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页(1 / 1)

('

而这种可能,在魏延看来,比第一种的可能性更加低。

魏延现在是孤军深入,跟各地的汉军的联络都不通畅,但并不代表魏延得不到任何前方战事的情报。

大汉在兖州地区的细作势力虽然不算强盛,但基本的传递信息功能还是有的,只不过不如军报那么详细,时效性也没有好。

而魏延上次接到细作传过来的消息,是在一个月之前,那时候说是徐庶已经率领主力大军逼近雍丘城了……就算把时效延迟的因素算进来,这最多也就是两个月前的战情。

两个月前,徐庶顺风顺水的高歌猛进,一路攻到雍丘……总不能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战事发生这么反转的变化吧?!

徐庶是天下闻名的智谋之士,又有两倍于敌的兵力,即使面对司马懿这样善于用兵的对手,也不可能一下子输的那么干脆。

再退一步说,就算徐庶一时不察,犯了曹操在赤壁之战时候类似的错误被司马懿抓住了,真的败了……司马懿也不可能放着徐庶的败兵不追,反而选择北上进攻濮阳吧?!

孰轻孰重,司马懿难道还能分不出来?!

因此,从时间上来看,司马懿击败徐庶后再北上围攻自己的概率,更加的低。

说实话,这两个可能性,在魏延看来,都不太高……但濮阳现在确实遭遇到了魏贼的进攻,而且很有可能,已经失守了。

魏延思来想去,突然想到了第三种可能……会不会是前两天那支从酸枣战场撤出去的魏贼?!

依稀记得,那个卖了郭淮的魏将的将旗,好像也是“贾”字旗。

可如果是那个小辈收拢残军去进攻濮阳的话,兵力上又有点对不上……那一场溃败之后,那个小辈能收拢超过五千人的兵力都算是厉害了,哪里来的一万人进攻濮阳?!

魏延还是相信阳群的战报的,至少在这种敌军主帅和兵力规模上,阳群不至于说谎……所以,濮阳那边,肯定是有魏贼到了,只是兵力多少,战略目的是什么,现在魏延还摸不清,猜不透。

但不管如何,魏延觉得,自己也不能继续这么在酸枣和延津一带继续僵持了。

派人去通知姜维和文钦,让他们俩弃围延津,领兵来酸枣……先合兵一处。

一方面,防止突然出现的变故,导致兵力分散,无法统一行动。

另一方面,魏延也是想跟这两个后辈智谋之士,商讨一下魏贼的战略目的,以及接下来的应对。

姜维和文钦来的很快,不过三天的时间,两人就领兵来到了酸枣……酸枣和延津,其实离的不算太远来着。

而两人到来后,魏延把濮阳可能失守的事情一说,再把自己的猜测也讲述了一遍,征求姜维和文钦的建议。

文钦倒是没说什么,同样在思考着魏军的战略目的。

而姜维……姜维的反应还是快了一些。

“魏老将军可曾往封丘派出斥候?!”姜维突然的问道。

魏延魏延微微一愣,但随即,点点头,说道,“虽未至封丘,然酸枣以南三十里,老夫皆有斥候查探。”

魏延也是老将了,这种临阵侦查的事情,肯定是不会忘的。

但姜维要求,把酸枣南侧和东侧的斥候多放出去二十里,至少要保证五十里的侦查范围。

尤其是南侧,最好能直接联络细作,获取封丘的敌军情报。

姜维的这些要求,让魏延也是若有所思。

“伯约之意……可是担心魏贼此番回军,只在围剿我等?!”魏延皱眉,问道,“可若是如此,徐军师那边……”

难道姜维真的认为,徐庶输给司马懿了?!

姜维自然也懂魏延没说出口的话,但他只是微微摇头,说道,“元直先生处战况如何,维并不知晓……只是,魏贼破濮阳,若再屯兵封丘,不管其目的如何,我等皆会为敌所困。将军当早思退敌之策。”

姜维的意思吧,其实就是说,不管前方战事是胜是败,魏军的战略目的到底是什么……咱们的现实处境,是不会改变的。

如今濮阳已经确定失守了,那么东面的退路已经没了,北面是延津,一时半会儿也攻不下去,南面要是再被人堵住封丘的话,那魏延三人率领的大汉禁军就真的陷入包围了。

司马懿怎么想的不重要,魏军回军的战略目的是什么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咱们接下来到底该干什么?!

