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自己的奴隶军团分散开来,以每一个百户的一百人为一个单位。以露西亚人建设的河滩镇为起点,向南北两个方向探索和定居。每个单位之间拉开一公里距离,寻找合适的位置建立自己的村庄,开垦土地种田。这一下子铺开就是一百多个居民点,每一个居民点都未必比对面的河滩镇小。关键是直接形成了一道长度一百多公里的边界围墙。而且,黑公爵可不只是黑忠诚一个。在接下来的小半年里面,会有其他黑贵族带着奴隶陆续抵达。他们会按照同样的规则,在黑忠诚的“黑围墙”两端,继续向南北两侧延长。六七个黑公爵的奴隶铺开之后,就能形成一道上千公里的“黑墙”。从南方的热带雨林,一直延伸到北方的沙漠之间。整个大草原就被这堵黑墙分割开了。最高级的黑公爵,是墨奴军团的真正精锐,勉强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其他的小规模的黑贵族,带领的奴隶族群抵达之后,就会在黑墙的背后开荒。露西亚人看不到以后的变化,但是黑忠诚现在的操作,已经让他们惊呆了。他们也能够想象得到,如果有更多的黑贵族,能够把整个草原一分为二。以后露西亚人就像是想要绕后开荒都不可能了。伊万诺夫难以理解,大明人怎么让这些奴隶自己管理自己,还管的颇为成功的?黑忠诚和伊万诺夫,双方都在警惕对方的同时,也都没有忘了更重要的事情。双方在安稳下来之后,都马上安排人手,把这里情况向后方报告。这里是热带大草原的深处,目前大部分区域都还在探索之中。没有公路和铁路,也不可能有电报线,甚至连准确地图都没有。双方都只能安排小规模的骑兵回去送信。即使双方的探索部队的后方,其他的更多更大的居民点,也未必有电报设施。距离河滩镇最近的露西亚能用的电报设施,在露西亚和普鲁士的内陆联军指挥部里面。历史上的墨洲的乍得湖,现在被露西亚和普鲁士两国命名为波罗的湖。这个湖泊现在是两国殖民地边界的一部分,指挥部就在这个湖泊的西南部。露西亚和普鲁士殖民地当局,正在合力围剿这片地区的富拉尼人和博尔努王国。博尔努帝国是墨洲西部一个古典王国,已经在这里持续存在了上千年。富拉尼人是博尔努王国内的重要族群,他们的宗教领袖奥斯曼·丹·福迪奥,曾经被博尔努王国的老国王任命为王子的老师。然而太子不怎么喜欢这个老师,继位之后就把自己老师赶走了。福迪奥召集拥戴他的信徒,发起了圣战,攻破了首都,把新国王给赶走了。国王属于达拉塔瓦人,被赶出首都之后,向本族的教长加涅米求援。加涅米也召集族人,为国王征讨福迪奥。按照原本的历史,双方将在1808年,也就是这一年发生大战。加涅米战胜福迪奥,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然后在三十八年之后,加涅米的儿子处死国王,自己建立了新王朝。加涅米属实墨洲活曹操。在这个世界,富拉尼人和达拉塔瓦人打起来的时候,露西亚和普鲁士当了渔翁。露西亚和普鲁士,为了彻底掌控内陆高原,彻底摧毁博尔努王国,提前准备了很久。专门在这里建立了军事后勤基地,布设了从海岸到湖畔指挥部的电报线。确保指挥部和墨洲海湾的圣彼得堡的联络通畅。而这个位于波罗的湖旁的联军指挥部,与河滩镇的直线距离超过七百公里。途中没有完善的驿站和道路,只有零散分布的居民点,没办法搞“六百里加急”。报信的骑兵轻装简行,在中途的居民点补给换马,连续跑了十天才到。结果这队骑兵赶到指挥部之后,发现这里的局势一片混乱。军营内外到处都是大批量的墨人。当然,不是联军溃败了,不是指挥部被墨人攻破了,而是联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两个族群的宗教领袖和国王投降,露西亚和普鲁士彻底征服了这片土地。少部分墨人贵族接受两国的册封,成为两国的低级贵族。但是大量的墨人士兵变成了俘虏,和大量的平民一起直接变成了奴隶。他们被拴着双手,由普鲁士和露西亚的士兵押解着,离开这片生活了数百年的土地。他们将会成为露西亚和普鲁士移民的奴隶,为他们开垦土地、建造房屋。报信的骑兵在人群中跑了好久,才终于找到机会把消息送进指挥部的电报室。如果不是专门提到涉及到了大明,这封电报现在可能发不出去。电报室正在抓紧时间收发作战指挥官和后方的消息。第333章 又是一个新的时代。露西亚皇帝尼古拉一世,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这时候都在墨洲。两人现在甚至正聚在一起。在两国墨洲殖民地的交界处,位于普鲁士殖民地的一侧,一个河流入海口内的城市。原本历史上的尼日利亚卡拉巴尔城,现在被更名为新柯尼斯堡。两个国家的统治者聚在一起,看着前方的军队传来的消息,心情都非常的振奋和愉快。“真的太好了,我们终于解决了这伙烦人的土著。”“新德意志和新露西亚的未来一片光明!”威廉非常开心的下令,首先向前线发送消息,嘉奖所有的将领和士兵。然后组织一场庆祝宴会,邀请尼古拉皇帝参加。尼古拉让自己的人,也向前线发送类似的消息,然后非常开心的表示了宴会邀请。所有人都非常的开心。普鲁士和露西亚的殖民地紧密相邻,内陆最主要的土著敌人都是同一个组织。双方为了处理内陆的土著,展开了全面的军事合作。双方以后也许会因为边境摩擦而产生矛盾。但现在的双方的主要目标都是开拓,而不是在现有存量上竞争。就算是竞争,也是在内陆地区的探索上竞争,而不是已经大致确定的海岸边界上争执。所以双方目前的合作是非常愉快的。朱靖垣分给露西亚的墨洲殖民地,让露西亚人欣喜万分。那是原本历史上德国人的喀麦隆,以及喀麦隆内陆的中非和乍得的部分地区。朱靖垣分给普鲁士的墨洲殖民地,那就更让普鲁士人欣喜若狂了。朱靖垣当时说,这里可能有煤和石油,然后普鲁士人就去勘探,结果真的找到了。普鲁士本土缺少石油,这里有石油!他们还在这里发现了铁矿!而且品位还很不错!普鲁士本土缺少铁矿,这里正好也有!其实这块殖民地,就是后世的尼日利亚地区,石油储量全世界第十名。铁矿虽然不算很多,但也是德国本土的好几倍。这块殖民地直接补全了本土缺少的重要工业基础资源。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激动的决定,将这块殖民地命名为新德意志!这是当初朱靖垣的建议。威廉三世以及朝廷群臣,都发自内心的认为,跟大明合作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加入英国人的反明同盟,就是个巨大的错误。大明向普鲁士出售了一支现有舰队,都是舰体状态还算不错的半新舰。大明帮助普鲁士掌握了主力舰的操作以及维护技术。让普鲁士有舰队可以往来本土与殖民地,可以守护通往殖民地的航线。还组织国际联盟,建立墨洲西海岸港口联盟,让所有殖民地港口互相开放。还规定了国际海峡制度,让英法不得以任何名义封锁英吉利海峡。这样普鲁士前往殖民地的海上航线就完全畅通了。在世界大战之前,普鲁士名义上搞到了东墨洲的一块殖民地。但是普鲁士根本没有能力去保护这块遥远的殖民地,也没有拿出精力去开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