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 秦将 > 第96页

第96页(1 / 1)

('

我……

听到这话,赵佗惊呆了。

他看着李信。

见李信正满脸鼓励的看着他。

李信昂首挺胸,表情充满自信,看着赵佗的神色,仿佛就是在说。

跟我来,我带你立功得爵!

秦王政亦看过来,笑道:“赵佗,你届时可愿随李将军前去伐楚。”

赵佗脸上挤出一抹笑,“臣,愿意。”

都到这时候,还能说什么,莫非当场拒绝,打脸李信,把所有人都得罪么。

赵佗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脸上还得表现出多谢李将军赏识的神色。

秦王政对殿中诸臣笑道:“赵佗曾言‘生当封侯,死当庙食’,这灭国大战,自然少不了他。待明年春耕之后,大军出征,就让他随李将军伐楚。寡人倒要看看,此子又要在大战中立下什么功劳。”

听到秦王政这话,众人皆知他喜爱赵佗之心已溢于言表,纷纷恭贺。

李斯更是打趣道:“赵公乘去了一次燕国,就能连升七级,这一次灭楚大战,莫不是又要再升七级,这一回来,可都快跑到我们头上了。”

“哈哈……”

殿中众人都笑了起来。

大家都知道爵位越高,升级越难,赵佗想再连升七级自然不太可能。但李斯如此说,也表明了大家都知道赵佗深受秦王喜爱,只要再次立功,早晚一飞冲天。

就连之前对赵佗略显敷衍鄙夷的隗状,也是满脸带笑,跟着李斯一起开起了玩笑。

整个殿中充满了一种欢快和乐的气氛。

灭亡八百年的楚国,仿佛已是轻而易举之事。

赵佗脸上跟着众人笑,心里其实直骂娘。

还连升七级?

能把命保住就不错了!

如果他没记错,历史上李信伐楚惨遭大败,被项燕尾随追击三天三夜,连杀秦军七都尉,普通士卒更是死伤不计其数。

赵佗当听到李信喊出二十万伐楚的时候,就已经打定主意,绝不掺和此次大战。

留在咸阳好好当他的郎官就是了,反正李信也死不了。等到王翦出来收拾烂摊子的时候,赵佗再跟着去蹭功劳。

哪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李信一句话就把他再次绑上了战车,而且看秦王政的模样,也是希望自己去战场历练的。

唉……

赵佗心中五味杂陈,不是个滋味。

他一抬头,看到昌平君正对着他笑。

……

宴饮结束,秦王政将李信和昌平君单独留下,似还有要事相商。

其余诸臣僚皆退去。

赵佗看到,王翦迈着迟钝的步伐,正要走出殿门,他的背影充满了一种英雄迟暮之感。

“上将军。”

赵佗忙走上前,去搀扶王翦。

王翦回头,见到是赵佗,特别是听到他口中喊的“上将军”三字,眼中闪过一抹怅然。

秦王政在伐楚之事上选择了李信,也代表他王翦的时代结束了,心中怎会没有一丝失落。

“原来是你呀。”

他笑了笑,顺势在赵佗的搀扶下往外走去。

“我老了,日后这天下,是你们年轻人的舞台。”

赵佗忙道:“上将军说哪里话,以当今天下形势,总有再上沙场征战的时候。”

王翦笑而不语。

两人一路走到殿外,王翦看了赵佗一眼,笑道:“你小子送我到这里,怕是有事要问我吧?”

“上将军英明。”

赵佗也不否认,他确实有事相询。

殿中诸臣中,尉缭虽对他显露好意,但毕竟不知底细,不敢乱说。

李斯那边虽然满嘴善意,但赵佗可知道李斯不是个省油的灯,连同门师兄弟都弄死了,更别说他一个赵佗了,只能敬而远之。

思来想去,还是王翦最好,毕竟他赵佗好歹是王翦手下的兵。

伐楚的事情,赵佗知道大概,没啥好说的,且他也不敢乱说,万一乱说话引火上身就不妙了。

他想问王翦的,就是为什么昌平君进殿之时,殿里的那些大臣全都表现不太对劲,似乎不愿与昌平君过多接触。

听到这话,王翦眯着眼看了赵佗一眼。

“你小子倒是观察仔细,此事……”

王翦略犹豫了一下,又想到自己此番事了,恐怕就要告老归乡,这朝中之事也没有什么不可说的。

“你年纪虽轻,但智谋胆识皆超常人,又得大王宠爱,日后必会身居高位。但你记住,昌平君、昌文君二人,最好少去沾惹,不要轻易结交。”

连昌文君也是?

