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的历史上,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也是先打普丹战争,再打普奥战争,最后打了普法战争。不过历史上是要统一小德意志,现在的目标确是大德意志,甚至是新的罗马。至于路易十七的想法和私心,朱靖垣倒是没有怎么放在心上换位思考一下,自己也会那么规划。他主动跟自己说明白,就是还想要维持两人的私人关系。但是政治上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这也算是一种坦诚。不过朱靖垣不放在心上的主要原因,还是自己本来就不怎么看好法国。同时,自己对统一天下当然有想法,自己当然也是愿意下力气通过武力彻底统一的。如果对方愿意主动并入大明,那大明真的不参战也确实是很不错的结果。所以朱靖垣听完之后,稍微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又给了路易十七一个许诺,或者说是邀请:“如果法国与奥地利战胜了普鲁士,并且愿意主动加入成为大明的藩属国。“那大明可以给波旁王室大明亲王的身份和待遇。“还可以和给埃及的穆易一样,可以承诺对法国永不改立,也永不撤藩。“除了必须配合大明的律法和改革,按时向皇室缴纳贡赋,配合大明的军事行动之外。“法兰西当地的实际行政和执法权仍然由波旁王室掌握。“但是,波旁王室和法国的主要贵族,必须世代与大明普通人通婚。“你努力奋斗的时候,可以好好考虑一下这个方案。“当然,如果你奋斗失败了的话,那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要看你具体会失败到什么程度,再去决定你最后能够保留多少领地了。”路易十七听完就是一愣,也稍微有点疑惑的追问:“陛下……恕我直言,您是觉得法兰西和奥地利很可能会战败吗?“而且您的条件是,法兰西与奥地利战胜普鲁士,如果英国也加入的话,就不行了吗?”朱靖垣笑呵呵的说:“无所谓的,只要在大明不参与的情况下,你们自己打败了普鲁士,我都可以兑现我的承诺。“只不过,英国为什么要加入你们,为什么要为了奥地利与普露两国作战?“同时,普鲁士和露西亚有能力打上英伦三岛吗?“而且英国未来的继承人是大明皇子,跟英国宣战就基本等同于与大明宣战了。“普鲁士和露西亚两国的主要目的都在大陆上。“在他们在陆地上决出胜负之前,估计都没有主动去登陆英国的想法。“与此同时,英国和法兰西两国,你们在上次的世界大战和殷洲战争中,具体的损失有多重,你们自己心里清楚。“说是失去一代年轻人也不为过吧?“大战结束后出生的新生代们,现在还没有成长到可以参军的年龄。“战争中诞生的那些孩子和青年们,可能到现在还对那持续十几年的战争中的痛苦经历心有余悸。“与此同时,你们两国也是现在泰西状态最好的国家。“虽然相比黄金十年,发展速度有了减缓,但毕竟也是继续向上发展的。“从世界大战活到现在的成年人,把自己的状态跟更加困难的普露两国稍微对比,就更加没有战争的想法了。“相反,普鲁士人在世界大战中的损失最小。“他们甚至可能觉得,战争结束的谈判之中,他们不但没有受到损失,反而获得了更多的利益。“他们现在的状态更差,想要通过战争改变局面的动机更强。“他们现在也已经展现出了实力。“两天的时间,攻占了一个面积几万平方公里的国家。“老实说,我非常担心你们的军队,会在面对普鲁士人的时候一触即溃。“在我看来,法兰西最好的选择,就是现在就主动跟大明签署宗藩条约,成为大明正式的藩属国。朱靖垣这么一分析,路易十七差点就抑郁了。路易十七几乎本能的开始反思了。法国现在真的不行了吗?这一代人真的不能打仗了吗?真的会在对普鲁士的战争中一触即溃吗?自己决定与奥地利合作,试图从普鲁士身上割肉的想法,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吗?第542章 正在“脱欧入明”的法国朱靖垣贯彻着自己的理念,在接触中有意思的跟法国这个国王洗脑。持续了十几年之后,他已经本能的倾向于相信自己的分析。当然,自己的分析大部分时候也是对的。没有经历过的人想象不到,人类社会的冲突会演变出哪些诡异的发展。朱靖垣再次宣泄了一通观点之后,发现对面似乎是陷入了沉默之中,就随口又提醒了两句:“不过你也不用有太大的顾虑,我说的不过是最坏的情况而已。“你想要努力改变局势的想法也并没有错,你大可以继续尝试去实现你的想法。“就算是完全失败,应该也不会比完全躺平更坏……”路易十七稍微愣了一下,然后心中似乎一下子就通透了,不过心态却完全变了。原本是带着更多的希望,有更多的正面的心态想要去实现自己的想法。现在变成了,反正也最多只能这样了,坐以待毙不如去试试。路易十七心态变了之后,又下意识的跟朱靖垣道谢:“多谢陛下的提醒,我会注意了解百姓的心态,努力控制欧罗巴的局势的……”然后两人又继续聊了一会儿私人话题,就结束了这次通话。两人的事情都很多,没有时间一直闲聊。另一边,梅特涅得到了法国国王的承诺,整个人的精神明显放松了很多。法国是梅特涅最重要的目标,没想到这么简单就搞定了。梅特涅离开法国国王的宫殿,乘坐汽车走在巴黎的街道上,也有心情观察一下法国民间的情况了。现在泰西人都说法国是最明化的国家,但是梅特涅在街头稍微观察了一会儿之后,就觉得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了。梅特涅发现街道两边的人群之中,并没有多少穿着纯粹的明式服装的人。只有一些酒店门口,明式风格的建筑周围,有一些人穿着明式的衣冠,进进出出或者闲聊。其他的绝大部分行人,穿的基本都是新正装和新女装。这种新式服饰在法国国王和英国王储的带动下,在过去的十几年来已经成了泰西最典型服装风格。曾经的大食亲王,也就是现在的大明皇帝陛下,他当初设计的新正装和新女装,本身都是基于泰西服装的。也就是说这些衣服本来就是泰西服饰。但是继续仔细观察和稍微思考过之后,梅特涅又觉得那个说法其实并没有错。这种风格虽然基于泰西服饰,但毕竟是大明皇帝陛下设计的,由大食服装商行引领和推广的。因此,现在的这些服饰上面,来自大明的烙印其实非常的多。整个体系内最顶端也是最早的生产厂商大食服装商行,他们高端的商品上的标签直接是大明的明字。这直接导致后续入场的厂商大规模的跟风。几乎所有的此类服装的商标,都是直接使用大明的文字来设计的。与此同时,来自大明的各种文化和设计元素,也会出现在这种服装设计的上的方方面面。褶子裙摆加上交领右衽的设计随处可见,香囊和红绳穗也是高中低端服饰的典型饰品。男款的风衣看上去越来越像是大明的深衣和曳撒,女装上飘逸的丝绸缎带和明风刺绣越来越多。以往疯狂的堆砌的蕾丝团簇,似乎已经从最主要的装饰,慢慢变成了零星的点缀。完全没有变的东西似乎也就是长袜和裙撑了,但现在的长袜和裙撑用的技术和原料也都是大明的。随着梅特涅乘坐的汽车慢慢出了老城,进入巴黎的新城区和郊区。梅特涅再次意识到,这种风格方向上的变化,不只是体现在服装上,也体现在建筑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