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空母舰之中,有五艘是卡着条约规定的标准建设的,满载吨位都是两万八千吨。最后一艘略小一些,满载两万四千吨,也是在今年年底刚刚服役。这些主力舰总吨位四十万零八千吨,战列舰总计二十四万吨,航空母舰总计十六万四千吨。按照海军条约的规定,泰西各国拥有三十二万吨的主力舰份额。另外拥有八万四千吨的航空母舰专用吨位。与此同时,条约还规定,可以将上级战舰达到吨位份额用于建设下级战舰。航空母舰是排在战列舰下面的。英国人在纳尔逊的强烈支持下,拿出了八万吨的主力舰吨位去建设航母。目标是保持战列舰和航母的数量相同。纳尔逊当然是绝对支持航母的,但是却没有做出全部建设航母的决定。纳尔逊自己,以及英国海军和政府的保守派,都仍然不敢把注完全压在航母上。自条约签署之后,英国人保持一年开工两艘的速度,持续更新建设新式主力舰。到目前总共用了八年半的速度,在今年年底完成了全部主力舰的造舰计划。最后一艘战列舰和最后一艘航母,都是在为了国王的加冕典礼提前服役的。与此同时,英国以前保留下来的传统战列舰,战后建设的实验性质的早期无畏舰,以及用巡洋舰改装而来的测试性质的航母,都按照条约规定在陆续完成了退役拆解。现在这十二艘主力舰,就是英国现在的所有主力舰。主力舰队的前后方,是总计二十四艘巡洋舰,其中差不多一半这几年完成的新式巡洋舰,剩下一半是以前保留下来的状态较好的老舰。英国的新巡洋舰吨位在八千吨左右,旧巡洋舰普遍不超过六千吨。传统的装甲巡洋舰,已经作为老师主力舰全部拆解了。英国的巡洋舰更新尚未全部完成,因为老巡洋舰现在还勉强能用,主力舰才是决定海军地位的。巡洋舰的外围,是总计四十八艘艘各型驱逐舰,同样是半新半旧的规格。新的驱逐舰略大一些,满载排水量一千八百吨左右,旧式的驱逐舰较小一些,通常只有一千吨上下。最后还有十六艘潜水艇。这些总计一百艘战舰已经是英国海军的绝大部分作战舰艇了。为了乔治四世的加冕典礼,英国人把几乎所有的作战舰艇都召回了本土。在西南墨洲的殖民地和美利坚的殖民地,都只有一些格外老旧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在巡逻了。乔治四世乘坐一艘新式巡洋舰,在一排排战舰中间穿行。来到主力舰区域的时候,站在甲板上的乔治四世,一眼望到了总共的十二艘主力舰的位置。乔治四世顿时就想到了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海军的主力舰队伍是一眼望不到头的。乔治四世心中顿时就有些遗憾:“我们的主力舰比世界大战的时候少太多了,那时候联合王国至少有三十艘以上的主力舰……”守在乔治四世身边的首相詹金逊,听到国王的感慨就非常贴心的解释说:“陛下,世界大战时期的主力舰,吨位最大的可畏级也不过一万五六千吨。“大部分更老的主力舰,其实都只有一万四千吨左右。“我们现在的战列舰,吨位已经达到了四万吨,新式的航空母舰也有两万八千吨。“现在的十二艘主力舰,单纯的核算吨位就有了四十万吨。“就算是全部折算成可畏级也有二十五艘的数量了。“如果折算战斗机,那差距就更大了,现在的战列舰都是三百六十毫米火炮,至少二十五节航速。“打以前的老船,一艘能顶好几艘。“所以如果单纯算战斗机,现在的王国海军比当时要强大的多。”乔治四世这么一想也对,心情顿时又变得愉快起来了。检阅船队穿过英国海军自己家的舰队,就抵达了来访各国的舰船所在的位置。大明安排了两艘四万吨的战列舰,没有安排航空母舰参加。法国、普鲁士、露西亚、奥地利、意大利、奥斯曼、西班牙各派出了一艘四万吨的战列舰。这些战列舰与英国人自己用的战列舰,在舰体设计略有不同,但是武器高度类似。基本都是按照大明的四万吨战舰的图纸改出来的。全部都是三座三联装三百六十毫米主炮,前二后一的标准布局。英国、法国、西班牙这种国家,有自己的海军设计经验,自主设计的成分比较大。自主设计生产的设备也更多,主要进口了大明的轮机和主炮等核心设备。露西亚、普鲁士这种传统内陆国家,海军设计经验比较少,更多的使用了大明提供的原版设计。他们使用的大明生产的配件也更多,本国主要生产了战舰本体的结构框架和常规设备。奥斯曼的战舰,完全用大明的图纸生产的,全部采用了大明进口的配件和材料。本国只承担了舰体的建设,完成了一道来料加工手续。实际上,这对于奥斯曼而言,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大明真的是手把手带着他完成了一艘现金的战列舰的实际建设。法国和英国一样,已经完成了主力舰更新计划,将四十万吨主力份额全部换成了新式战舰。露西亚、普鲁士两国的经验更少,建造速度稍微慢一些,船厂还有最后两年开工的几艘战舰在建设。西班牙、奥地利、意大利、奥斯曼等国家,已经事实上放弃了用完全部主力舰吨位的计划。各自完成了四到六艘四万左右的新式主力舰,剩余的主力舰吨位用老舰来凑数。不过四国口头上并没有表示放弃完成造舰计划。葡萄牙放弃了四万吨战舰,采用大明的图纸建设了两艘三万吨的高速战列舰。荷兰、丹麦、瑞典三国,向大明采购了一艘两万吨出头的轻型战列舰。摩洛哥这个名义上的独立国家,获得了一艘大明赠送的老式战舰,同时出钱请大明改成了无畏舰。这五国也把自己的最强的战舰派到了英国,来参加乔治四世的加冕阅舰式。这样现场总共就有十四艘外宾带来的主力舰,这个数量比英国自己的主力舰还要多两艘。目前的海军体系内,英国人格外的重视航母,搞出了“六战六航”的主力舰队。而其他国家的海军仍然是战列舰占多数。前几年财政状态最好的普鲁士和露西亚,也就是准备把八万四千吨的航母专用吨位用完,建设三艘两万八千吨的舰队航母而已。三十二万吨的主力舰吨位,将全部用来建设高速主力舰。在主流的海军思维之中,战列舰的地位仍然在航空母舰之上,所以航母可以用战列舰的吨位。英国也不否认这一点。所以,各国外出参加别国国王的加冕典礼的战舰,仍然都是安排本国最好的战列舰。乔治四世的坐舰穿过这片舰队的时候,船上的乔治四世本人就忍不住幻想:“如果这些战舰也都是我们的就好了……”不过幻想只是幻想,就算是这些国家把这些战舰送给英国,现在的英国也会觉得养起来都费劲。海军条约约定的海军总吨位,实际上差不多就是英国最合适的海军吨位了。没有足够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也就没有足够的税金收益,支持英国去建设和维持庞大的舰队。也没有足够的海外利益需要足够的庞大舰队去保护。英国的阅舰式一直持续到了下午。检阅舰队返回军港,受阅舰队也在纳尔逊的指挥下,分头归港或者前往驻地。英国国王乔治四世,以及来参阅的各国王室、政要、名流,再次一起返回伦敦。乔治四世再次举行了一场针对这些贵客的大型宴会。各国代表的战舰和客船,本来的最终目的地都是大明京师应天府。英国也已经准备好了前往大明的使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