是强攻酸枣,以攻代守,还是选择在魏军合围前,撤军突围……得先有个基调,临阵才不至于会慌乱无错。

第1142章 撤军方案

姜维给魏延提了一个醒——与其纠结于猜测魏军的战略意图,倒不如想想咱们现在的实际问题。

时间,对魏延等三人来说,可不太友好。

魏延经过姜维这一提醒,顿时也反应了过来。

手头的情报不足,再怎么去推测徐庶那边的战事成败都没有意义,立足于现实,才是现在魏延最应该做的事情。

很显然,现在魏军已经占据了濮阳,如果延津那边的蒋济再主动出兵前往酸枣……那就基本可以确定,封丘方面肯定也会有魏军大军过来。

这就是一个针对魏延率领的大汉禁军的包围网。

现在魏延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撤兵的问题了。

当然,魏延也可以选择在延津的蒋济领兵支援酸枣前,强攻酸枣,在攻下酸枣后据守……但这么做的风险,太高了。

第一,延津距离酸枣太近了,领兵来援不过是两三天的路程,哪怕大汉禁军的战斗力强,也不可能一面攻城,一面完全挡住蒋济带来的援兵。

只要让蒋济想办法往酸枣城内送进去五千人,那以郭淮的能力,他再守个十天半个月都不成问题。

而如果司马懿真的领兵到了封丘,从封丘过来包抄围堵,用不了十天时间。

换句话说,魏延只要不能在三天的时间内攻破酸枣,那么等待他的,就是被魏军合围的下场。

第二,现实的情况,不允许魏延去赌这种战法。

如果说,徐庶那边是战事顺利,逼得司马懿不得不后撤到东郡,那么魏延采取强攻酸枣据守的策略,还能说是中心开花的战术,配合徐庶的追击军队,一起围歼司马懿。

但如果徐庶那边是因为战事不顺,已经被司马懿击退了……那魏延强攻酸枣,或者就地困守,不过是瓮中之鳖,逃都没地方可逃。

魏延不可能去赌这一半对一半的可能性,而代价却是他和麾下三万士卒全军覆没。

因此,魏延不得不放弃就地坚守或者强攻酸枣的计划,转而只能选择突围的计划。

毕竟,相对来说,突围虽然可能会导致这次孤军深入的作战失败,但至少可以保全自身实力,全军覆没的风险更低一点。

只是,突围的方向,选择在哪里更加合适呢?!

最简单直接的办法,自然是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往白马渡口的方向撤退就是了。

但问题是,白马渡口正好在濮阳西北方向,魏军反攻濮阳得手后,未必不会往白马渡口进军,占领这里。

而在白马渡口,黄权的水军士卒只有三千余人,战船不过四十艘……先不说黄权能不能守住白马渡口,就算能守住,以现在黄权水军的运力,要运走三万人回孟津渡口,至少要十天。

来的时候,司马懿主力大军都在兖州西南,魏延有足够的时间等黄权慢慢运人过来集结,可现在撤退的时候,十天时间,可就要了老命了。

以司马懿和贾逵的用兵能力,不会给魏延这么多时间的。

因此,除非是实在没办法了,魏延是不会选择撤往白马渡口的。

而魏延看中的撤退路线,是从酸枣往东,撤往陈留郡的长垣县,然后从长垣县南下,进入济阴郡,再从济阴郡绕道,撤回颍川。

不管陈留之战到底是谁胜了,魏延的这个撤退路线,能完美的规避掉大部分陈留郡的控制范围……虽然绕路绕的有点远,但至少安全。

而粮草补给方面,长垣县是否能得到足够的粮草补给不太好说,可只要进入了济阴郡,尤其是济阴郡重镇定陶,肯定是有大量的粮草补给的。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