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 陛下真棒 > 第646页

第646页(1 / 1)

('

这让萧奉先有心想要带着侄儿梁王耶律雅里往西跑,但是王甫告诉他,万一天子不只是失去消息这么简单,而是没有了怎么办?

倘若前往西京,可是西京的那些大佬能听手中没有兵马的大王你的指挥不成?

当然,留在这里也肯定不行,耶律淳若是来到了中京,大王你怕是脑袋不保。

所以,我们最应该前往的便是南下南京,那里好歹大王你安排了那么多的后手。

你的亲弟弟,你的一堆心腹可都在经营南京道。

去了之后,好歹也有了稳固的基本盘,等待陛下的下落,顺便看看那耶律淳想要干啥。

于是乎,萧奉先在那王甫的建议,毫不犹豫地带上了梁王耶律雅里,星夜兼程往南而去。

一部份的臣工追随着萧奉先向南而去,但是还有一些大臣则留在了中京。

而天子耶律延禧这等畏敌而逃的举动,越发地令辽国中京的臣民对这位天子失望。

就在这个时候,手中握着兵权的耶律淳以求援中京之名终于赶到了中京大定府。

耶律淳率大军赶回中京之时,天子已经离开中京多日,一直未能有音讯。

而萧奉先那个贱人也带着他的好外甥梁王耶律雅里南遁而去。

留在中京大定府的一干辽国臣工对那位弃他们而逃的大辽天子心灰意冷。

同样也很不齿萧奉先欺软怕硬的卑鄙行径,在那东京统军、奚六部大王回离保,南院枢密使马人望,中京副留守左企弓,辽兴军节度使耶律大石等一干文武暗中密议之后。

都觉得耶律延禧那厮昏庸无道,已经不适合再担任大辽的皇帝。

而那萧奉先裹挟陛下爱子梁王耶律雅里南下,怕是其有异心,这个时候,得有一位德高望者之人站出来赶紧把大局稳定。

所以一干臣工还号召了中京府衙百官、诸军、僧道、父老乡亲等一万多人,到耶律淳府前,恳请耶律淳登基为帝。

仅仅两日之后,反复推辞了数次的耶律淳就不得不接受了大辽文武的劝进,成为了大辽国新一任帝王,称天锡皇帝,改元建福。

而刚刚裹挟着好外甥梁王耶律雅里赶到了南京道的萧奉先。

这才刚安顿下来,都还没收到陛下行踪的消息,就听闻了那耶律淳登基为帝的消息。

这下子,原本还在为陛下的行踪而心急如焚的萧奉先、萧嗣先兄弟彻底的懵逼了。

第七百八十九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下)

更令他们震惊的是,耶律淳登基为帝之后,第一时间就下诏以告天下,因为大辽天子耶律延禧昏庸无道,宠信奸佞臣子,残害忠良,治国无方,以至大辽有了今日之难。

所以,天锡皇帝耶律淳决定,将大辽天子耶律延禧降封为湘阴王。

一干随同萧奉先裹挟着梁王,南逃到了南京的辽国大臣们也都乱作一团。

萧奉先很清楚,自己之前一直想要搞掉耶律淳,耶律淳也不是耳聋眼瞎之辈,必然知晓是自己在推动。

何况这厮一上台,就诏告天下,陛下宠信奸佞臣子残害忠良。

呵呵,这踏马要不是直接冲他萧奉先来的,萧奉先愿意跟耶律淳一个姓。

“诸位,如今局势如此危急,那耶律淳此举,等同谋逆,逐陛下于郊野而夺天子之位。”

“接下来,必然是要在第一时间清算我等效忠于陛下的忠耿之臣。”

此刻,李处温甚是气极败坏地大声慷慨陈词,殿内,数十名臣工,全都黑着脸,忧心忡忡不已。

而那萧奉先铁青着脸,站在群臣之首,而王甫则一直站在他的身后边,二人正在小声地交流着什么。

至于殿上,则安坐着那位年纪才不过十多岁的梁王耶律雅里,两眼通红,一脸无措。

随着李处温,等一干人的发言,都狠狠地痛斥了那耶律淳这个反贼谋朝篡位之举。

最后,身为南院副丞相的马植站出来作了总结发言,朝着那一直没有开口的萧奉先恭敬一礼。

“事到如今,还请大王拿个主意,万万不可令我大辽国柞为逆贼所篡夺。”

