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缠大步走过来,脸色激动的开口。项梁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是的,秦法十分严酷,城中楚人被项氏逼着亲手杀死过城中秦人后,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都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哪怕这些人想要临阵倒戈,也得顾忌着秦人事后会不会给他们算一算附贼从逆的账。此等逼迫手段,项梁本是不屑于使用的。他心中最理想的情况,是项氏振臂一呼,下相诸族争相响应,为了复兴楚国而与他们共同对抗暴秦。然而事实上,却是当项梁率领项氏子弟和僮仆们突袭杀入县寺,斩杀县令、县尉后,城中诸多大族竟然没几个愿意响应他们的,更别说是那些黔首了。这让项梁十分失望。想想也很正常,如果不是因为张良这件事情牵扯到项氏身上,他项梁脑子进水了才会在这种秦国占据大势的情况下举兵反秦,这完全是一种找死的行为。但项梁没有办法,项缠牵扯刺杀之事太深,项氏完全脱不出这个旋涡,再加上那时候赵广已经带兵前来,如果不反,那就只有死路一条。束手就擒是死,造反也是死,那还不如反了这个暴秦,算是从死路中博一条生路出来。项氏之所以反是因为落入了死境,而下相其他宗族和黔首们可没这个处境,自然不可能抛妻弃子跟着他项氏一起造反。所以项梁只能出此下策,强行将那些人裹挟上项氏的战船,并用复兴六国的大义来驱动他们与秦人作战。“皇帝已经被刺杀,号召天下共复六国的消息已经放了出去,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响应,热血豪侠之士肯定有,但更多的人恐怕都会处于观望状态吧。”“除非我能击破一支秦军,告诉他们秦军不足畏,这样才能给他们信心,才会一呼百应,真正的打出一条生路来。”项梁很清醒,也很现实,知道项氏想要活下去,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将这件事闹得越大越好,如此方能真正得到六国遗民的助力。项氏想要活下去,必须要把这场刺杀之事,变成整个六国遗民和秦国的对抗。“如今整个下相可用之人有多少?”项梁转头看向项缠。项缠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但项氏之中,能当大任者也并不多,他必须要依靠这个从弟。项缠兴奋道:“有了这些宗族和城中黔首的帮助,吾等可用之人足足有近三千人!”三千!项梁眼中也冒出一抹光,虽然这里面大部分是被项氏裹挟,内心不情不愿的青壮男子,但这数量可不少啊。据情报说,郡尉赵广带来的郡兵也不过千余人。“很好,将这些青壮聚集起来,分发武器,练习军阵,只等那赵广带人来攻打下相,吾等就以逸待劳,将其一击而破,然后趁势追击,席卷楚地!”项梁定下决策,眼中冒出希望的光彩。只是到了傍晚时分,负责斥候侦查的侯五便带回来了让项梁脸色微变的消息。“赵广屯兵在下相以北二十余里的小原处,扎营落寨,并未前进,只是在遣人在四周传播消息。”“秦军言我项氏勾结张良,行刺皇帝,所以兴兵讨伐,如今他们正在从各郡调集大军,让各县邑不得附从吾等,否则待到秦军一至,便将族灭。若是与我项氏交战,杀我项氏一人,便可升爵一级,赐田百亩,从罪不究。”侯五说到这里,身体已经开始颤抖起来。坐在议事厅中的项氏之人也都脸色不好。秦人正在调集大军前来!那可是灭六国,击胡夷,横扫天下的秦军啊!