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京汴梁,大宋皇宫之中,大宋天子赵佶正慵懒地坐在凉亭中,隔着纱帘,打量着亭外的景致。
亭子里边,摆放着几只铜盆,而在盆里边都盛放着冰块。
那白汽缓缓地升腾起来,让这凉亭中的气温,足足比起亭外低了好几度。
赵佶的身上,就穿着一件宽大而又休闲的道袍,身边还有两名宦官轻扇着凉风。
饶是如此,赵佶仍旧觉得浑身发燥,扫了一眼跟前的案几上摊开的白宣,还有那已经研磨好的墨汁。
唉,天气太过炎热,实在是影响自己搞创作的心情,就连作画的灵感都让气温给热没了,实在是让人太不快活。
打个瞌睡都没办法打,正百无聊赖之际,官家赵佶懒洋洋地看了下左右,目光落在了侍立于身边的杨戬身上。
“今日可有收到小高的信?”
听到了这声询问,杨戬赶紧俯低身形。
“回官家,奴婢也不清楚,要不奴婢去问一问?”
“嗯,去吧,快去快回,那孩子,这都有快三天没给朕来信了,也不知道情况如何?真是让人担心啊……”
听到了官家赵佶这话,杨戬默默地点了点头,悄然地退出了凉亭疾步而去。
这踏娘的真是比对亲儿子还要亲,话说回来,小高状元已然离开了东京汴梁这么久。
可问题是那小子直接就将那随行的皇城司干探当成了通信渠道。
两三天就会通过皇城司给官家来信,不是描绘这一路的风土人情,就是他偶尔灵感火花的迸发,用手中的笔绘下的风景。
这让官家相当的满意,每一次收到高璋的来信,都会认真地对高璋寄来的书画作品朝廷详细的点评,然后也通过皇城司的渠道给高璋回信。
这让杨戬颇有些哭笑不得,虽然高璋离开了东京,可是给自己的感觉,他却像是从来没有离开过一般。
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位很有脑子的状元公当真是摸透了官家的心思。
当然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在于,状元公的才情,堪与官家比肩,二人的脑回路能联通。
不然,狂舔官家的人数不胜数,何以官家独宠高璋这位神童状元郎?
一边若有所思,一边疾步而行,这才刚刚出了御花园,没走多远,便看到了一名宦官捧着一个卷轴正快步行来。
……
官家赵佶正慵懒地呆在凉亭里边,不禁回忆起小高不在的这段时间,给自己寄来的那些书信还有画作。
这孩子,每每欣赏到了绝美的风景,都会搞创作,然后将他的画作寄回来,偶尔还会在上面留下一首应景的小诗。
这样的才情,着实让官家赵佶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而且他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师尊的思念以及对师尊的嘘寒问暖,着实让官家赵佶老怀大慰,恨不得召回高璋,就留在身边。
可是一想到为了小高的前程着想,官家赵佶只能强忍住那样的冲动,由着爱徒到江南去刷政绩和功勋。
想来现如今,那孩子也该进入了两浙路才对,也不知道那江南的气候他是否适应。
正在胡思乱想间,就听到了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官家赵佶一抬眼皮,就看到了那满脸喜色的杨戬手中抄着一幅卷轴,撩开了帘子。
……
“官家,奴婢方才刚走没多远,便遇上了人送来了状元公的书信,还有一幅画作。”
“哈,朕正在想他,结果就来了,快拿过来。”
官家赵佶不禁喜动颜色地站起了身来,接过了画作,又看了一眼书信。
“你们几个,快去取挂画的杆子来,朕先看看小高又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书信一打开,高璋那与自己的笔力与功底已然几无二致的瘦金体跃然于纸面之上。
先是照例讲述了他这几日一路南下,终于进抵到了两浙路,另外就是,他这些日子以来,一直都在精心构思并创作的一副作品终于绘成。
此次让人寄回来,一来是请师尊为自己点评斧正一二;这二来嘛,则是希望师尊能够在这幅画作上留下墨宝,再遣人送回去。
因为这幅画作,他要留在身边,每当思念师尊的时候,就会悬挂起来欣赏……
“???”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滴充满了艺术家皇帝真挚情感的眼泪
这样的书信内容,直接就把那官家赵佶给整懵逼了都。
你思念为师,为何要欣赏自己的画作,这孩子,也太过腼腆了吧?我可是你师尊,亲如父子的师尊。
难道你想要跟为师要墨宝,甚至是为师的珍藏,难道为师还能拒绝你不成?
