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页(1 / 1)

('

这就是邓艾能想到的,相对合理的解释——司马懿可能在陈留要撑不住了,同时魏延也在东郡打开了局面,司马懿为了保存实力,从而选择了撤军。

但这个想法吧……真就只能是一个想法。

这里面主观臆断的成分有些偏高了。

首先吧,从上次司马懿发动的反击来看,魏贼虽然在雍丘一直采取的是龟缩防守的态度,但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说司马懿在雍丘坚持不下去,实在无法让人信服。

其次,魏延在东郡的战况,如今谁都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魏延本身就是孤军深入的作战,跟所有方向都断绝了联络,徐庶这边也只能通过一些战局的变化来判断魏延的进攻效果如何。

比如说,在济阴郡的贾逵放弃了外围县城的防御,集中兵力屯守定陶,基本可以判断,魏延在东郡干的还不错,导致贾逵根本不敢分兵北上反攻,只能是困守定陶自保。

但更多的情况,徐庶是判断不出来了。

因此,这个时候魏延是不是已经威胁到了司马懿的后路,或者说,司马懿会不会利用这种情报不通畅的情况给自己设计,假装魏延已经威胁到了自己的后路……这都没准。

所以嘛,对于邓艾的这个判断,徐庶只能说,这是一个可以去思考猜测的方向,但并没有合理的证据来支撑。

而毌丘俭,也提出了另一种司马懿退兵的理由。

“魏吴联盟,司马懿此番选择退兵,或是要引诱我等深入兖州,然后令东吴袭我军之后,两面击之?!”

嗯……别说,这种可能性,还真的是有的,至少徐庶和邓艾乍一听的情况下,还是脸色凝重的。

司马懿这个人,是有这个魄力设计这种计谋的,而且一旦大汉的大军深入兖州腹地,在沛国一带逗留的陆逊突然领兵北上,在下邳边界屯兵的诸葛诞再领兵西进……一个包围网就算是成型了。

但是吧,再仔细想想,这个可能性,比邓艾的那个猜想还要低。

邓艾的猜想吧,还是寄托在自家人的行动成果上,以魏延的能力,他不是没有可能在东郡搅和出一个天翻地覆出来。

可毌丘俭的这个猜想吧,那就是要寄希望于魏吴两国之间通力合作……真的,这就是个笑话。

这年月,谁不知道东吴的行事作风,以司马懿的用兵风格,怎么可能会愿意把风险留给自己,把破敌的希望寄托在东吴的军队身上?!

这种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除非他司马懿已经穷途末路了,否则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反复无常的东吴身上。

但是呢,也不是说毌丘俭的说法没用,这同样也是一条思路。

至少徐庶就开始思考,有没有可能是司马懿故意撤出兖州中部三郡,一方面吸引大汉的北伐军继续深入,另一方面,用兖州东部的几个郡,把东吴军队拖入战场?!

就东吴上下那种占便宜没够的毛病,司马懿要是真的弃守了山阳郡和济阴郡的话,在下邳的诸葛诞未必会坐得住。

而自己这边如果让胡遵领兵北上去占据济阴郡的话,恐怕陆逊也会得寸进尺的进入梁国……这不是不可能的。

只要稍微有一个处理不好,司马懿还真的有可能直接把东吴的军队卷入这场兖州大战。

到时候,就算汉吴不直接交战,徐庶都不得不跟刚刚进入兖州的时候那样,分兵去守卫他处……这样用来围攻司马懿的兵力,就会进一步被分薄。

这么一搞的话,在兖州境内重复出一个三国鼎立的状态出来,也不是不可能。

而这,也是司马懿最有可能守住兖州的方式。

第1139章 退兵和追击

到了司马懿,徐庶,诸葛亮这个级别的战略家层次,真就是一个山上的狐狸,谁也别跟谁玩什么聊斋。

司马懿的战略目的,通过徐庶等人的一方连蒙带猜,其实已经分析出了个七七八八。

是,一开始司马懿的主要顾虑,还是后路的魏延带来的威胁,但当司马懿思考后撤的可行性后,同样也发现了这是一招拖东吴下水的妙招。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一招也许瞒不过像徐庶,陆逊这样的智谋之士,但只要自己一退,徐庶不可能不追,而陆逊,也不可能放着这么好的机会不利用,不去抢占兖州的郡县。