真要是大军来了,他们怎么打得过!像项苍等老者更是哆哆嗦嗦,眼中已浮现绝望之色。项梁将这一切收于眼中。他深深吐了口气,说道:“这赵广不愧是跟着赵佗南征北战的宿将,我本以为他这个郡尉见到吾等叛乱,心急之下,会前来攻打下相,如此吾等便可趁其疲敝,将秦军击破。”“但现在,赵广屯兵在下相以北,阻挡吾等联络北边的道路,更是在等到后方秦军支援,一旦其援军抵达,事态对吾等将不利,为今之计,只有主动出击,击破赵广这一支郡兵,然后携大胜之势,号召荆楚男儿,直取彭城,方能得一线生机!”项梁一口气定下了接下来的战略。话中充满希望,但他的眼睛里满是无奈。项梁作为项燕之子,世代将门出身,自然通晓兵法,很清楚的知道他手下这三千人到底有多大的战斗力。未经训练,强行扭合,除了本家的项氏子弟外,其余皆是乌合之众。项梁没有办法,他想等待其余城邑反秦之人的呼应,想要训练手下这三千人,不说令行禁止,但也要能列队而战。但秦军不给他时间啊,他从侯五探听来的那些消息里,深深感受到了一种被大势压迫的感觉。他在等,秦军也在等。现在的秦军在泗水郡只有数千人,但要不了多久,收到军令的各郡县都将征召大军赶赴此处,到时候可就不只是这数千秦军了,会是数万,甚至数十万!在兵法上,这就叫“势”。这股势,压得项梁不得不主动攻击。他必须要在秦国大批部队抵达前,快速击破的眼前的赵广部队,打出一场威风仗,才能让那些处于观望状态的楚国遗族对项氏进行支援。项梁耗不起时间。“我手中的人马虽然没有经过训练,都是不习战阵的乌合之众。但赵广率领郡兵奔驰两百多里而来,一定是疲惫不堪。我在下相以逸待劳,还是颇有优势的。”“下相之中多有对秦法、秦吏不满者,而我项氏子弟为保宗族更是士气高昂。反观秦军,基本是泗水郡本地的人,对秦国并无忠心可言,如今皇帝又遭遇刺杀,定然人心惶惶,毫无士气。”“更别说我手中有三千人,赵广手中只有千余。”“三千打他一千多,人数上优势不小。”项梁是第一次带兵打仗,按照兵法进行分析,将双方军力进行对比之后,发现自己还占了优势,一下就变得自信起来。“如此来看,我还是很有胜算的。”“这一战,将是我项梁扬名天下之战!”第六百七十三章 :囚禁项籍东海郡,湖泽交错之地,满目芦苇丛生,人一旦钻入其中,眨眼间便隐住了踪迹,真乃天赐的隐藏之所。这里是曾经的楚国善道,当年秦军南征,项燕就是在此处屯兵,借助湖泽天险,无尽的芦苇丛,阻挡住王翦大军,最后还是依靠着赵佗绕道攻取淮阴,方才破了项燕的防线。在秦国统一后,此地设县,名为盱台,也就是后世的盱眙。如今正是六国反秦之士真正的大本营所在,他们借助这个地方的天然地利,以及秦人在东海郡的势力浅薄,成功的生存下来,等待着他们奋起反抗的时机。水泽交错的一片平地,一处里聚正坐落其中。“景将军!现在狗皇帝已经被张子房砸死在彭城,我叔父举旗起事,正是一举驱逐秦寇,光复我楚国的大好时机,景将军,你到底还在犹豫什么!为什么不立刻召集众义士,响应我项氏!”一个身材高大,堪与成年人体型相比的少年正站在屋中,对坐在草席上的男子大叫。他浓眉大眼,脸上棱角分明,虽是少年,但声音却比壮汉还大,震得屋中众人的耳朵嗡嗡响。景同看着眼前对着自己大吼大叫的少年,眼中闪过一抹恍惚。令尹,项将军。这个少年,和他的祖、父真的很像。待到少年声音落下。景同温和说道:“籍儿,现在不是起事的好时机。暴秦扫灭我六国的大军还在,赵佗也还在,只要此人统率一支秦军,便可继续横扫天下。且齐、韩、魏三国的宗室已经被押入了关中,吾等就算起事,也难以得到这三地支援,就凭咱们这些人只会被秦军消灭啊。”“赵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