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德国人的尿性,想要让一个国家的项目以个人名字命名,只能说明这个人的能力已经到了一个行业数一数二的地位了。对于方浪的问题,根本就不用库尔特·谭克来回答,一旁的安特·波尔曼已经直接开口道:“老板说的不错,这个“ta-183”编号中的ta,就是谭克的姓氏。”得到准确答案的方浪激动不已,一把抓住库尔特·谭克的胳膊道:“那还等什么,快带我见识一下这个以你的名字命名的项目。”说完便直接拉着库尔特·谭克,往对方的设计室走去。本来就想将项目向方浪推销的库尔特·谭克当然不会拒绝,直接紧跟在对方身后,快步走到了自己的设计室。紧跟两人身后的安特·波尔曼微微一笑,也是连忙跟上两人的脚步。一行人风风火火的进到库尔特·谭克的办公室后,库尔特·谭克也不客气,直接从办公桌旁抽出一个长方形皮箱。轻轻的放在办公桌上,在方浪和安特·波尔曼的注视下,小心翼翼的打开。只见里面的东西并不多,都是一些像画轴一样,被捆成筒状的图纸。一个飞机的设计图纸肯定不止这么一点点,方浪也不着急,在边上静静的等着。库尔特·谭克将图纸拿出来,查看每张图纸上的标记,很快就将其中的一张图纸抽了出来,一边散开图纸上的扎带,一边转身来到办公桌后的一个展示板前。安特·波尔曼见状,快走两步上前,帮助对方将图纸展开,并用几个小小的类似于磁铁的工具,将整个图纸粘在了展示板上。随着图纸的展开,这个被命名为“ta-183”的喷气机外观图纸,就展现在了方浪的面前。见到图纸的第一眼,方浪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这可和他印象中的喷气式飞机不太一样啊!如果硬要让方浪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款飞机的话,方浪就只能想到一个词,那就是丑。这是一款单发喷气式飞机,进气口位于机头的正前方,翼展和机长都没有超过十米,而整个机身的直径却非常大,这和方浪印象中外形修长的喷气式战斗机的外观,可是有些背道而驰啊!如果非要让方浪找到一个动物来形容这个飞机的话,方浪的第一个反应,绝对不会是什么乌鸦,而是河豚,没错,就是那个整个脑袋圆鼓鼓的河豚。不过,方浪很快想到了世界上第一架完全依靠涡喷发动机飞上天的飞机He178,造型上似乎和这款飞机也非常相似。也许这就是单发涡喷发动机对机体的限制吧!方浪的这个反应,自然无法逃过另外两人的目光,这让库尔特·谭克不由得有些紧张起来,毕竟,如果如法让方浪满意的话,这款飞机显然是无法立项的。所以,库尔特·谭克连忙主动开口询问道:“老板,不知道您对我的这款飞机是否有不满意的地方。”方浪闻言,知道两人看到了自己的反应,连忙摆了摆手,上前一步来到离图纸更近的地方。这次他看到的不再是飞机的正面图,而是俯视图。如果是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方浪,可能还看不出这个俯视图有什么区别,但经历过太平洋战争,并认真学习过飞机驾驶的方浪,很快就发现了不寻常的地方。有些不可置信的直接来到图纸前方,用手指着俯视图上飞机的机翼,声音略带颤抖的道:“这是后掠翼?”库尔特·谭克听见方浪的话后,也是一脸惊讶的看着方浪,略带疑惑的问道:“老板听说过后掠翼?”“当然,我怎么可能没见过后掠翼呢!等等,我再看看。”方浪现在已经可以确定库尔特·谭克这个家伙绝对是个天才了,发现这个后掠翼后,方浪的第一时间便将原来的第一印象抛到脑后,开始仔细研究这款飞机的各个细节。越看方浪越是惊讶,因为随着仔细观察,方浪发现,这款第一印象让他觉得非常丑陋的飞机的很多设计,都非常超前。除了让方浪震惊的后掠翼外,还有他巨大的垂尾后掠角达到了60度,这些气动布局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是一款速度非常快喷气式战斗机。看着看着,方浪渐渐发现了一丝不对劲起来,接着更是差点直接跳了起来,一巴掌拍在了自己的大腿上。“这他妈瘦身后,不就是米格15吗?等等,米格15是什么时候出来的,艹,不管了,现在肯定还没出来。那也就是说,这可能就是米格15他妈呀!”方浪突如其来的表现,直接让身边的库尔特·谭克和安特·波尔曼愣在了原地,因为方浪说的是中文,两人没有听懂,但从方浪的动作中两人能够看出方浪这是激动的。并且,明显是非常满意,感到惊喜的那种激动。上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库尔特·谭克忍不住再次开口道:“老板,不知道您是在哪里见到过这种后掠翼的设计?这可是我们经过在风洞的多次实验后,才发现的全新布局啊!”已经有些回过味来的方浪,双眼放光的看着库尔特·谭克,听见他的话后更是直接开口道:“哦!你们为什么要选择这种布局呢?”这种问题对于亲自设计出这种后掠翼的库尔特·谭克来说,当然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了,毫不犹豫的随口回答道:“经过我们的风洞实验,平直翼飞机在近音速时会受到压缩效应的强烈冲击,产生剧烈的激波,而后掠翼则会延迟激波的产生,并且在超音速时产生的激波强度比平直翼小得多,使飞机在高速时具有更好的操控性。而我们的ta-183项目作为喷气式战斗机,最高航速已经接近0.8马赫,只有使用这种后掠翼的布局才能让我们的飞机在战斗中拥有更好的机动性能。您是从哪里见到过这种布局呢?难道除了我们,还有谁也同时发现了这种新型布局?”经过库尔特·谭克的这一解释,方浪已经明确,眼前的这位库尔特·谭克肯定就是后掠翼的发明者。而米格15显然就是从这款ta-183的身上找到的灵感进行设计制造的。要知道后来米格15可是被老家引进了的,也就是我们后世博物馆里见到的歼2,这也是为什么方浪越看越觉得眼熟的原因了。听到库尔特·谭克反复追问自己还在哪里见过这种布局,方浪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总不能告诉他是在后世见过的吧!看见一旁的安特·波尔曼,方浪很快想到了一个答案,连忙开口道:“嗨!当初我之所以去德国找波尔曼,就是因为有人向我介绍说,德国有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飞机布局,叫做可变后掠翼。后来在波尔曼的介绍下,才知道后掠翼和可变后掠翼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今天见到了你的这个后掠翼布局,才能让我一眼认出来。”这个回答让一旁的安特·波尔曼,脸色微微一红,毕竟当初自己可是拿着这个可变后掠翼技术,去英国布里斯托尔公司招摇撞骗,才让方浪找上门来的。听见方浪再次说起这个经历,他也不由得一阵脸红。好在方浪并没有说出他当初招摇撞骗的事情。库尔特·谭克闻言将目光望向安特·波尔曼,有些疑惑的问道:“可变后掠翼?是哪个汉斯·霍农拿出的Me P.1101项目吗?”作为德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当然对其他公司的产品,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当方浪说出可变后掠翼的第一时间,他就想到了最早出现这个技术的机型。听见库尔特·谭克的问题,安特·波尔曼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确认了对方的问题。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库尔特·谭克也是认真的点了点头道:“实话说,汉斯·霍农的这个想法非常具有建设性,但是,采用这个可变后掠翼,会让机翼的重量增加,有些得不偿失。”大家都是同行,各自抱有不同的观点是非常正常的,方浪和安特·波尔曼也不想继续在这个话题上纠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