了多少委屈。
别胡说。荣相见被她一闹,也没心思多愁善感了。她们过去陪着惠贵妃喝了几杯酒。
孙明悦知道惠贵妃最挂念的就是女儿,便说:不出意外,这段时间,昭仁公主的孩子就要出生了。
相见捧着脸笑:说不定就是今天,今夜,我们在这里喝酒的时候,公主就生了。只不过,咱们要等几日,才能收到消息。
等公主孩子大些,就会回来省亲的。惠娘娘,到时候可以抱外孙啦。
惠娘娘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原本也有些低落的惠贵妃哄得高兴起来,三人拿过誊写诗句的纸笔,写了好几个名字。
皇帝看她们三个一脸认真,走过来一看,笑道:这孩子面儿还没见着,男女都不知道,你们倒起了这么些名字。
惠贵妃把笔递给皇帝:陛下,您也帮忙想想,显瑶的孩子叫什么好?
皇帝放眼这满目月色美景,有了主意,挥笔写下:鸿月。
惠贵妃忙向陛下道谢。这月字是应景而来,鸿字则是皇孙们皆从的鸿字辈。皇帝给外孙赐这个名字,可见重视。
一旁的皇后看了,笑道:等昭仁公主回来,便是真正的人月两团圆了。
赏月一直到深夜,荣相见才与皇室宗亲们一起离宫。
正阳门外,允王夫妇对她千叮万嘱,叫她有事随时找允王府商量,不必怕麻烦。
相见领了这好意,刚坐进马车,就透过轿帘看到一个厉王府的亲随急忙赶来,围着厉王禀报什么紧急之事。
厉王果然神色大变,下意识看向了荣相见。她将轿帘一松,靠在马车内壁上,养精蓄锐。
他还是那样不择手段。上辈子没有打出去的那张牌,这次终于有机会较量了。
今夜,降云轩新来的戏云姑娘,首度出门接客。
戏云登花船,在金陵城的凤仙池内,和她的客人一起赏花灯,喝花酒,弹琴赏月共度。
这是降云轩每年中秋佳节的必备节目。
只是今晚,那艘花船骤然失火。船上的人,尽皆落水。那戏云姑娘,再也没有从水中起来。
厉王原本都打算放弃守株待兔了,承认他的四弟是个畏首畏尾,只知明哲保身的胆小鬼。
余湘宜在降云轩露面许久,他都不见行动,放任自己的表妹在淫窝里悲惨度日。
今日中秋,煜王离京许久,王妃入宫,跟他在一个场合呆了好几个时辰,言笑晏晏。没想到,他们居然在这种情况下把余湘宜救走了!
气得他在宫门外,就发了大火。
第140章
煜王府的马车缓缓前行, 经过凤仙池边。那里已经恢复了平静,游船歌声依旧。
琳琅披一身黑色斗篷,等在路边。
荣相见撩开轿帘:吃完团圆饭了?
是, 我娘自己做了些月饼,还是热乎的, 让我拿给姑娘尝尝, 姑娘别嫌弃。
荣相见接过三个,分给飞云飞雪:多谢,我才吃完饭, 吃不了这么多。其余的,给这些辛苦执勤的将士们吧。
是,琳琅在车外,给他们派了月饼。她模样漂亮,性格又好,一直很讨人喜欢。遇刺那夜,领着侍女们帮侍卫包扎伤口, 熬药上药,更是被侍卫们喊作姐姐。
随后, 琳琅上车,跟着王妃一起回去了。
一路上,道路两旁有些金陵百姓和车马, 庆贺完中秋还在街上游荡,看似风平浪静。
他们进府关上大门, 准备歇息,却被前头的动静吵醒。
不知何时, 数百只火把, 乌泱泱的人马, 将煜王府围了个水泄不通。
王府的侍卫认出来,那些是九门巡捕营的人。
一位奉命留守煜王府的羽林卫说:我瞧这架势,煜王府今晚要有麻烦啊。
另一位说:煜王府怎么总有麻烦?都被刺客光顾过两回了。
荣相见头冠还未卸下,就往正门去,隐约听到府前的阵仗。
走得再近一些,就能听到煜王府的长府官高声道:李副统领,你若有海捕公文,王府侍卫可以带着画像帮忙查找,这已经是煜王府能做出的最大让步。没有陛下手谕,九门巡捕营想进煜王府搜查,毫无律法可依。
长府官推三阻四,这是存心包庇朝廷钦犯,违抗圣意?
难道有违副统领的意思,就等于是违抗圣意吗?莫非国朝已经改姓李了?
你少给我扣帽子。余家贪污腐败,勾结外敌,出卖国朝,被陛下流放漠河。其女余湘宜,偷天换日,蒙蔽陛下,死罪当诛。
李副统领,我真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余家满门听闻早已投河自尽了。你趁着殿下不在京中,拿着这莫须有的事来煜王府找茬是不是?
李勋不欲多言,冲着身后巡捕营将士们大手一挥:进去搜。
谁敢?
说话间小南已经率先一步,到煜王府前。
煜王妃在此,谁敢擅动?
荣相见缓缓从侧边小门出去:这是怎么了?煜王才走了几天,就乱起来了?
长府官立即将李勋带人围攻王府的事简单说了:李大人言之凿凿,说巡捕营的人亲眼所见,余老太师的孙女,钦犯余湘宜,进了王府。
荣相见一脸惊讶:余?余家人不是死了好几年?煜王府闹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