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加上发动机方面的差距,泰西诸国的航母不可能操作这么重大的飞机。就算是勉强使用,也只能和大黄蜂一样,当做一次性舰载机。纳尔逊为首的海军将领,看着这种大尺寸的飞机通过天空,同时遥望正在进入视野的舰队,满满的都是羡慕。实际上,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看到的这些飞机,大部分都已经面临淘汰了。拥有足够挂载能力的轰炸机,将会逐步更换为涡轮螺旋桨飞机。其他的战斗机将会逐步替换为喷气式飞机。与此同时,大明海军的六万吨级航母上,已经有大明禁军进驻了。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可以投掷原子弹了。这才是真正改变格局的东西。但这种武器,目前在大明也是绝对机密,除了实际作战中需要接触的人员,都不知道有这种东西存在。就算是搭载这些武器的航母,也只知道船上的航空兵中,多了一批新设立的禁军的人。要按照要求给他们准备专门的武器仓库,使用专门的训练和作战方法。船上的间接接触这些武器的人,能够猜到禁军的人带来了一种新的武器,但不知道这种新武器是什么。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不可能想象到原子能武器的真正威力。最多是想到威力提升几倍乃至十几倍的东西,根本不敢想会有单位重量威力提升上万倍的东西存在。所以就算是有间接的泄密,也不会影响实际的保密效果。六组舰载机经过检阅舰侧面上空之后,第一批受阅舰也终于进入了检阅舰的视野。那是两支保持错位双纵队航行的巡洋舰队。接受检阅的舰队战舰数量太多,如果按照单纵队航行的话,整个阅舰式需要的时间就不可控了。所以要采用双纵队。舰队内的船不可能前后相接,不可能一艘船紧挨着一艘航行,否则就该频繁的撞船了。两艘船之间的距离其实都很大,足够摆开两艘船仍然非常的宽松。在这样的前提下,让两列纵队的交错航行,两列纵队中相同位次的两舰,都故意错开一艘船的距离。一列纵队中的每一艘战舰,都对着另一列纵队中两艘战舰间的间隔。这样并排航行的两支舰队的所有的战舰,就都能够获得与检阅舰直接相对的机会了。让所有的船都能被检阅舰上的大明皇帝朱靖垣直接看到。巡洋舰的主要军官和部分士兵,站在几层甲板和各种武器平台的上面,对着朱靖垣坐舰的方向行军礼。朱靖垣站在检阅舰前甲板的侧面,对着驶过自己对面的船上的军官和士兵们挥手。朱靖垣其实想让舰队经过检阅舰的时候,让所有的主炮全部都朝向舰队的外侧打一轮齐射。但是巡洋舰这么干勉强,战列舰主炮齐射的时候,甲板都是要清空的。否则甲板上的人都可能被冲击波吹飞。让尽可能多的中低级军官和士兵,能够有机会跟自己这个皇帝打个照面,是比对空放炮更重要的事情。更何况,为了安全起见,检阅的时候开始不开炮比较好。所以朱靖垣这个想法只是在心里酝酿了一下,在阅舰式组织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说出来。现在受阅的舰队就保持这种状态持续不断向前航行。十六巡洋舰之后,就是两艘四万吨级的战列舰,以及两艘四万吨级的航空母舰了。这样一组战列舰和航母之后,又是一组十六艘巡洋舰的组合。之后的巡洋舰和主力舰的组合不断循环。直到整个舰队过了四分之一的时候,这次的战列舰和航母的组合变成了六万吨的级别。到整个受阅舰队过半的时候,受阅舰队的旗舰舰队出现。杨遇春、陈化成所在的受阅舰队期间,是与朱靖垣坐舰同型号的八万四千吨的湖南号战列舰。旗舰前后各有两艘六万吨级的战列舰拱卫。这五艘战列舰放在一起,就是现在全世界最强大的主力舰队。大明海军的核心将领们,此刻都站在五艘主力舰的甲板上,表情严肃到极点的对着远处的检阅舰行军礼。朱靖垣也再次对着经过的主力舰队挥手。整个阅舰式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一直到下午一点钟的时候,才终于全部结束。朱靖垣为首的所有检阅人员,都在所在的战舰的餐厅里面用餐。检阅舰队和受阅舰队本身都继续航行,在海面划出两个巨大的半圆之后再次汇合。受阅舰队的旗舰舰队,与朱靖垣的坐舰汇合。整只舰队保持正常的航行姿态,返回大明海军的母港舟山军港。朱靖垣再次踏上地面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到此为止,朱靖垣作为大明的信任皇帝,所有的登基相关的仪式终于全部完成了。以大公为名的新时代正式开始了。相比战争结束,世界逐步趋于和平,世界各国都全力回复和发展的安康时代。大公时代的未来让所有人都既期待又忐忑。大明人更多的是期待,大明本来就一片向好,这一切都受到了显然皇帝当皇帝之前的贡献影响。那么他当了皇帝之后,大明的未来会不会更好呢?忐忑的主要是泰西诸国的人。泰西本土的情况,他们是自己人知道自己事儿。大明皇帝的登基大殿,这场全世界范围最隆重的事情,也是最为和谐的事情结束之后。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也都到了要了结的时候。其实,在朱靖垣登基之前,很多人就已经快要承受不住,快要按捺不住了。但是他们却不敢在朱靖垣登基之前有所动作。万一他们的动作将大明引入战争,导致大明的安康皇帝朱简炎参考前任泰平皇帝的惯例,因为战争原因而不得不继续担任皇帝,推迟传位给预定继承人的时间。那等到朱靖垣真的登基之后,会不会对引发这件事情的国家和人怀恨在心?会不会故意针对这些国家和人进行报复来发泄情绪?那就没有人能够预料了。甚至于,就算是只是耽误和影响了朱靖垣的登基大典,也会让人有同样的担忧。所以在朱靖垣完成全部的仪式之前,很多人都在忍耐。现在所有的仪式终于结束了。有想法,有计划的那些人,那些国家,还能够继续忍耐或者说准备多久呢?没有人能够得到准确的数据。只能按照战争马上就会到来去做准备。第532章 离别与战争通报大公元年正月初四的当天晚上,朱靖垣在舟山军港的驻地里面,再次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宴会。宴请随行参与阅舰式的人员,包括大明本土和海外以及泰西诸的宾客,更重要的还有海陆空军各方面的将领。这场宴会开场的时候的氛围,还是非常的和谐也非常的顺利的。这是朱靖垣的登基大殿所有仪式结束的宴会。不过到了自由活动环节,很快就有人来找朱靖垣,报告一些不怎么和谐的事情了。还是普鲁士人反应最快,最先要到了面见朱靖垣的许可。威廉三世和格奈森瑙一起拜见了朱靖垣,然后直接说出了自己的事情:“陛下,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参加陛下的登基大典,以及所有的阅兵式和阅舰式。“非常非常的不舍,但我们也不能继续耽误陛下的时间。“陛下治理着全天下最庞大,最繁荣的大明天朝,是真正的日理万机,所有的时间都非常重要。“此次宴会结束之后,我们将要返回欧罗巴了。“为避免后续的误会和麻烦,我将普鲁士之后一段时间的计划,向陛下报告说明清楚。“希望陛下能够给出许可或者是建议……“回到普鲁士本土之后,我们会对丹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丹麦并入普鲁士。“如果丹麦拒绝,普鲁士将直接对其宣战。“当然,如果大明坚决反对,我们就不会执行此次行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