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别说,李由还有一个深受皇帝信任的老父。“天生数奇,不适合战场厮杀,此乃命数,不是他的错啊。”始皇帝心中叹了一声,看着眼前低眉顺眼的李由,忍不住生出怜惜之意。他不想让一个原本看中的年轻人,变成这般满身垂暮之气的失败者。李信都能从失败中崛起,李由未必不可能。他要再给李由一个机会。当然,不是上战场的机会。“李卿。”始皇帝开口呼唤。正低着脑袋分类文书的李由听到皇帝的声音,忙放下手中文书,恭敬道:“臣在。”始皇帝盯着他,说道:“你是郎卫出身,如今可愿再做一个中郎,伺候在朕身侧。”李由愣住了。中郎。秩六百石,和他现在所担任的尚书仆射秩禄相当,但重要性却远远不如。更别说是和他曾经所任的中郎户将相比了。但李由已经是不由自主的热泪盈眶。经过了战场的毒打后,李由才发现在宫中宿卫的那几年岁月,才是他这辈子最快乐的时候啊。“臣愿意,臣谢陛下恩德。”李由立刻跪在地上,向着始皇帝行礼叩拜。他原本木然的眼睛,在泪水盈眶中有着光芒在闪烁。中郎,那是他曾经初次入宫时的起点啊!虽然兜兜转转,又重新要从起点开始。但李由有信心,凭借他的资历和努力,早晚能爬回中郎户将的位置,甚至再往上的中郎将也不是不可能。最关键的是,他愿意做一个中郎,侍卫在皇帝的身边。这可比做一个什么管理文书的尚书仆射好上千百倍。“这是陛下对我的宠爱啊!”李由心中颤抖,感到了来自皇帝的无尽的恩宠。但突然,他的脑袋里冒出“数奇”两个字,不由脸色一变。李由趴在地上,颤巍巍说道:“陛下,可是世人皆言臣数奇啊,若是为武职,恐怕……”“无事,你之前也曾在宫中为中郎,宿卫朕数年时间,也没出过事情。”始皇帝摇了摇头,转而又自傲道:“而且朕乃天子,何惧什么数奇之语。”“朕,镇得住。”第六百六十七章 :力士挥椎掷祖龙三千善水之士,沿着泗水搜寻二十里,都没有找到所谓的周王子沉船。传言中那个发出宝光的豫州鼎也毫无踪迹。始皇帝从芝罘岛千里迢迢赶到这里,一路上期待了许久,现在更征召了这么多人来泗水寻鼎,他如果空手而归岂不成为天下笑柄。所以皇帝并没有放弃,到了第二日,继续命人加大了搜索范围,同时还派人再搜寻了一次昨日寻找过的河段,就怕沉船被泥沙覆盖后,使得搜寻的勇士错过。只可惜第二日的搜寻依旧没有什么结果,沉船倒是在下游找到了两艘,但都是渔夫破烂的小舟,人都坐不了几个的那种,更别说装载沉重的大鼎了。河中没有发现,反而是周围乡里找来的那些知道此事的老人,出现了突破口。经过审问,三十多年前,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看到过沉船事件的发生。所有关于周王子凿船沉鼎的消息都像是一夜之间出现,被人暗中宣传后,在彭城的泗水流域成为一个听上去十分真实的传说。就连当时统治此地的楚国官府,也是保持着这样的口径。到了这一步,明眼人大都能看出来此事的真面目了。所谓泗水沉鼎,恐怕是三十多年前被人推出来的一场谣言,其目的就是为了掩护那个携鼎逃走的周王子。当然,也有可能是楚人将那个周王子干掉,自己将豫州鼎吞没后,再弄出的这个谣言进行掩护,好欺骗对九鼎虎视眈眈的秦王。“丞相,此事由你来调查。”始皇帝怒气冲冲。他大张旗鼓,征召了这么多人前来捞鼎,最终却是白忙活一场,心里十分气愤。将调查豫州鼎下落,勘察三十多年前具体事项的任务交给了左丞相王绾,始皇帝便宣布明日一早就北上回彭城。