这是彼此利益需求,不是谁说忍住就能忍住的。

这是一个近乎无解的阳谋。

如今蜀贼势大,魏军后方不稳,司马懿需要收拢兵力,压缩防线,解决后方的威胁,所以他必须退兵。

而司马懿一退,徐庶不可能放任司马懿保存实力离开,因此必须跟上,同时也可以配合魏延所部前后夹击,争取一战破敌的机会。

至于东吴方面,蜀贼虽然势大,但东吴在淮南和徐州的兵力充足,并不惧怕蜀贼……再加上东吴特有的占便宜属性,哪怕陆逊能忍住,孙权都不一定能忍住这么大的地盘诱惑。

因此,拖东吴下水这件事,司马懿至少有七成以上的把握。

至于兖州……没办法,仗打到这个地步,他司马懿当然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可是,如果能在保持原有兵力损失不大,实力不损的情况下,用兖州作为挡箭牌,挡住蜀贼继续北上的步伐,在司马懿看来,也不是不能接受。

当然,朝廷方面可能不会太接受这个局面,因此,司马懿还需要想办法,剿灭魏延所部的兵马,进一步的削弱蜀贼的实力……这样才能勉强交代的过去。

因此,司马懿按照自己的原定计划,开始逐步撤军。

对于自己的撤军行动,司马懿也知道,以徐庶的智谋,大概早晚会看出破绽来,为了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司马懿决定冒一次险。

他让曹爽带领第一批士卒率先撤军前往济阳,跟高堂隆汇合,自己则留在雍丘,最后一批撤军。

一方面,可以在蜀贼发现猫腻的时候,用自己的身份继续迷惑蜀贼,另一方面……谁断后都不如自己断后来的放心。

只是,司马懿也没有想到,仅仅在自己安排撤军的第二天,蜀贼就发现了猫腻,城外的陈泰所部营寨就遭到了试探性进攻。

也亏得这个时候撤军才刚刚开始,陈泰还在营寨内,并没有第一批撤离……在陈泰的指挥下,魏军有惊无险的击退了蜀贼的进攻。

而陈泰也赶紧的派人去跟城内的司马懿汇报,同时请示下一步的行动。

司马懿在得知陈泰在击退蜀贼后并没有出城追击,就知道事情要麻烦了。

一方面,司马懿让陈泰加快撤军速度,尽快在城外完成撤军事宜,另一方面……司马懿隔天直接登上了城楼,亲自指挥作战。

这事儿吧,本来司马懿是不着急这么做的。

一开始司马懿是没打算立刻露面,他想先让雍丘城剩余的士卒先守一天,等到场外的徐庶有所怀疑的时候,自己再主动露面,这样才会效果更大。

毕竟,计谋这个东西,算计的就是人心。

一开始司马懿选择不露面,就是为了引导徐庶去猜测自己是不是已经撤军了……而徐庶认为自己已经撤离雍丘的时候,自己再突然露面,等于是直接推翻了徐庶之前所有的猜测。

到了那个时候,徐庶只会认为之前司马懿不出现,就是故意在误导他往撤军的方面想,实际的目的还是在雍丘城坚守……徐庶会自我否定之前的所有猜测,坚信司马懿和大军都在雍丘城内。

哪怕之后司马懿真的撤离了雍丘,一时半会儿之内,徐庶也不会再怀疑。

这是司马懿的原计划……可这个计划,因为陈泰的提前暴露,导致不可用了。

本来徐庶就已经开始怀疑魏军在撤退了,如果司马懿再如原计划那样先不露面……两相印证之下,徐庶就会立刻下决心强攻雍丘,不会再给司马懿主动露面演戏的机会了。

到了那个时候,陈泰的兵力在撤退,而雍丘的兵力已经被曹爽带走了三分之二……司马懿可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应对全面强攻的蜀贼。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