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妾绝对不是奴仆。无论丈夫还是妻子,都不能随意打骂,更加不可能发卖和赠送。杀死妾当然也会按照杀人罪判罚。只是,在仁武朝之前,在大部分情况下,很多名义上的妾,本质上只是奴仆。男方年龄不到四十岁,或者妻已经生了儿子,这时候再纳的妾都是非法的,进来都是奴仆身份。或者男人声称是妾,但是没有官方文书,在法律上仍然被视为奴仆。甚至本来就是批量买回来的贱籍乐户,养在家里娱乐或者专门送人用的乐女。这种实际的环境,导致了很多人有了妾的地位等于奴仆,可以随意转让甚至发卖的错误认知。不是妾的地位等于奴仆,而是很多奴仆在借用妾的名义,这样说起来好听一点,让主仆双方互相催眠而已。到了仁武朝之后,全面禁止役使大明人为奴,就算是亲王干了也会被依律处罚。名为妾实为奴的情况终于基本杜绝了。当然,统治阶级是有特权的。有功名者,可纳妾一人,官员可纳妾二人。皇族宗室,亲王额妾十人,世子、郡王四人,将军三人,中尉二人。这个数量是明太祖规定的,相比这些人实际能搞到的女人数量,也是低了很多的。所以仁武朝之前,即便他们有这种特权,这些人依然会违法纳妾,指奴为妾。一直到了仁武朝之后,这些规定才得以真正严格的执行,指奴为妾的情况才被全面纠正过来。后来甚至矫枉过正了,大部分宗室都没有达到规定数量的妾。朱靖垣父亲朱简炎是亲王,按照规定可以纳妾十人,实际却只有四个妾。古代王朝为什么限制贵族和富商的纳妾数量?普遍的婚姻是王朝稳定的重要基础,有老婆孩子的人都不大敢搞事。假定太多女子成为贵族和富户的妾,必定造成大量下层男子无妻,光棍汉能干出来的事情,可是不好预料的。在完全没有任何管理的情况下,男性生育率也可能会倾向于二八定律。即八成的新生儿,会是两成男性留下的,其他八成男性只留下了两成后代。贵族阶层不能占有大量的女性,富裕家庭不能指奴为妾,中下层普通人才能相对正常的婚配。这样大明王朝才能稳定。与此同时,在仁武朝之后,大明开始全面扩张。禁止大明百姓为奴的同时,允许民间购入和使用外族奴仆。富裕的工商阶层也能购买外族女奴满足需求了。现在的奴仆必然是外族,妾则除了大明百姓之外,只有朝鲜婢跟和女。无论大明贵族还是平民,追求稳定生活的男性还是女性,都倾向于保持原有的相对保守的风气。反过来看的话,反对保守风气,赞成开放风气的群体,其实并不大。无论是地痞流氓和心怀不轨者,还是天然倾向于寻找刺激和体验新奇的女性,放在整个社会层面上看都只是极少数。真正推动社会风气开放的主力,其实是厂商的东家们。没有贵族身份和功名的东家们,虽然也能买外族奴仆用于娱乐,但是经营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女性是占了整个社会半数以上的潜在劳动者。雇佣公民女性做工人的成本,实际上比购买外族奴仆来干活更低。相对保守的社会风气,让女性家庭和女性本人都不想进厂做工,就算是允许也会格外的小心谨慎。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丈夫一个人做工就能过养活全家,能让女性当全职妻子的情况下。有什么理由可以让女性也走出家门,也去工厂里面干活呢?厂商的东家们、新精英群体、资产阶级选择不遗余力的推动女性解放,推崇开放自由的社会风气。解放女性,能够从两个方向上降低生产成本。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市场,本身劳动者的议价权就会降低,男女都能做的工作就会交给女性。同时,既然女性可以出来做工了,那就不需要发给男性一个人养全家的报酬了。夫妻双方都工作才能养活家庭的报酬,就会成为新的“合理”劳动报酬。在这个角度看,女性解放其实与废奴一样,本质上都是利益驱动的。只有关系到实际利益的事情,才能始终有人不遗余力的推动,才能真正的取得长久的成功。至于两性关系上的开放,通奸产子合法且不负责任,都只是副产物而已。朱靖垣现在的身份其实很矛盾,既是最顶级的大明贵族,甚至可能会成为统治者。但朱靖垣同时也是厂商经营者。朱靖垣思来想去,脑子里面慢慢出来了四个字:“无为而治。”也就是不反对也不支持。不反对的,是女性学习和掌握知识,去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会去处罚为了生活而抛头露面的女性。就和中央王朝的很多传统一样,什么只穿裤子出门,什么女扮男装,什么龙阳磨镜,本来就都不是事。要说对女性和其他特殊群体的压迫,中央王朝在西夷面前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不支持的,是任何人在相关事情上推波助澜,任何人围绕相关话题装神弄鬼谋取私利。继续严厉处罚逼良为娼者和诱导红杏出墙者。继续严厉处罚主动通奸野合者。说白了就是要保护真正的老实人,无论男女大多数都是老实人。这就是中央王朝的传统。想到这里,朱靖垣的注意力再次回到眼前,看向眼前的三个女孩说:“这身衣服也就在家里穿穿就行了,可不要穿出门去……”安晓娜下意识的说:“就算是殿下允许我们也不敢穿出门呀……”朱靖垣笑着点头:“把今天给你们的衣服收起来吧,回去收拾一下其他的东西,过两天就该回家了。”三个女孩马上小小的欢呼一声。虽然三套衣服都很古怪,但是也都很有意思,说不定还会有大用,所以三人都很开心。而且终于要去大明本土了,终于要去天朝帝国京师,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了。开心也是理所当然的。第161章 送别宴会朱靖垣起身再次来到客厅,看向还在等待的工匠们,微笑着询问他们的意见:“诸位,大家给判断一下,这些衣服拿到泰西去销售的话,会不会有市场?”楚玉强和工匠都考虑过了,楚玉强这时候直接回应说:“回禀殿下,我认为那第一套衣服,整套作为男装去泰西销售,是最为合适的。“如果殿下能够亲自配合展示,再用合适的手段推广,应该能迅速打开市场的。“这些衣服虽然用了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制作工艺。“但是本身制作过程,却都足够的简单。“以殿下设计的名义销售,能够保障相对较高的价格,理论上的利润会非常可观。“然后就是高跟鞋,只要略微调整设计和装饰,就是男女皆宜的商品。“而且对泰西社会的冲击更小,更容易直接打开市场。”朱靖垣轻轻点头:“这些都是可以预料的,另外两套衣服呢?诸位有什么看法?”之前说过话的老工匠说:“第二套衣服的上衣,配第三套的裙子,改成格子花纹,去卖给苏格兰男人,应该有市场。楚玉强听了也跟着补充说:“我感觉这个搭配未必不能卖给其他泰西人,褶子裙除了苏格兰有,也是大明服装的重要特征。“以大明裙的名义去推广的话,在泰西其他各国未必没有市场。”西装上衣配百褶裙,就是后世典型的西式女生学院制服。把这种衣服卖给现在的泰西大陆的男人,而且很有成功的可能性,让朱靖垣有点无言以对。朱靖垣不置可否,继续问其他的想法。现场除了楚玉强之外,仅有的一个大明人工匠说:“殿下,我觉得第三套衣服……可以搭配第二套的高跟鞋,直接卖给某些……风月场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