赵佗不由问道:“为何?”

王翦淡笑道:“因为扶苏公子。你若见过这位公子,就会清楚。”

赵佗一愣,想起扶苏身上穿着的楚服,还有那仿佛天生的楚式优雅。

第一百一十二章 :楚戚

“启,你要去韩地?”

宽阔华丽的府邸中,昌文君把玩着手中的犀角杯,同时目光盯着几案对面的男子。

昌平君道:“腾灭韩时,新郑是不战而降。除了韩安被带走监禁外,新郑里面的韩国公卿贵戚并未受损,他们在韩地依旧颇有势力。如今暗中勾连,若是动乱起来,也是让人头疼。我此行奉王命,前去镇抚韩地,保颍川安定。”

听闻此话,昌文君嗤笑一声,道:“还不对我说实话吗?区区韩人遗族,早已在秦吏监视之下,就算叛乱,又能掀起多大的浪花?用得着你这堂堂右丞相亲自前去?不对,你甚至还卸下右丞相之职,此去旧韩故地,怕是另有图谋。让我猜猜……”

昌文君说到这里,脑袋伸过案几直勾勾的盯着昌平君,颌下的长髯甚至浸入犀角杯的酒水中。

“前不久王贲伐楚,攻取了陈郢及周围十余城。新郑距陈郢不过三百里,你辞相而去,恐怕是名为新郑,实去陈郢。”

昌平君笑道:“兄长倒是好眼力。我此去韩地,除了镇抚韩民之外,确实有至陈郢之意。大王会将韩安迁至陈郢,我待年后,便以监视韩安,抚恤韩人和楚人的借口,前往陈郢。”

昌文君眼中闪着光芒,他低语道:“你想作甚。”

“联络楚国内部对负刍不满之人,待大王伐楚之时,可里应外合,将楚国一击覆灭。”昌平君毫不避讳,直接亮出答案。

昌文君死死盯着对案的男子,良久,长叹一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颌下长髯已是湿漉漉一片。

“这又是何必呢,荆楚毕竟是你我母国,就算救不了,又何必亲手将其覆亡。”

昌平君默默喝酒,没有言语。

昌文君将手中酒具扔到案上。

“我知道你是想为我楚系积累功劳,日后好助扶苏上位。但如此一来,未免功高震主,更让大王心生忌惮。”

“如今时日已不比华阳太后在时,你我在朝中没有靠山,大王羽翼已丰,宠信李斯、姚贾等人,不再如嫪毐之乱时需要依靠你我二人了。”

“启啊,你可还能想起昔日文信侯。为王仲父,食邑河南十万户,掌握秦国权柄十余年,那时何等威风快意,只是如今,他吕不韦又在何处?”

“我看你既已辞相,此番事了之后,便学我隐退,做个闲散君侯。将目光放到扶苏身上,只要未来扶苏能够继位,这秦国中依旧有我熊氏一族的富贵荣华。楚国就算灭了,我们这支楚人依旧能牢牢占据此处高位。”

面对族兄语重心长的诉说,昌平君脸上挂着淡淡的笑。

扶苏?

一场幻梦罢了。

秦国自立国以来,便实行比较严格的宗祧继承制度,君位继承基本按照周礼实施。

自嬴秦得姓,到秦王政即位,秦国实有三十六君,其中符合父死子继法则的共有三十人。兄弟相继者只有五人,且都出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属于非常规继承。

所以,秦国一直严格遵行的都是嫡长子制度。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在当今情况下,扶苏作为长子,是宗法上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具有天然的继承优势,更别说他的诸位兄弟尚且年幼,根本构不成威胁。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