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大明的男人都是更加重感情,更加在意家庭,更加注重责任和义务。他们只跟自己家里的女人在一起,而大明的女人也喜欢留在家里相夫教子。哎,大明的家庭才是真正和谐美好的家庭,泰西的家庭和男女关系都是扭曲的。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有了稳定和谐的家庭,才有繁荣富强伟大的国家。幸运的是,大明来到北殷洲了,在这里建立了属于大明的东夷国。在大明的带领下,东夷国一定会慢慢变成明式的国家。要是能嫁给大明军人就好了……在东夷半岛上的十几个县,在北方几百公里外的纽约长岛,各个县和比较大的镇上,类似的情况开始接连不断的发生。翻译们换上了制服,开始跟着陆续整备完成的部队配合,前往下属各县和村镇驻扎。他们将在各个县推行类似的民兵改组和训练。在部队和训练中发号施令的大明基层军官们,让周围泰西女性群体中产生了普遍的向往。比艾丽卡更加大胆和直接的女性也有,但是大明本土和皇庄士兵有着极高的纪律性。基本都和李青松一样,端住了自自己的架子,对这些女性敬而远之。第247章 传真新时代大食国,流沙城,第二实验室,也就是机械实验室。一台看上去颇为复杂的机器摆在工作台上,后面连着几根粗大的线缆。机器内部发出一阵阵有些奇怪的声音,一张摆在铜板托盘上的纸片慢慢吐了出来。郑复光小心拿起铜板看了一眼,然后转到身边的朱靖垣的身前:“殿下,反应已经完成,效果只能说是非常好,速度也非常快,清晰度可以接受。“您的这个算法真的太好了,以后为报纸提供的照片,以及重要的而文件报告,都可以直接发‘传真’了。“传真理论上是完全同步的,发动和接收方的信息完全相同,甚至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朱靖垣拿起那纸片看了一下,那上面是京师工部衙门的一张黑白照片。乍一看就是一张普通照片。但是放在眼前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那些图像不是整体的,而是一个个的小点组成的。不同的点的颜色深度不同,最终汇成了一副颇为逼真的相片。点阵式图像传真。朱靖垣的新发明。京师工部完成的原理探索和实际验证,完成原型机制作并且实验成功后,将资料发给了大食国的机械实验室。机械实验室制作出同样的机器,然后与大明京师工部连接,接收了这份照片传真测试。这个世界原来已经有传真技术了,但是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而且成本较高。显像技术是类似照相机洗照片的化学模式,传输和印制的是整个画面的所有内容。除非是特别重要的信息,必须要传送图像的时候才会用。比如朱靖垣在西洋海角第一次露面的照片,就是用传统传真发回到泰西各国的报社的。虽然朱靖垣很疑惑,为什么自己的照片能算得上格外重要的信息,但是他们确实是那么干的。其他的普通的信息,基本都是发文字电报,用文字说明问题。朱靖垣提供的“点阵式”设计,历史上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将图像和文字分成点阵之后,实际需要传送的数据量降低了。最关键的是,可以将复杂的带有人类智能信息的复杂的图像和文字,变成了简单而有规律的机械数据。将机械数据转化成电信号,就能通过电缆直接发送到世界的另一端,再用类似的设备复现出来原有形态。点阵化技术,是传真设备真正普及的基础,也是后代各式自动化打印机的基础。甚至是所有后续文字图像设备的基础技术。点阵式的设计,贯穿了整个传真时代,以及整个信息时代。从现在开始,在朱靖垣能够想想的时代,这种设计都不可能过时。自己上辈子看到的所有信息,只要是印刷出来或者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内容,基本都是通过点阵化的方式处理的。朱靖垣上辈子知道的最流氓的专利就是“通过点阵在液晶屏幕上显示文字和图像”。朱靖垣看着手中的照片微微点头:“图像的问题就这么解决了,可以由此引申出文字的处理和传输。“按照一个标准,将常用汉字点阵化。“文字比图像简单太多了,可以用非常少的点表示出正确的文字。“以后发文字传真的成本应该能够进一步降低。“用电信号传输文字点阵数据到另一端,在另一端直接把文字打印出来。“这样就不用电报员手写了……不用……额……”朱靖垣的话说到这里,自己就已经发现了问题。朱靖垣经常看到的电报,都是电报员直接手写出来的文字,而不是打印出来的内容。朱靖垣下意识的觉得,这是电报员接收到了电码之后,翻译的电码的同时手写出来的。所以朱靖垣下意识想到,有了文字点阵化传真之后,将文字传真成本降下来之后,就可以不让电报员人工翻译了。将传真信号直接接到打字的机器上,让机器直接按照信号把内容打印出来。然而,用电码加翻译首先是为了加密。然后,就算是能做出机械计算机来直接解密,这个时代也没有能直接打印汉字的机器。最后,就算是有打印汉字或者其他文字的机器,也不是点阵式的。传统机械打字机本质上其实是个即时性的活字印刷机。本质上都是用一个个的单字印章去印字。将汉字点阵标准化,实际上是到了计算机时代,甚至是把激光照排出现之后,或者是显示器做出来的时候,才会出现的高级需求。在此之前单纯为了打出文字来,并不需要搞汉字标准点阵。除此之外,这个联动方案或者说设想本身,这种在后世看来理所当然的规划,在当前这个时代看的话,每一个环节都是异想天开,同时有都是老大难的问题。将这些设备联动的起来的系统难度且不说,单就自动打字机本身就存在巨大的困难。大明不流行打字机,不只是大明文人更喜欢写字,也是因为汉字打字机太难制造。泰西各国朝廷和大型企业之中,在最近十几年已经基本普及机械打字机了。泰西大部分国家都在使用字母文字,通常总共只有二三十个字母。每个字母做到一个金属条上,一个金属条连接上一个按键。就像是钢琴按键,按下一个按键,对应金属条抬起。金属条的头部,将色带在白纸上砸一下,就能像印章一样印下一个字母的图案。二三十个字母,二三十个按键,二三十个金属条就能解决打字机问题。字母文字的打字机结构原理就是这么简单,成熟的打字机甚至可以做成“便携”的。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个单字实际上相当于泰西各国多个字母组成的单词。常用汉字也有数千,标准汉字有好几万,如果将各种异体字也算上,没人知道有多少。就像泰西各国的单词数量也是非常庞大,而且还在不断增长。这些汉字就算是筛选常用字,也没办法和泰西字母那样简单做到打字机上。在朱靖垣上辈子的历史上,汉字无法简单制作打字机,曾经是某些号召放弃汉字,改用拉丁字母拼音文字的一个理由。这件事情让当时的欧美文化人嘲笑,画了各种漫画来嘲讽。这可能让某些时代的大师们感觉自卑了。不过这个世界的大明人似乎并不在意这个事情。独树一帜的汉字,更加能够体现大明文化个性的与众不同。丰富的含义和用法,能够作为艺术的书法,都是泰西知识分子高度推崇的。就算是偶尔有人在机械打印上批评汉字吧不方便,也不需要大明人自己去辩解和对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