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格来说,匈奴人提出的这些策略都不错,和月氏人之前对付秦军的战术差不多,毕竟草原之民对付塞内的军队,也就那几种策略。只是策略虽好,月氏却用自身的惨败来证明了秦人的后勤粮道,并不是那么好断的。可怕的车阵和强弓劲弩,足以让所有认为秦人粮队好啃的草原狼崩掉牙齿。就在众匈奴贵人各抒己见,提出对付秦军的方法时。右大将伊韩邪开口了。“大单于,我有一条计谋,可以对付秦军!”他是匈奴出名的勇武汉子,此刻一开口,音量就很大,顿时压住了所有人的声音。“伊韩邪,你有什么计谋,说来听听。”乌鹿虚叫道。因为右大将和秦人交战过的缘故,众人对他多有关注,此刻全都将目光落到了他的身上。头曼单于微微点头,示意伊韩邪开口。伊韩邪做了个深呼吸,然后沉声道:“利用北河。”“秦军虽然渡过了大河,但往北还有北河之水横亘于前方,他们想要攻打我们,必定要渡过北河才行。”“咱们可以先将军队隐藏起来,派遣骑兵巡视河岸,发现秦军渡河的时候,先不要攻击,等他们渡河渡到一半,一部分人上岸,另一部分人还在渡河的时候,咱们就发动攻势,一口啃下他们!”“这时候的秦军上岸的人数不多,还未来得及列好阵型,必定混乱不堪,咱们一发动进攻,他们就挡不住,不是被我们歼杀,就是被赶进河里。河中的秦军和对岸的秦军来援不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人被我们杀死。”“这样的事情,只要多来上几次,咱们不仅能多杀秦人,还能吓得他们胆寒,让那赵佗不敢再做渡河之举!等到寒冬降临,他们既打不过我们,又不能承受严寒,恐怕就只能灰溜溜的撤回去了。大单于,你觉得怎么样?”伊韩邪一口气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听得众多匈奴贵人瞠目结舌。他们之前驻扎在大河与秦军对峙,想的都是严守河岸,不准秦人渡河过来,哪里知道还有这种引诱敌人渡河过来一半人,再发动攻击的打法,这简直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头曼单于细细思索着。诱使秦人过河,然后依靠北河的河水将敌人分割成两半,匈奴大军趁势突击,以多击少,将已经渡河的秦军歼灭,怎么想怎么赢啊!多来几次,他完全就能打破秦人的胆子,让他们再也不敢觊觎草原。头曼单于越想越妙,盯着右大将,问道:“伊韩邪,你是怎么想出这种主意的?”伊韩邪还未回答,一旁的呼延茑便叫道:“我知道了,这就是那些燕人说的半渡而击对不对!”“之前那个鞠太傅和老燕王在我们这里的时候,我听他们说话,就讲什么等敌人过河过到一半,然后打他们,这就叫半渡而击,据说是个孙子写的。右大将,你莫非也是个孙子?”伊韩邪怔了怔,想到呼延茑提到的鞠太傅和老燕王。那两人一心为了复国,和匈奴的许多贵族多有交往,还研究过怎么让匈奴人南下攻打冠带之民,曾和他有过几次交谈。如今受呼延茑一提醒,伊韩邪也觉得这两人是个更好的背锅人选,比他原来的理由自然多了。他忙点头道:“左骨都侯说的是,之前我就听那两个燕人说过类似的话。后来在大河被秦人偷袭,我逃命回来的路上,想着怎么才能打败秦人,就想到他们说的这个半渡而击上面,如果咱们用这个方法,一定能好好收拾秦人。”听到呼延茑和伊韩邪这么一说,头曼单于和诸多匈奴贵人都跟着点头,想到了曾经投靠他们的鞠太傅和老燕王,对右大将的献策不再怀疑。“可惜老燕王和鞠太傅都落到了秦人手中,要是他们还在,我一定不会中秦人的奸计,可惜啊可惜!”