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9页(1 / 1)

('

以前也是出于这种考虑,江陵水军不想过分刺激东吴水军,所以哪怕大汉占据了长沙,控制了洞庭湖和巴丘周边的陆地范围,但对水域上,大汉只是采取更加温和的巡防措施,而不是直接进兵巴丘。

现在,如果大汉真的选择巴丘作为江陵水军的水寨,那么陆口的东吴水军会是一个什么反应,真的不在羊衜和张溪的控制范围之内。

也许,东吴方面也不想轻启战端,会忍下这一次,最多就是加大袭扰力度,逼迫江陵水军无法在巴丘立足。

也许,东吴水军会立刻增兵陆口,跟江陵水军对峙,甚至有可能,双方爆发一场水战,来争夺巴丘到陆口这段水域的控制权。

前者的话,倒是符合了张溪的战略构想,一边可以威逼东吴水军,一边可以让江陵水军带着益州水军以战代练,增加实战经验。

但如果是后者的话,益州水军就算人多,那也是帮不上忙,可能大概率还会回到之前预想的,在江夏之地全面开战的结果。

所以……要不要冒险试探一下,这就是张溪要做出的决策了。

谁让他是荆州最高的行政长官,而且是难得的,掌握着军政实权的最高长官。

张溪左右权衡了一番后,决定,还是试一试为好。

一来,作为荆州的最高决策人,他也不能老是什么都交给属下去操心,自己却什么都不干,对于东吴,他也必须要做出自己的应对。

二来,张溪想了很久,觉得进军巴丘的这个事儿吧,还在可控范围之内……如果东吴水军真的要打大决战的话,张溪也不是不能把江陵水军回撤,避免不必要的消耗。

反正东吴水军再牛,他也不敢追到江陵水军的公安渡口来……除非朱然脑残了想着来送死。

所以啊,张溪还是下令,在延熙十四年的十一月底前,进兵巴丘。

不能再晚了,再晚的话,长江流域的东南风就该起了,到时从公安行船到巴丘可就是逆风,凭白让东吴占据风向优势了。

如今是延熙十四年的八月中旬,两个月的准备期,一个月移营,问题应该是不大的,毕竟巴丘和洞庭湖周围都在大汉的控制之下,唯一要担心的就是陆口水军的动向。

而陆口水军这边吧,其实留略现在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说起留略,确实要比十年前打巴丘水战的时候要沉稳了许多,现在已经是一个合格的水军将领了。

可问题是,留略沉稳是沉稳了,但他的上限只有那么多,他就不是一个善于自己动脑思考的将军。

这样的人,留守一方,听令行事是足够了,但你要指望他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做出应对措施,实在是有些太为难他了。

东吴在江陵的细作,其实在九月下旬的时候就已经给江夏和陆口的朱然,留略发出了提醒,说最近江陵郡内军事物资调集频繁,恐怕有大动作。

而留略本人呢,也确实通过这段时间江陵水军不寻常的巡防频率和路线,判断出江陵水军可能会出营作战。

可江陵水军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应该怎么应对,留略却不知道该怎么做。

他唯一做的正确的事情,就是给屯居在夏口的朱然送出了警示情报,请求朱然随时准备支援陆口。

而这个情报传递,到朱然做好出战准备,都是需要时间的。

就在这个间歇期间,也就是延熙十四年的九月下旬,羊衜带领三万水军,五艘大型投石蒙冲,在五十艘走轲和一百七十多艘大小战船的护卫下,离开公安水寨,顺流而下。

目标,巴丘水寨。

此时的留略,还不知道羊衜的真正目的地是哪里,但是,江陵水军一共五万人,七艘投石蒙冲,一下子出动了三分之二……这不叫主力尽出,什么叫主力尽出?!

