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认为是女装,但是这个时代的人,并不会这么认为。他们会理所当然的接收这种搭配。这就是自己的社会实验第一阶段得出的初步结论。那么接下来自己应该怎么做,怎么继续引导,往哪个方向引导呢?朱靖垣心中思考着这些事情,再次拿起了夏尔王子的照片。自己是否应该回复他,这种风格的衣服要比较纤瘦的体型穿,差更加的有魅力……再让楚玉强专门找一些瘦弱纤细的泰西男孩,穿这种搭配的服装去拍照,去登报纸做广告。诱导夏尔王子这个顶级贵族往这个方向发展,再找些大明影响的泰西文人在泰西民间配合宣传。这种服装设计符合泰西贵族传统,所以泰西人的抵触心理会很低。自己是在这个贵族服装设计的基础上,宣传瘦弱纤细的喜好。应该在很长的时间内,他们都不会发现这其中存在恶意。这样持续宣传十几年,洗脑婴儿潮中诞生的这一代人。如果效果好的话,应该能让十几年后的泰西男性,以现代女性化的特征为荣。与此同时,在泰西宣传女性独立,宣传泰西女性也应该穿裤子。最后把自己的资本家套装卖给泰西女性?第175章 奢侈品的诞生朱靖垣看夏尔王子的信和照片之前,其实就已经看过楚玉强发来报告了。朱靖垣已经知道巴黎发生了什么。那些衣服,自从夏尔王子在新年宴会上穿过之后,马上就打开了巴黎的顶级贵族市场。楚玉强的服装店马上就被巴黎的贵族们踏破了门槛。但是楚玉强的商行最终只卖了十套衣服。不是做不出更多的衣服,皇家成衣商行有大量的工匠,可以帮着接受更多的订单。但是楚玉强准备尝试一种比较特殊的经营思路。在前往泰西大陆之前,在西洋海角和返回大食国的路上,楚玉强就跟朱靖垣讨论过的思路。楚玉强认为朱靖垣创造出了一种新类型的商品。一种市场价值远远超过其制作成本的商品。首先是朱靖垣这位大明亲王设计的名义。然后是这些设计本身具有的独特风格。最后找夏尔王子等泰西贵族配合打开高端市场。朱靖垣看着楚玉强的分析就马上知道,这其实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奢侈品。自然形成的传统奢侈品,绫罗绸缎锦衣和金银珠宝首饰,其原料和制作成本本来就非常的高昂。这些奢侈品并非是主动的限制销量和价格。但现代奢侈品则不然,他们实际原料和制作成本,远远不能匹配其市场价值。是在设计、制作、宣传过程中,额外赋予了超额的市场价值。当然,对这些商品,可以批量生产,大众化销售,逐步把价格降低到普通人能接受的程度。但是楚玉强试图持续保持这种商品的极高附加价值。夏尔王子的那套衣服,被楚玉强标定为大食商行最高价格的服装,全套定价一万大明银钞。按照购买力折算差不多一百万人民币。这放在现代奢侈品定制服装里面,其实也不算是特别离谱的级别。但是在这个时代绝对是超规格的。全手工定制,在后世也许是高档的代名词,但在这个时代仍然是普遍现象。因为大规模的成品服装市场还没有形成。高端和低端的差距,无外乎材料和裁缝的等级而已。朱靖垣这些衣服造型极端简约,制作成本本来就比传统服装要低,但是标出来的价格反而高的离谱。正常情况下,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在里面,没有人会花这么多钱买衣服。如果楚玉强是要钱的,夏尔王子都未必会买。楚玉强的商行对外表示,夏尔王子的衣服是大食亲王殿下的私人礼物,同级别的服装以后不会再出售。甚至夏尔他爹路易十六也买不到。楚玉强声称他们使用的一种特殊小羊驼绒的材料有限,做不出更多的同级别衣服来。不用担心没有人买,因为他们根本不卖。夏尔王子的那套衣服理论上是唯一的,同时也是唯一被名义上定价一万银钞的东西。楚玉强出售的十套衣服,是看上去款型与夏尔王子的非常类似,但是名义上整体降低了等级的服装。比如说羊绒风衣从小羊驼绒换成了特级双面山羊绒的。虽然仍然是高级材料,但是可以量产的材料。价格当然也降低了,一整套下来只要两千银钞,相当于二十万人民币,一个月限售十套。最先赶到的几个巴黎顶级贵族毫不犹豫的定了一套。去晚了的都颇为懊恼,但是马上预订了下个月的名额。大明的大食亲王亲自设计,专门送给法国王储的衣服款式,这里面的噱头实在太足了。很多闲的没事干的富裕贵族就追求这个。不过是两千大明银钞而已。如果他们愿意退而求其次,可以和其他的普通贵族,以及大工厂的东家们,在别处买到类似的衣服。大明皇家成衣商行,有一千银钞一套的同款,而且是不限量的。衣服的材料和制作水平都非常接近。只不过不是大食亲王自家商行直接售卖,金属纽扣上没有一个篆体的“明”字纹。其实两边的衣服可能是同一帮工匠做的。那扣子其实没什么特殊的,其实只是一种新设计的扣子,本来是准备送到店里正常用的。楚玉强相中之后就买断设计,成了大食商行的专属标志。最终售卖的价格差了一倍,结果顾客都觉得理所当然。与此同时,成衣商行还有更多的不同等级的服装,真正的给普通的泰西精英阶层准备的服装。价格一百银钞到一千银钞之间,分成了五个不同的档次,使用不同档次材料和不同的定制级别。泰西大陆的普通精英阶层,从公司职员到经理、掌柜,从私家侦探到报社编辑,都能够买到合适的。他们以前穿的泰西传统正装,本来也需要几十银钞的价格。现在需要置办新服装的人,与其继续穿传统泰西正装,不如稍微添点钱买大食亲王设计的新式正装。夏尔王子能穿着参加新年宴会,我们当然能当正装穿着工作。于是,一股换新衣的风潮,从贵族到普通精英阶层之间,都悄然蔓延开来了。楚玉强准备尝试留在新奢侈品的市场上,但并不准备让大明放弃正常的服装市场。大食商行的自己人手太少,根本掌握不了这个大众市场,所以就直接交给皇家成衣商行了。否则,巴黎原有的服装商行和裁缝们,会迅速吃掉这块真正的中坚市场的。在楚玉强抵达泰西之前,就有裁缝在贵族的要求下,尝试仿制过的服装。但是当时只有朱靖垣的裤装整体照片,没有裙装和具体的设计细节,所以裁缝们才不得要领。现在贵族可以拿到样品了,裁缝们学起来就是时间问题了。这些裁缝如果拿到高价的订单,如果有使用高级的材料,制作出的东西未必不如大明的两个商行。但可惜的是,他们是法国人,所以只能去捡最低级的市场。实在买不起明制服装,也想要凑热闹的阶层。只能卖低端仿制品。朱靖垣看着楚玉强的详细报告,忍不住在心中感慨:看来法国的有钱人还是挺多的,其他的奢侈品市场也可以搞一搞。用高附加值商品从发展中国家剪羊毛,也是后世发达国家维持“发达”的典型手段。奢侈品对真正的有钱人而言,是你情我愿的事情。但对中产阶级就是强制阶层税。对底层而言是智商税。朱靖垣觉得楚玉强搞的品牌意思不错,以后自己这个商行的衣服上都打个“明”字。用篆体,有学问的大明人才能看的懂,泰西人能看懂的就更少了。但是可以作为宣传介绍的点。这叫内涵。朱靖垣又看了一遍楚玉强的报告,然后亲自写了封简单的回复电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