头曼单于扼腕叹息,想到了老燕王的好。呼延茑也跟着叹道:“是啊,那老燕王和鞠太傅懂好多事情,只可惜被秦人算计了。”伊韩邪眼见众贵人释然,没有人怀疑到他的心上,不由松了口气,想到计划即将成功,有些高兴起来。不过很快,他就感觉到了一道特殊的目光正注视着他。伊韩邪微微侧首,便看到那个月氏贵女苏迦莎正似笑非笑的盯着他。伊韩邪莫名打了个寒颤,有一种自己被对方看穿的样子。“此事毫无破绽,不可能被看出来的。”伊韩邪心中自我安慰,对着苏迦莎挤出一抹笑。而这时,头曼单于的目光也望向了苏迦莎,问道:“贵女手下的月氏勇士曾和秦人交战,有和秦人战斗的经验,你们觉得用这个半渡而击的战术来对付秦人怎么样?是否能够成功,打败这些秦人?”苏迦莎略一思索,便道:“我看这确实是一个好策略,如果大单于用半渡而击对付秦人,一定能让他们有来无回!”见到苏迦莎认同,以及诸多匈奴贵人纷纷赞成。头曼单于再无迟疑,心中一盘算,便生出满当当的自信来。“我有匈奴勇士八万余骑,以及两万月氏骑,两者加在一起,我就有十万骑兵!”“秦人的骑兵不过一万,步卒就给他算一个七八万人吧,那也就最多九万人。”“十万对九万,草原上骑兵打步兵,再加上一个半渡而击,以多打少。”“本单于,赢定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万事俱备“上将军,我军骑兵已探寻至此处平原的两侧河道,此地胡人大多已经北遁,有少数戎人部落愿意投降我军,贡纳牛羊,只求让他们继续在这里放牧。”“嗯,这些胡人里面还是有识时务的,此事准了,不过让他们往两侧迁徙,勿要靠近我秦军百里内,保障我后路无碍。”赵佗开口,这两条河圈起来的平原,丰茂肥沃。除了匈奴外,还有许多戎人部落生存在这里。他们就像以前的楼烦、林胡、白羊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奇怪名号,部落人数不多,基本都是为匈奴所奴役。这些戎人会定时向匈奴缴纳牛羊财货,任由匈奴对其劫掠,因为太过弱小,他们哪怕再不服气,面对强大残暴的匈奴,也只能低头臣服。如今秦军来到这里,驱逐匈奴,占据大河圈起来的原野。这让一些戎人部落感到恐惧而北逃,继续投靠匈奴去做奴隶。但也有一些部落或是胆子颇大想和秦人接洽,或是舍不得此处的丰茂草场,愿意投靠秦军。给匈奴人当狗是狗,给秦人当狗也是狗,只要能继续活下去,投靠谁都是一样。对于这些投诚的戎人,赵佗一向给以宽大的态度。在他看来,等到秦军打败匈奴,这些戎人可以拿来立榜样,招揽其他部族。想要在塞外建立稳固的统治,除了棒打野狼外,也要多收一些忠诚的狗来看门。“算算时间,应该差不多了吧。”赵佗暗语,在他的刻意命令下,秦军推进的速度不快,如今已经离月夜偷渡大河,突袭右大将过去了好几天,想来匈奴那边早已接到了消息,并做出了相应的措施。诱饵已经扔了出去。只是不知,那头狡猾的草原狼王会不会钻进这布置好的陷阱里来。这样的担忧,在秦军抵达北河南岸的时候,便在赵佗手中的千里镜下消弭掉了。“大单于,你还是上钩了。”赵佗骑在马上,腰挺的笔直,一只眼睛闭着,另一只眼睛盯着手里的千里镜。透过水晶打磨的镜片,他能观看到北河对岸数千米外的场景。赵佗手里的这个千里镜,经过简单的试验测算,大概接近于后世的十倍望远镜。意思就是能将所观看的物体拉近十倍。所以在远处用肉眼只能看到的人影,在赵佗的千里镜中就显得十分清楚了,他能看清那是一个个头戴毡帽的匈奴骑兵。随着千里镜的移动,赵佗在这些匈奴骑兵中,找到了好几个特殊的人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