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 秦将 > 第62页

第62页(1 / 1)

('

这种形势,哪怕是乐毅复活了都没用。

燕王喜咬牙,看向坐在前列的太子燕丹,那股怒气直冲脑袋。

他低吼道:“燕丹!就是因为你要派遣刺客刺杀秦王,才招来王翦大军讨伐,否则我堂堂燕国怎么会落到如此下场,都是你,是你害了燕国!”

听到燕王如此说话,有大臣立马接口道:“大王说的是,皆是太子为报一己之仇,才惹出这般大祸。还请大王将太子送往秦国,或许能求得秦王谅解,免除我燕国灭亡之祸。”

一人开口,众臣皆附和道:“还请大王将太子遣送秦国,平息秦王之怒。”

听到殿中诸臣话语,燕丹吓得冷汗直冒。

把他送到秦国去,不是车裂就是腰斩。

燕丹站起身,大叫道:“谬哉!”

“诸公莫非以为用燕丹的首级就能换得秦人退兵吗?时至今日,你们可曾看到韩、赵两国的下场。秦王残暴,有吞并四海,绝灭六国之心,岂是我燕丹的项上人头就能解决。若能让秦退兵罢战,还我涿邑、下都,那我燕丹立马自刎于此,绝无二话,诸公以为可行否?”

燕丹深吸口气,继续道:“想必诸公也清楚,秦国大军如今已经到了涿邑,离蓟城咫尺之遥,已经是必灭我燕国之势。现在哪怕杀了我,也没有任何用处,反倒会让这蓟城中百姓军民离心,敌人未至,先杀太子,我燕国上下可还能一心抗秦?”

听到燕丹的话,诸臣皆是住了嘴。

燕王喜摇了摇头,他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刚才不过是发泄下怒气罢了,真要让他杀死自己喜爱的儿子,他还是舍不得的。

更别说当今燕国,自秦无忌死后,朝堂上剩下的都是些酒囊饭袋,能真正靠的上的也只有太子丹一人。

燕王喜坐回榻上,问道:“那你说说,现在该如何做。”

燕丹咬牙道:“齐人一向短视,楚魏如今被王贲胁迫,亦不敢和秦人作对。但至少匈奴答应出兵了,我燕国并非孤立无援。那匈奴有控弦之士数十万,并非弱者。我们只要死守蓟城,将秦军拖在这里,等到匈奴出兵,侵扰关中,那秦王必定惊恐,撤军回援,彼时就是我燕国的生路。”

“匈奴?”

燕王喜笑了出来,匈奴那边确实有回信说会出兵。

但那些草原蛮夷是个什么德行,燕王喜还是很清楚的。

趁着秦军在外,匈奴顺势抢掠一波秦国边境是可能的,诚心救援燕国?

那还不如指望齐国回心转意。

更甚者,那些匈奴人嘴上说着帮助出兵秦国,说不定转身就来洗劫燕国的北方边境。

燕王喜摇头道:“若是如此,不啻于坐以待毙。你之前曾说联络秦相昌平君,可有回信?”

燕丹讪讪道:“未有。”

燕王喜彻底失望了,他抬起头,目光略过朝中诸臣,望向东方。

辽西、辽东。

尚有千里土地。

……

秦宫。

昌平君在殿外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

秦王政依旧坐在榻上,手捧竹简,认真看着上面的文字。

昌平君心中感叹,每次见到大王,不是捧着简牍阅读,就是在简牍上批注。

大王永远都处于工作状态,仿佛有着无穷无尽的简牍批阅不完。

如此勤奋,六国君主如何能比。

“昌平君来了,坐。”

秦王政依旧盯着手上的竹简,头也没抬的说道。

昌平君拱手道:“大王,如今上将军伐燕已有数月之久,关中粮草输运跨千里之遥,路途多耗。且小王将军击荆胁魏,屯兵数万,亦耗损粮草颇多。再加之数十万士卒民夫奔于路途,荒废耕田无数,若如此下去,我秦国恐有钱粮空虚之险。”

秦王政抬起头,盯着他的丞相。

“所以,昌平君何意?”