就在官家赵佶觉得爱徒这样的行为举止显得过于生份而心生不悦的当口,就听到了身边传来了一声惊呼。
这才从埋头看书信的状态中抬起了头来,看向那业已经被杆子给挑起来的画作。
只一眼,官家赵佶瞬间就愣在了原地,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一位发似流泉,目夺星辉的仙尊帝君,正倚着彩云斜坐,他的身后边,隐现天宫的琼楼玉宇。
身后边,一位绝代风华的神女执着宫灯,踩于云端,她的后方,则是无数的神女,或操琴或弄笛或吹萧,舞动于天际约约绰绰,忽隐忽现。
还有一员身上铠甲华贵,威风凛凛的神将,面白无须,双眉紧拢出个川字,面容沉肃。
手持三尖两刃刀,忠心耿耿立于仙尊之畔。
还有一条细犬,它的毛色,它的体型显得那样的优雅,它则伏于仙尊脚边。
目光警惕打量着周围,仿佛随时都会扑出去,嘶咬敢对仙尊不敬者。
而在这幅画作的前方,一位只露出了背影,却一眼就能够让人看出是一位翩翩少年的人物,正虔诚无比地朝着这位仙君叩拜……
……
“这,这居然是奴婢……”杨戬呆愣愣地看着这幅画上那威风凛凛的神将,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有一天,会成为艺术家笔下的人物。
重点在于,在这幅画作之中的自己,显得更加的强壮,更加的纯爷们,浑然没有半点娘炮气息。
并且又绘得那样的栩栩如生,与自己完全没有分别,如同在看镜中的另一个自己。
“这是朕,原来,他画的居然是朕……”
官家赵佶两眼直勾勾地盯着这幅画作中那个最为醒目的仙尊。
那模样,那眼神,还有神态,气度,完全就像是已然成仙得道的自己。
甚至就连自己靠近鬓角处一颗细小的黑痣,也都被绘在画上。
自己身后边那位最醒目,提着宫灯的神女,正是自己最爱的女人师师姑娘。
还有那忠心耿耿的杨戬被描绘得也活灵活现,更少不了那条现在正坐在凉亭里边吐着舌头的爱犬哮天。
杨戬看到了官家赵佶呆愣愣地打量着这幅画作许久之后,突然又回到了案几处。
抄起了那封书信,然后就那么站在那里看着书信,仿佛整个人都凝固石化了一般。
这让杨戬不禁有些懵逼,官家这是咋了,难不成这幅在自己眼里如此绝绝子的画作,有什么瑕疵,让官家郁郁不乐?
又或者是那封书信里边,那位情商MAX的状元公高璋,说了什么低情商的话不成?
就在杨戬有些惴惴不安的当口,就看到了官家的眼眶,居然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红,甚至眼中,开始有晶莹闪烁不定。
直接就把杨戬整个人给整不会了,呆呆地看着这一幕,连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口。
官家赵佶在看到了这幅爱徒呕心泣血的画作之后,再回过了头来,看向爱徒小高的亲笔书信,感观已然与之前,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这哪里是他在与为师生份,分明就是这孩子太过孝悌,远在异乡思念为师。
深知无法与为师相见,只能寄情于笔端,将他满腹思念与情感都落于纸上。
这才会有这样一幅不论是构图,还是笔意都那样真挚的画作出现在自己眼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