为此,留略也赶紧收拢自己手里的所有战船和水军,总计一万五千人,一百多艘大小战船,以及三艘蒙冲战舰,在见面要地布防,防止江陵水军顺势进攻陆口。

同时,留略再次派出走轲,往夏口传讯,请求朱然尽快来援。

做好了这一切准备后,留略开始准备,跟江陵水军,进行一场不可避免的水战……结果却得到前方走轲传讯,说是江陵水军在上游一百里的地方突然转向,往巴丘方向而去。

这个消息,顿时让留略有些迟疑了。

本来吧,留略的想法,是在陆口附近打一场水军防守战,如果说真的因为兵力不足而不敌,自己还能撤回水寨,固守待援,等待朱然来救。

可……江陵水军去了巴丘,自己要不要跟着去?!

不去吧,坐视江陵水军占据巴丘,那就等于是敌人跑到自己家门口来了,以后陆口水军有什么动向,巴丘的江陵水军完全能一清二楚,甚至双方巡江造成的小规模作战,也必然会大大增加。

可要是去吧,留略因为防守坐下的准备就彻底无效不说,还得跟着江陵水军的屁股后面,进入洞庭湖作战。

虽然说不上是客场作战吧,但终归是在敌人的腹地内……洞庭湖周边的陆地上,都是蜀汉的地盘,江陵水军要靠岸获得补给容易,但东吴水军想要在那边建立临时水寨都难。

你很难说,这是蜀贼故意设下的圈套,目的就是引诱陆口的东吴水军进入洞庭湖作战。

留略犹豫了,他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冒险的比较好……与其冒风险进入洞庭湖作战,倒不如先回陆口,等到朱然领兵来援后,再做打算。

而就是留略的这个犹豫,让羊衜几乎没有任何阻拦的进入了洞庭湖,然后在洞庭湖南岸建立了临时靠岸基地,同时通知石苞,提供必要的郡兵支援,修筑完整的水寨。

等到朱然率领水军抵达陆口,跟留略汇合,已经是七天以后的事情了……这个时间点,已经足够羊衜布置完洞庭湖外围防线,同时把水寨修筑出一个大概了。

而羊衜一旦在洞庭湖建立了基本的立足点,现在进退两难的人,就变成朱然了。

不管肯定是不行的,三万江陵水军就在你眼皮子底下,随时可能进攻陆口,你让朱然怎么放心?!

可如果要管,就得想办法进入洞庭湖作战……就靠朱然和留略合兵后的两万人,恐怕也很难获胜。

要想彻底获胜,驱逐江陵水军,就必须要把最后留守夏口的那一万水军也抽调南下……可如果这么一来,襄阳水军顺着汉水南下的话,谁来保卫夏口?!

现在朱然,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能被困在陆口,暂时不得动弹了。

第1227章 练兵

羊衜移营巴丘,导致朱然不敢擅离陆口,夏口守军不足,为防止襄阳水军顺势从汉水而下,朱然不得不向孙权请求,抽调鄱阳湖的东吴水军增援夏口。

而随着益州三万水军的东进,孙权也感受到了压力,双方在江夏附近的水军数量实在不成比例,无奈之下,孙权不得不同意朱然的请求,派出五官中郎将陆凯率领鄱阳湖水军三万,前往夏口,代替朱然坐镇江夏。

做出这样的安排之后,孙权依然不太放心,又派出了留略之弟留平,领两万步卒增援江夏,听从诸葛恪的指挥。

从这个安排上来看,孙权一方面也是担心蜀汉趁此机会掀起大战,提前做好了防守准备,另一方面,孙权很明显是要培养重用诸葛恪,派出的援军将领是资历和军功都不怎么出众的留平。

不然的话,留守建业的还有老将丁奉,还有孙权的女婿全琮,不论是战功还是资历,都比留平更强,为什么不派他们领兵增援江夏?!

说白了,还是要保证诸葛恪在江夏的话语权,让诸葛恪能尽快的成长起来……要是丁奉或者全琮去江夏的话,以现在诸葛恪的资历,怎么可能指挥的动这两个人。

由此可见,孙权对诸葛恪的期待,还是很高的。

水陆增援完毕之后,孙权这才稍微放下一点心来……江夏现在已经汇集了水陆兵马超过十万人了,哪怕那个张溪主动发起大战,大吴也有一战的资本了。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