“正是,还请大王主持大局……”

李处温,虞仲文等一干留守南京的文武,以及那些随同萧奉先南下的辽国文武,皆尽看向了萧奉先。

萧奉先打量着这些同僚、心腹爪牙,他很清楚,现在也已经到了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的时候了。

耶律淳肯定会要自己的性命,而自己也不可能放过那厮,对方现如今称帝,自己是绝对不可能向他屈服。

既然如此,就必须要竖立起一个能够与耶律淳对抗的标杆。

而自己的好外甥梁王,就是一个十分名正言顺的大辽天子皇后继承人。

天子不知所踪,说不定也已经蒙难,而现如今,反贼也敢自封为皇。

所以,我等大辽忠臣,必须要将真正的大辽皇位继承人给扛到天子之位上。

唯有如此,才能够从大义上去号召天下军民与反贼对抗。

在南京的这些官吏也很清楚,耶律淳已经称帝,自己等人就算是尊奉耶律淳,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之举。

何况自己这些人都与萧奉先兄弟勾结甚深,怕是想要去锦上天添,结果还没见到耶律淳,就会被他身边的既得利益者乱刀剁死。

与其如此,倒真不如尊奉更名正言顺的梁王为天子。

……

当所有人都统一一意见,决定奉梁王为主之后,一众文武纷纷赶去做准备。

就连梁王也被萧奉先命其弟萧嗣先亲自看顾梁王,万万不可出事。

直到这个时候,萧奉先这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转而又开始犯起了愁来。

为何,还不就是因为手中无兵,南京道的兵马,早就已经被朝廷抽调一空,之后又被招募走了不少的汉军。

与宋国交界之地的辽国兵马不足两万,再加上各州县的临时招募的乡勇。

拢到一起都不足五万之数,而那耶律淳麾下,契丹精锐接近五万,而至于汉军、怨军,奚军,以及渤海军,足足有十五万之众。

这要是等到耶律淳安顿好了大局,指不定一回头就要来搞自己,顺便夺取这富庶的南京道。

此刻留在萧奉先跟前的,则是一票心腹党羽,王甫一脸理所当然地留了下来。

“那耶律淳在中京登基为伪帝之后,已然遣使去金国,意图要向金国称臣俯首,倘若真让他解除了后顾之忧,必定会挥师南下。”

“不管我等是否拥戴梁王登基,这南京道,他必定视若囊中之物。”

“本王绝对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本王想要问一问诸君,可有良策解此忧患?”

“大王,为了平定金人之乱,南京道的兵马几乎被抽调一空,现如今根本没有可能阻拦住伪帝。”

“依下官之见,怕是我等,我等只能向宋国称臣,方可借宋国之手,以抵御伪帝。”

“可是宋国愿意与我大辽联手?要知道,咱们手中可没有什么筹码。”

“筹码也不是没有,就看我等出不出得起罢了。”

在一众人等讨论得份外热烈的当口,王甫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来,直接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位。

“哦,不知先生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萧奉先看着这位为自己献过不少良策的心腹谋士,甚是期待。

王甫目光扫过这些萧奉先的心腹,这其中,马植其实是状元公安排在辽国的一枚重要棋子,而那辽兴军节度副使张觉同样也是,南京道转运使刘范亦是。

而这些人,都是状元公的授意之下,纷纷投到了萧奉先的麾下,如今也都聚集到了这大辽南京,为萧奉先之心腹。

正是因为有了这帮子人在,王甫这才决定今日冒险一击。

毕竟再不冒险,那就来不及了,谁也不敢保证那金国会不会同意耶律淳的臣服。

若是金国不纳,那么耶律淳自然不敢挥大军南下,那么南京道的一干臣工,必定会苟且偷安。

若是那金国允许耶律淳的臣服,怕是用不了一个月,耶律淳麾下的兵马,就进抵至南京城下。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