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看 >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1464页

第1464页(1 / 1)

('

朱祁镇缓缓点了点头,脸色还是有些意外,道。

“朕倒是没有想到,皇帝竟然能让于谦上本,看来,此去前番入了诏狱一次,于谦的心性倒是改了不少。”

显然,对于这次的事情,朱祁镇已经将其归功于,于谦在向皇帝低头了,叹了口气,朱祁镇很快便开口道。

“既是如此,朝中态度如何?”

“回太上皇,风波不小,海禁是祖制,皇上如今突然要开海,朝中舆论纷纷,六部也大多都不赞成,臣正是听闻了这个消息,才想着来禀报太上皇,看看此事当中,臣该如何应对。”

朱仪的态度依旧恭谨。

这番举动,倒是让朱祁镇很是受用,说白了,人在落魄的时候,反而是最要面子的。

朱仪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没有自作主张,反而是主动来请示他这个太上皇,而且态度如此恭敬,可见他的确将自己当做了主君。

不过,朱祁镇却并没有急着表明态度,而是微微一笑,问道。

“依你看来,这件事情,皇帝能办成吗?”

闻听此言,朱仪微微一愣,心中却不由叹一口气,每每看到太上皇露出这副神情,他就知道,这位又要开始卖弄自己的‘高深莫测’了。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得的毛病……

不过面上朱仪还是得恭恭敬敬的,好似沉思了一阵,才试探着道。

“陛下恕罪,臣以为,此事成功的概率,估计不小!”

眼瞧着太上皇没有生气,反而饶有趣味的看着他,朱仪才继续‘大着胆子’道。

“以臣之浅见,此事皇上既然早就开始谋划了,那么,想必早已想好了,该如何通过朝议,去岁京城发生的几桩大案,牵连众多,被降黜,罢免乃至流放的官员不下百人,如今又京察在即,朝中诸臣虽然对此多持反对态度,但也同时对皇上畏之如虎,如果皇上下了决心要推动此事,恐怕失败的可能不大……”

按照道理来说,在太上皇面前夸皇帝,是一个极有风险的事,毕竟,眼前这位主儿可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之辈,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在心里记上一笔。

但是,眼瞧着太上皇这么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摆明了就是有不同的意见,这个时候,要是顺着他说,反而会让对方不高兴,觉得没有用武之地。

果不其然,听了朱仪的这番话,朱祁镇淡定的摇了摇头,道。

“你这话说得对,但也不对!”

于是,朱仪面上露出些许疑惑,躬身道。

“请陛下垂训!”

见此状况,朱祁镇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道。

“朝堂上的事,朕也知道一些,近段日子以来,各种大案连发,而且,一个个都是一牵一串的案子,如今不过区区一年的时间,朝堂上下,已经空了一小半,但是,见到这种状况,朕却不觉得紧张,反而感到高兴,你知道为什么吗?”

朱仪在心里撇了撇嘴,但还是恰到好处的捧场道。

“皇上整顿吏治,这是好事,可正官场风气,太上皇忧心国事,感到高兴自是理所应当,不过,皇上此举,恐怕更多的是想要清洗朝堂,培植亲信,太上皇英明,理当知道皇上的用心,故而,臣的确不解,您为何对这些事情袖手旁观,还请太上皇为臣解惑……”

第1181章 阳谋

不得不说,朱仪这个捧哏的功力还是很到位的,至少,作为被捧的对象,朱祁镇感到很是受用。

这番话不仅满足了他的虚荣心,而且还给了他继续说下去的台阶,于是,朱祁镇微微颔首,道。

“整饬吏治是好事,但是须知,任何事情都有代价,皇帝如此严厉的对待朝中大臣,如今的朝中,只怕除了怕之外,还有怨!”