泗水捞鼎以这种结果收场,是赵佗想不到的,这让他有些担心起赵广来。这事情出来,泗水郡守张德肯定是彻底完蛋了,而赵广是郡尉,也不知道会不会受到影响。“我之前在泰山帮了儒生们一把,王绾心里是清楚的,后来还多有和我示好之意,此事赵广牵扯不深,王绾看在我的面子上,应该不会将他过多牵扯进来吧。”赵佗心中暗道,这时候他就感受到了在朝堂上多拉朋友的重要性。而确定捞鼎失败之后,始皇帝再次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疯狂批阅文书,以发泄心中的郁气,就连赵佗和胡亥也不见了。相比于赵佗的担忧,皇帝的郁闷。廷尉李斯父子,却是心情十分的好。“中郎虽然是武职,但职责是负责宿卫禁中,不用征战沙场,跟着皇帝是不会遇到什么危险的,所以数奇之语影响不到你身上。之前我其实也是想要为你再谋一谋郎官,但又怕皇帝不喜,所以才弄了个尚书仆射。”李斯捋着颌下长须,看着自己的儿子笑道:“看来这步棋是走对了,你整日在皇帝面前出现,终究是让他对你生出了怜悯之心,现在让你重新从中郎开始干起,这就是在给你一个机会啊。你好好干,日后虽不能征战沙场,也可像蒙氏兄弟一样,做一个中郎将,也不堕我李氏的名声。”“父亲说的是,皇帝让我为中郎,正是给我复起的机会,我当努力,必不让皇帝失望!日后,我李由定为中郎将!”李由神采奕奕,说话中气十足,一扫这大半年的抑郁苦闷,拥有了新的目标,整个人就像是枯树发芽,迎来了第二春。李由心中很清楚,这一切都是皇帝给他的。“皇帝爱我!”“我李由,当誓死忠于皇帝!”到了第二日,始皇帝大概是昨晚批阅文书到了很晚,故而起来的迟了些。在简单吃过朝食后,他自己又去了泗水畔看了半晌,也不知道想些什么。一直到了莫食(巳时),才叹息一声后,宣布正式启程前往彭城。皇帝车驾北上彭城,并不是这里的所有人都会跟着一起去。那些被郡守征召来的三千善水之士会在此处遣散归家,不过因为白忙活了一场,连鼎的模样都没见到过,皇帝还生着气呢,他们自然不会得到任何奖赏。至于三千郡兵则还要继续护送皇帝北上彭城,要一直到皇帝出了泗水郡的地域后,才能归家。在赵佗看来,张德那厮完全就是害人害己。想要拍马屁,不仅将自己给搭了进去,还让这数千人被使唤来使唤去,耽误农时,空忙一场,这样下去绝对会让黔首生怨。哪怕他将六国贵族都迁入关中也没用,照这种情况下去,大秦依旧难得六国遗民的民心。“希望这次泗水郡翻车后,天下各郡县的秦吏能吸取教训,少拍些马屁,多做些实事不好么。等到了彭城,我得向皇帝建言一番,免得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才是。”赵佗坐在他的车舆中,一边捞开车帘,看着车外的风景,一边在脑海里想着如何通过这件事情来整顿一下秦国官场。队伍前行在通往彭城的道路上,依旧是之前的配置。骑兵在前开路,驱散行人,后面是由郎卫军护送的皇帝车驾,再往后才是三千无精打采的郡兵。皇帝的车驾,是足足六辆长得一模一样的金根车。其中一个是主车,其他五辆皆是副车。这样做其实并不是为了防止刺客。在这个被赵佗扰乱的时代,荆轲刺杀的事情没有真正发生,而另一个刺客高渐离也被赵佗提前送进了刑徒队伍。严格意义上来说,始皇帝还没有被人刺杀过,还不能理解刺杀之事的惊险,自然是不会做什么防备。而且在始皇帝看来,他乃天下至尊,上天之子,天下之人尽是他的臣仆,谁敢刺杀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