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现在也不是特别的失望,所以慢慢的点头:“这几年先把航母的基本应用训练好吧,既然战列舰会相对长久的存在,那么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会真正退出战场和现役呢?”朱靖垣现在已经心里有数了:“第三个阶段,是航母编队打击能力的全面升级。“航母或者航母必不可少的护卫舰,要有近距离威胁战列舰的能力。“意外与战列舰遭遇的时候,要有至少一种能够立刻释放出来,迅速命中到战列舰身上,并能够将其摧毁的武器。“这样的航母编队即便没有战列舰护航,也仍然能够与战列舰正面近距离对抗。“最起码能够互相摧毁,或者说两败俱伤。“这样战列舰就彻底失去了不可替代性,是否继续建造战列舰完全取决于成本,以及其威慑力是否还有切实的残留。“而战列舰的成本是极其高昂的……“所以,如果我们的竞争对手发现战列舰已经没有价值了,没有继续建造战列舰,那我们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建造了。”朱靖垣停顿的这一瞬间,旁边的朱仲梁下意识的追问了一句:“这种武器不是鱼雷吗……额,不对,鱼雷不够迅速……而是……导弹!”朱仲梁想到那种武器是什么了,导弹啊!世祖皇帝留下的册子上面,虽然没有直接说过那种武器与战列舰淘汰之间有什么关系,但是朱靖垣这么一捋,就一下子清晰起来了。航母并不能独立淘汰战列舰,导弹也不能独立淘汰战列舰。但是两者配合起来,形成的现代航母加导弹巡洋舰(驱逐舰)的作战体系,完全覆盖了战列舰代表的传统炮舰舰队的作用,关键是效率要好很多。战列舰没有被某个新武器、新舰种直接对位取代。他在新的体系中失去了不可替代性,自然也就没有人会继续建造了。朱靖垣说到这里的时候,就想到了一个咋听很扯淡,其实也有一定道理的逻辑。二战结束之后,英法最终没有保留战列舰,前卫和让巴尔都是刚建完就拆了,美国也最终将所有战列舰退役。这种选择的直接原因是他们的对手红色露西亚没有战列舰。那时候航母已经能够夜战了,导弹也已经基本成熟了,战列舰的作战价值已经没了。最后的意义,就是持续上百年的大舰巨炮时代的影响力。战列舰在普通人的心目中仍然是强大的象征,也就是威慑力仍然存在。如果毛子当时真的把自己战列舰建造出来,英法这俩泰西扛把子多半会打肿脸充胖子。英法应该会继续保留前卫、乔治五世、黎塞留、让·巴尔这些新锐战列舰。美国更加会继续维持更长时间的现役战列舰编队。反过来也是一样,钢铁慈父和设计团队确定24型战列舰的设计指标的时候,最初是按照对位蒙大拿的标准来的。钢铁慈父和情报人员判断,蒙大拿的停建只是世界大战导致的,战争结束之后,美国人可能会继续建造蒙大拿。与此同时,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法也在继续建造战列舰。钢铁慈父以为他们是在造更新锐的战列舰,比如说什么阿尔萨斯以及狮子之类的东西。但是后来更加准确的情报显示,英国人造了个装老奶奶假牙的前卫,法国人只是把战前剩下的让·巴尔完工。于是钢铁慈父就降低了24型战列舰的标准,从对位蒙大拿改成了压制衣阿华,吨位被限制在了七万五千吨。他们认为衣阿华级拥有九门十六英寸主炮,十九英寸的主装甲带和三十五节航速。由于目标仍然过高,直到53年钢铁慈父离世,24型战列舰都没有正式开工。红色露西亚的新领袖玉米帝,在海军上的思路与钢铁慈父明显不同。玉米帝确定战列舰本身已经没有意义了,就是慈父的面子工程,造出来也是摆着当样子。本身就反对慈父的玉米帝当然不会继续建造包括战列舰在内的传统火炮战舰。于是24型战列舰的设计直接取消,半成品的82型巡洋舰在55年直接拆毁,68改型火炮巡洋舰未完工的四艘也直接取消拆毁。另一边,英国的前卫54年退役,60年拆毁,乔治五世、约克公爵、安森、豪四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都57年到58年出售解体。法国的让·巴尔在55年才最终完工,到57年就直接转入了预备役,黎塞留也在56年转为训练舰当宿舍用,58年转入后备役。美国的衣阿华级战列舰的最后两艘,五号舰伊利诺伊号、六号舰肯塔基号,在战争期间没有建成,但是也没有拆解,直到58年才最终决定解体。四艘完工的依阿华级战列舰,也在58年全部完成编入预备役,并被封存在港口。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未完工的三号舰夏威夷,也拖到了58年才拆解,完工的阿拉斯加和关岛也拖到了60年才最终解体。这些大型火炮战舰,他们的退役、出售、拆解当然是受到很多代原因影响的。不过其中根本的原因,显然是航空母舰和导弹时代到来,让她们失去了实际作用。同时,红色露西亚不准备继续建造战列舰,可能是相关决定被做出来的重要契机。这两个原因,一个是必然,一个是偶然。如果玉米帝继续坚持建造战列舰,就算是只是放着半成品的战舰项目不停止,欧美各国的战列舰多半也会对应的继续保留更长时间。钢铁慈父的去世,代表着一个时代结束了。第371章 气体扩散与离心机“航母和战列舰的事情我心里有数了……”朱仲梁听着朱靖垣的描述,对照己对世祖遗篇的理解,对海军舰艇体系的变化趋势有了基本判断,然后开始确认另外一个问题:“对了,白天公开讨论的时候,我们说到了电炉炼钢相关的技术,能推动飞机的涡轮发动机更快成熟。那么能不能提升原子能武器研发的速度呢?”朱靖垣自己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原子能武器研发和生产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就是铀浓缩技术。铀有三种同位素,铀238、铀235,铀234,类似氢的氕、氘、氚三种同位素。能够形成链式反应,可以用于裂变武器的是铀235,但是铀235只占天然铀的0.72%。剩下的99.275%的都是无法用于制造裂变武器的铀238,还有0.005%的铀234。铀的化合物中的铀元素,也都这三种同位素同时存在的。要用铀235制作原子能武器,就要把铀235从海量的铀238中分离出来。这个分离铀235的过程就是铀浓缩。浓缩后得到的高浓度的铀235用于制作原子能武器。中低浓度的铀235用于建设核动力发电站。剩下的以铀238为主的残渣,也可以用于制作炮弹,也就是所谓的贫铀弹。贫铀弹这个名称其实并不准确。贫铀弹不是只有少量的铀,而是只有极少量的铀235,绝大部分都是铀238。在朱靖垣的记忆中,分离铀235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气体扩散法。首先建设专门的化工厂,将铀矿石转化成六氟化铀——铀的一种气态化合物。然后用类似网筛的过滤膜,把含有铀235的六氟化铀筛出来,再将其还原成纯金属铀。另一个方法是离心法。把六氟化铀气体通入离心机中,用离心机把更重的含有铀238的六氟化铀甩出去。相对而言,离心法效率更高,耗能更低,上限也更高。但是对生产工艺有较高的要求,高速电机和高速离心机都是需要攻克的难点。朱靖垣上辈子早期的原子能工业,基本都是以气体扩散法为主。一直到六十年代的时候,离心式铀浓缩才作为第二代浓缩技术,逐步成为了主流。现在朱靖垣把五六十年代的电炉电钢和电渣重熔钢提前拿了出来。高速电机的转子和离心机的轴承都有了着落。朱靖垣在心中盘算了一下,向朱仲梁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