话至此处,朱祁镇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情绪微微有些异常,但是很快就平复下来,继续道。

“朝中的这些大臣,最擅长的便是蛰伏待机,皇帝如今不顾物议,光凭一腔热血,便斩掉了这么多的朝中人脉牵连,那么留下来的这些大臣,就算明着不说,可到底心里必定有所不满,这种不满平时看不出来,但是,在这种大事上,却必然会体现出来。”

这番话一出,朱仪却是微微皱眉,思索了一阵,他开口道。

“陛下,恕臣直言,皇上整饬朝堂,固然会让大臣们心怀不满,可是,您刚刚也说了,如今群臣对皇上,先是怕,然后才是怨,既是如此,那么,群臣又岂敢违逆圣意呢?”

于是,朱祁镇脸上的笑意更浓,仿佛是想起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一样,道。

“所以,这就是皇帝犯的第二个错误!”

朱祁镇抬手竖起两根手指,口气变得越发自信。

“福建窝案!”

“当初,朱鉴对朕说起这桩案子的时候,曾经疑心这是皇帝要刻意将他调出京师之举,朕也有所疑惑,但是,毕竟勾结倭寇,兹事体大,所以,到最后朕还是觉得,这仅仅只是皇帝需要一个重臣出去整顿福建官场而已。”

“只是,如今看来,皇帝那个时候,就已经在布局开海了,福建官场污浊,多数人都和倭寇有所牵连,所以皇帝的想法是,先整顿福建官场,然后再议开海之事。”

“这……有什么不对吗?”

朱仪心里已经隐隐有所明悟,但是,面上仍旧是一副疑惑的样子,开口问道。

见此状况,朱祁镇摇了摇头,道。

“当然不对,所以朕说,皇帝还是太年轻了,仅凭一腔热血做事,朱仪,朕问你,若要开海,谁人得利最大?”

“这……”

朱仪犹豫了一下,试探着道。

“当然是沿海一带的百姓和商人,海禁一开,他们便可借此获利。”

“不错,正是如此。”

朱祁镇颔首道。

“此前朱鉴也曾将此案的一些情况说给朕听,如今沿海一带的这些假倭,大多都和当地的士绅有所牵连,而这些士绅的背后,有不少朝廷官员,有些在京中,有些在地方,当然,福建是最多的,一旦开海,假倭便可变成正经的商人,和他们有所牵连的官员,也不再是通敌之罪,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肯定是支持开海的。”

闻听此言,朱仪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恍然大悟,接着道。

“可是现在,福建窝案,再加上大军剿倭,已经将当地的士绅,还有和这些假倭跟走私商人有牵连的官员,都抓了个干净,朝中或许还有些人,但现在这个局面,他们必然不敢再有任何的举动,所以说,是皇上自己,把这些原本能够支持开海的人,一手给葬送掉了!”

眼瞧着朱仪终于明白过来了,朱祁镇面上笑意微收,道。

“便是如此,海禁是祖制,想要开海,朝中反对之人本就众多,现如今,皇帝自己把开海的助力全都抓了起来,你说,他这事情还能办成吗?”

细细的将前后思索了一番,朱仪道。

“陛下圣明,如此看来,皇上这次,确实要做无用功了!”

“倒也未必……”

听了朱仪的话,朱祁镇却摇了摇头。

见此状况,一旁的朱仪心中不由一阵无语,咋的,这背着你说,顺着伱说都不行呗……

不过这次,没等他问,朱祁镇就继续道。

“你刚刚说的也有理,经过了前面的几桩大案,群臣对于皇帝,早已经是惧怕不已,按照过往经验来看,这种大事,皇帝下了决心,就势必是要做成的,所以,就算是有大臣出面反对,恐怕也不会太多,大多数的朝臣,恐怕不会在此事上触霉头。”

那你前面说了一大堆是在干嘛……

朱仪的脸色有些凝滞,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了。

这般神色,自然也落在了朱祁镇的眼中,他微微一笑,道。

“朕的意思是,这件事情能够在朝议上通过,但是……办不成,你明白吗?”

这句话说的有些绕口,但是,朱仪毕竟已经在朝堂上磨砺了这么久,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通过朝议,和能够推行下去,并不是一个概念。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