昌平君深吸口气,他怕自己再犹豫一下,就没有勇气说出来了。

“大王,臣认为燕国谋刺,其罪当诛。如今上将军已经夺取了下都、涿邑,全据督亢之野,兵临蓟城,对燕国的惩罚已经够了。”

“蓟城坚固,燕王若是死守,燕人上下一心,我大军不知何月才能拿下,时间一长,恐怕会引起齐、荆、魏三国异动。如此一来不如让燕国交出主谋燕丹,送到咸阳车裂,以示天下我秦国此番出兵,只为复仇刺客,并非欲灭燕国社稷。如此,可保全国力,齐魏等国亦不会有怨言。”

“我秦国大军也可撤回,一来续耕农田,以补仓用。二来安抚赵、韩故地,稳定根基,日后待仓廪充实,再图东进。”

昌平君深吸口气,一口气说完。他怕自己再犹豫一下,就没有勇气说出来了。

秦王政冷着脸,殿中充斥着一种压抑的氛围。

他突然笑了。

“昌平君所言有理。”

“但,寡人喜欢那少年说过的一句话。”

“寡人,不仅要做秦国的王,亦要做天下的王!”

“六国算什么?”

“韩、赵都亡了,那齐荆魏三国敢有异动,寡人亦翻手灭了他。”

“传令王翦,此战必破蓟城,不破不返。”

“大王,那粮草……”

“秦国的府库,我亦心知,足以再供数年征战,昌平君,你就不用担心了,下去吧。”

昌平君脸色复杂的看着面前的君王。

良久,他才拱手道:“唯。”

第七十四章 :熟人

蓟城。

其以城内蓟丘为名,乃渤海、碣石之间一大都会,南邻齐赵,东北边胡,有鱼盐枣栗之饶,是整个东北亚走廊最重要的城市。

上古时,这里是帝尧后裔建立的蓟国所在。

到了武王灭商,周朝对其褒封,蓟国便成为周的“宾服之国”。

至于周成王时,召公的元子燕侯克被分封至琉璃河附近的燕亳,掌控当地的殷遗民,燕、蓟两国便比邻而居。

后来,燕强蓟弱,燕国毫不客气的灭了蓟国,将其都城蓟变成自己的首都。

时至今日,曾经在东北亚强盛一时的燕国却走到了穷途末路。

蓟城之外,声威震天。

来自西部关中的秦军在城外扎下一个个军营,那飘扬的黑色旗帜,远远看去连成了一头腾飞的黑龙,环绕着蓟城四周张牙舞爪,只待一声军令,便可将这八百年燕国社稷撕成碎片。

秦国十万大军,再加上数万运输粮秣的刑徒戍卒,在蓟城四周驻扎,将这座古老的城池包围的水泄不通。

李信所部驻扎在蓟城的东部,正堵在蓟城通往东方的道路中间。

军帐扎下,便开始划分各部士卒的防区。

赵佗接到五百主的召见命令,理正衣冠,走入一处营帐中。

见有人进来,里面坐着的几人皆停止了交谈,目光齐齐望来。

“诸君来的可真早。”

赵佗微笑着,向其他四人问好。

“嗯。”

“赵百将来的也不晚。”

营帐中的四个短兵百将含糊着回应,其中最年长者更是连头都懒得点一下,直接无视了赵佗的问好。

赵佗对此也不气恼,自顾走到一旁找了个位置坐下。

这营帐中的四个短兵百将,都是他的同僚,大家都在同一个短兵五百主麾下共事。

其中最年轻的百将有二十多岁,年长的百将更是快接近四十了。

且因为李信出身陇西,喜欢招纳乡人,这就导致四位百将皆是陇西人,相互之间早已形成了一个小团体。

而赵佗,年未加冠,且来自赵地。

不管是在年龄还是籍贯上,赵佗都和其他四人有着巨大的差别,所以对于赵佗的加入,他们是很不屑的,根本瞧不起这个连毛都没长齐的孺子。

其中有人可能还带有嫉妒的味道,毕竟他们沙场拼搏十多年才升级至不更爵位,好不容易当上了将军的短兵护卫。

而一个十几岁的小子转眼间就和他们平起平坐,换成谁也不会心理平衡,更别说大家都传言这小子是李将军亲自点名征召的,这份独特的恩宠,更是让人眼红。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