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8页(1 / 1)

('

王平选择的是利用无当飞军的山地行进能力,命令一千无当飞军行进到夏侯献侧翼进行攻击,而自己则率领剩下的一千无当飞军弃关出击,尾随追击。

只要夏侯献一下令分兵断后,王平就抓住机会,配合侧翼的无当飞军攻击断后部队,一口气吃掉,然后再采用相同的方式,继续尾随追击夏侯献。

如果夏侯献不选择分兵,那王平就这样一路袭扰,等到时间长了,夏侯献又急于回军,军心不稳的时候,再发动突袭,必然也能事半功倍。

就这样,其实夏侯献就是这样一路被王平袭扰,偏偏又无法摆脱,最后被王平生生的把军心士气给拖垮后,被王平袭击攻破的。

而随着夏侯献所部被王平击破,王平自然也带着两千无当飞军长驱直入,进入了常山国。

而此时的曹羲,已经领兵抵达了常山国的真定县。

这个时候,第二个让曹爽绝望的消息,发生了。

曹羲在真定县城外,先赢后输,被邓艾所击破。

曹羲兵败溃逃,偏偏正好碰到了往真定县进军的王平军,被王平给堵了个正着……当场兵败被擒,余众逃散。

第1206章 退路

曹爽是真的想不明白,自家胞弟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就有胆子出城去跟蜀贼野战的?!

你手里都是些什么货色自己难道没点数么?!就这帮玩意儿,守城他们都不一定能守的明白,跑出去跟敌军野战,那不是纯粹找死呢嘛!!!

某种程度而言,曹爽其实比他弟弟曹羲,以及历史上的某位丞相之子都要更懂兵事……曹爽都知道自己凑出来的玩意儿只能用来守城,打死他都不会主动出战的。

可曹羲偏偏就这么做了。

而曹羲……曹羲也是倒霉,他偏偏遇到的是邓艾啊。

曹羲的能力虽然不如曹爽吧,但基本的军事常识他还是有的,而且,他也不是对自己麾下的这帮乌合之众没有概念。

但,架不住曹羲真的赢了一回啊。

刚刚抵达真定县布防的时候,曹羲也确实没有想过要主动出战,他也只想好好的守住县城,挡住邓艾既可。

但是呢……邓艾的先锋王濬,只率领了不到三千兵马,兵临真定县城下。

这么好的机会,曹羲是真的有点忍不住……才三千兵马,这到底是先锋军,还是来侦查的?!

曹羲的脑子本来就不够聪明,再加上手下一帮乌合之众都是世家私兵,平日里在邺城都是眼睛长在头顶的玩意儿……就是邓艾亲自领兵过来他们都不一定怕,更别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王濬了。

一番吵嚷之下,再加上曹羲本身也有点动心……曹羲下令,一万兵马留守城池,负责接应,自己亲率一万士卒,出城主动进攻王濬。

结果这一战,曹羲打的相当的顺利,直接击破了王濬,追杀王濬二十里,斩获千余人。

这一战吧,确实是王濬大意了。

王濬的行军太过顺利了,常山国境内根本无兵防守,导致王濬一路进攻,只带三千士卒足以……结果在真定县遇到了一个硬茬。

另一方面,王濬也确实有点没把曹羲放在眼里,毕竟曹羲只不过是顶着曹真三子的名头而已,根本没有实战经验……但王濬却忘了,曹羲也许不怎么样,但在很多时候,兵力差距也不是那么容易抹平的。

历史上不乏以少胜多的案例,但那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情况下,双方遭遇战,还是兵力多的一方更加容易获胜。

