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算是普鲁士军队的战斗机超过奥地利军队,从边境推进到首都也至少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就算是到了首都城下,城市争夺战同样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只要他自己的宫殿没有被攻破,本人没有被直接杀死,就还有向大明求援的机会。梅特涅自己也觉得,这种思维方式其实并没有错。只是,他作为君主,手中实际掌握的土地和人口越少,投身大明的时候能够获得的地位也会越低。大明皇帝刚才其实已经给了条件了,现在直接投靠大明,能够得到最高级别的国王头衔。这个国王无论是听上去还是实际的地位,都与泰西诸国的君主没有实际差距。等到他已经自身难道的时候,还能不能得到一个公爵都难说了……梅特涅心中考虑了许多,但是最终没有直接说出来。弗朗茨二世本来就懂这些道理,只是不愿意直接面对这种现实而已。另一边,朱靖垣又继续和奥斯曼、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君主见了面,后面荷兰等小国的君主是一起见的。大部分都是打个招呼,打击也没有什么正事可说的。目前大部分国家的危机感,都远远没有达到奥地利的那种程度。同时大部分人也都明白,单纯的求大明帮忙是没用的,必须拿出足够的利益作为交换。奥地利人也明白,只是不得不尝试而已。宴会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多才正式结束,各国的君主陆续回到自己的住处去休息和思考。第二天,朱靖垣召见了所有大明藩属国和海外省份的代表。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大明人,少部分是藩属国出身的胡人和大食人,比如哈萨克、希瓦、波斯、埃及的君主。只有少数几个明显的泰西人,比如北殷洲战争结束后形成的两个藩属国的君主拿破仑和亚当斯。还有东夷国的一些朝廷和民间的代表,其中身份最高的就是长史府参政高斯。其中还有一批女代表,同样是有大明人也有部分胡人和泰西人,只不过泰西人的比例比男性高了一些。这次见面其实是纯官方礼仪性质的了。朱靖垣接受他们的朝拜和问候,然后说几句安抚和鼓励的话,见面会也就算是结束了。接下来也是一场大规模的公开宴会。大部分参加见面会和宴会的人,心情都是非常的激动的。直接得到世界上最尊贵的大明皇帝的召见,共同参与同一场宴会,对绝大部分人而言都是毕生的荣耀。无论是大明人还是胡人还是泰西人,都有着非常类似的心态。绝大部分泰西人更加的激动,他们知道自己得到了所有泰西人中最高的待遇。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的心情颇为复杂。比如说拿破仑。拿破仑是西历1769年的人,现在是西历1820年,拿破仑才刚满五十岁。在原本的历史上,拿破仑在明年就会病逝。但是拿破仑的死在历史上可以算是一桩悬案,大部分人认为是死于慢性砷中毒或者家族性的胃癌。拿破仑在历史上被囚禁在圣赫勒拿岛,当地的气候炎热潮湿,环境颇为恶劣。拿破仑生活的房间里面,还被发现了含有砷的墙纸。炎热潮湿的环境让墙纸总砷善逸出来,让他生活的空气中长期弥漫着砷化物,最终导致了他的慢性砷中毒。胃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但这个遗传性是指拥有某些基因的人,属于容易感染胃癌的人。并不是说有这个基因就一定会发病。发病的前提仍然是外界条件,主要是受到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同样致癌的食物,拥有相应基因的人吃了之后,最终诱发胃癌的机会比普通人更高一些。但是真的不吃当然也就不会得了。在这个世界上,拿破仑虽然没有当成皇帝,但是最后却成了大明的藩属国的君主。他生活的地方,是空气凉爽的北美大平原,生活条件也很不错。他的饮食习惯也从很早就高度的明化了。所以现在他既没有砷中毒,也没有被发现胃癌的倾向。五十多岁的男人,现在应该是方当盛年的。可以预见的是,他会比原本的历史上,更加的长寿很多。拿破仑看着周围兴奋不已的宾客,隔着大殿的墙壁虚空眺望远方,一个人握着酒杯喃喃自语:“战争再次临近了,不过却与我无关了……“不……不是完全无关,这次不出意外的话,大明终将统一天下,我现在也是大明的封臣。“以后,整个世界的所有的人类,将归于同一个国家和君主统治。“对于人类而言,这也许是好事吧……”第525章 泰西移民的血税拿破仑和各国的将领一样,在来大明的路上,已经见识到了大明由内而外的强大。根基牢固,枝叶繁茂,自上而下的全面强盛。在拿破仑和很多有判断的泰西将领看来,就算是泰西大陆全面统一并建立了新罗马帝国。短时间内也没有机会挑战大明。只要大明不主动投降,耗下去早晚都能取得胜利。泰西已经没有机会了。拿破仑已经彻底放弃了对泰西诸国以及新罗马的期待。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大明伯爵封臣。所有本来就心向大明的泰西人和胡人,看着大明这种全面的大盛世姿态,都是满怀的激动和兴奋以及自豪。大明与泰西诸国不一样。大明的繁荣是持续的,而不是泰西诸国那样的暂时性的。显然是因为大明人更加优秀,显然也是因为大明皇帝、朝廷、制度、官员都都比泰西诸国更好。全面明化乃至加入大明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今日的宴会开场之后,到了自由活动环节的时候,有宫廷的仆人过来找拿破仑,通知他皇帝要召见他。拿破仑听到消息明显一愣。自己一个普通的泰西伯爵,竟然有机会单独面见大明皇帝?而且还是皇帝亲自召见的?这是完全意料之外的情况。不过拿破仑当了十几年大明伯爵,已经习惯了大明的礼仪和制度。不过就算是不熟悉,面对大明皇帝的召见,也不可能会拒绝的。拿破仑马上带着忐忑和疑惑跟着仆人进了皇帝的休息室。一同受到召见的还有拿破仑的邻居亚当斯父子,也是大明伯爵藩属国的君主。约翰·亚当斯已经八十五岁了,已经提前将伯爵和君主的位置传给了儿子昆西·亚当斯。不过大明皇帝登基大典这种大事,约翰亚当斯只要还能动弹,就跟着儿子一起来到了应天府参加。拿破仑见到大明皇帝陛下,也就是当初在西洋海角见过的大食亲王殿下,此时心中满怀着复杂的感慨之情。自己可以说是被对方坑了。对方当初明里暗里的对自己的怂恿和鼓励,可以说是让自己最终决定“造反”的重要推手。对方怂恿自己造反,但却不允许自己取得全面的成功。如果大明不插手,自己当初制定的自行车战术,很有机会一波冲锋直接拿下整个殷洲英法殖民地。可惜大明提前在殷洲布了至少二十万部队,自己的计划不可能完全实现。大明最多只允许自己从英法殖民地上割下一小块来独立,那是对大明而言最有利的情况。最终的结果确实如此。不过,自己从一个法国的高级将领,变成了大明的实权封臣,一个藩属国君主,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了。无论是在当初的法国还是在现在的法国,自己都已经不可能再获得实际的封地了。自己通过造反从纯粹的臣子变成了半独立的封建君主。这种身份上的进阶也确实成功了。亚当斯父子的心情同样复杂,同样是最初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但是身份也确实完成了根本性的转变。现在大小也是个世袭的君主了。虽然不是独立的国家君主,但大明的藩属国胜在地位稳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