所以这一战吧,确实是曹羲趁着王濬大意无备的空子,实打实的赢了。

但接下来吧,就轮到曹羲丢人现眼了。

因为这一战打的很顺利,导致曹羲对邓艾率领的北路军多少产生了一些轻视……不仅曹羲有这样的想法,他麾下的那帮乌合之众也一样,都觉得蜀贼不过如此。

而王濬呢,在退回本阵后,被邓艾狠狠的训斥了一顿,同时记下了战败的责任,让他率领五千士卒,再次进攻真定县,将功补过。

这次反攻,王濬学乖了……他选择了诈败。

当曹羲看到王濬去而复返,这次又只带了五千士卒,顿时又想着建功立业了。

毕竟,上次这个王濬带了三千人来攻城,自己主动出击,用一万人轻松击败了他,斩获了千余人……这次依然还是这个王濬,只带了五千人,有什么好怕的。

自己手里可是有着两万多兵马呢。

因此,曹羲这次只留了三千人守城,带着两万士卒主动出击,再次选择了跟王濬野战。

而王濬依然是表现出了一副“不堪一击”的架势,打了不打两刻钟的时间就开始后撤“败逃”……面对这样的好机会,曹羲能放过?!

上次追击了二十里就回兵了,这次可不会那么简单的放过这个蜀贼……曹羲就这么一路追杀,被王濬引的,往邓艾的本阵方向而去。

而邓艾嘛,早就接到了王濬的通知,摆出了口袋阵,就等着曹羲自己装进来……这一战过后,曹羲率领的魏军大败,不仅本人被擒,剩下的士卒也四散逃逸了。

你真不能指望这些乌合之众能有多少的战斗意志和组织度,他们打顺风仗还可以,一打逆风局,稍有不利必然四散而逃。

这点,陈祗是感同身受的。

就这样,不过七八天的事件,邓艾就彻底击破了邺城以北的最后一支魏军,领兵占领了真定县后,继续领兵南下,直逼邺城。

而此时的邺城,曹爽已经是彻底没办法了。

不到半个月的事件,曹爽搞出来的最后的努力也彻底泡汤了,如今的邺城极其空虚,守军算上那些老弱病残的郡兵,加起来也不到两千人……怎么守?!

抽调百姓上城墙么?!

任何时代,没有经过操练的百姓上城墙守城,都是在添乱,只会干扰正规军的守城秩序,加快失守的速度而已。

现在曹爽真正在考虑的,是与邺城共存亡,还是保护天子,弃城而走。

如今的冀州局势,虽然说已经是遭到蜀贼的三路夹击了,但是吧,蜀贼到底没有兵临城下,还不到围城的地步,如果现在就放弃邺城而走,去冀州东部的南皮,或者索性退往幽州,寻求田豫的庇佑,也不是没有可能。

曹爽倒是不担心去幽州的话田豫不接纳,田豫的为人和忠诚,曹爽还是信得过的。

只是……曹爽虽然政治智商不高,但也清楚,如果自己这么做的话,就彻底丧失了大魏的正统性,沦落到了跟公孙渊一样,偏安一隅的地方诸侯的地步。

那么做,虽然大魏还能继续保存社稷,但也不再是天下正统,会丧失掉天下人心的。

可如果跟邺城共存亡的话……邺城一破,人都没了,直接就身死族灭了。

这两个选择,曹爽都不太想选,但是吧,如果非要选一个的话,那么曹爽还是希望选择后者。

起码能活命。

只是,就算要突围,那也需要有一定的兵力保护才行,否则这一路逃亡,还要面临蜀贼的千里追杀……根本不可能逃的太远。

而如今,距离邺城最近的三支大魏兵马,分别是秦朗,夏侯霸的朝歌守军,司马懿的魏县守军,以及中山国的范阳郡兵。

秦朗,夏侯霸两人镇守朝歌,而这个地方,面对的是诸葛亮率领的十余万兵马围攻,去投靠这两人,跟自己往蜀贼兵堆里送没什么区别。

去投靠范阳郡兵,那就要出城北上,随时可能会被从常山国而来的邓艾军堵个正着,风险也不小。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去魏县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如果是平时,曹爽肯定是不想去魏县的,因为那里是司马懿在镇守,而曹爽根本不信任司马懿,再加上如今司马懿的态度如何也不好说,去了也免不了有自投罗网的风险。

但是吧,曹爽之前不是派了弟弟曹训去接管司马懿的军权了嘛,到现在为止,曹训也没有传回来不利的消息……只要曹训能掌握到一部分司马懿的兵权,那也算是有个保障。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