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页(1 / 1)

('

也就是说,曹魏在兵力部署上,是倾向于囤积重兵于东北侧的洛阳地区,对于西南侧的颍川兵力部署,仅限于防卫而已。

哪个容易,哪个难,其实一目了然。

再加上,诸葛亮也不是那种只会强攻一面的莽夫,不可能在战前战略部署的时候,那么简单的只制定出一套战略方案,他也有后手……只是,需要大家统一一下意见而已。

而这个统一意见的前提,就是对这个现有情报的信任度,是不是要去采信他。

而这个问题,现在摆在了剩下的五人面前。

第1081章 战略制定

情报是否可信的问题,这就是见仁见智了。

至少庞统是表示可以信任的,因为从目前来看,看不出这个情报有什么错误或者遗漏的地方,相反,事态发展完全是跟情报基本一致的。

他曹魏就算再加大业大,也不会拿整个河洛地区的兵力部署做假情报的,万一弄巧成拙,这个后果,现在的曹魏可承担不起。

而张溪这边呢,却是对情报的真实性不太敢报太大的希望。

先不说这情报详细到这个程度,实在是无法让人轻易相信……就算它是真的,那也是半年前的情报了,现在的河洛内部和兖州郡的兵力部署如何,并不好说。

司马懿可不是个好对付的人,兵力布置如此北重南轻的,司马懿能看不出来,会不做调整?!

所以啊,张溪还是建议,大汉既然要北伐,要制定北伐战略,还是应该坚持以我为主,不能轻易相信这个情报上的信息。

两个想法,其实大家都有赞同和反对的人,最终六个人互相讨论了一下,得出了一个折中的结论。

可以有条件的相信,作为制定战略的参考,但不能完全按照这个情报的描述去制定战略。

有了这么一个前提后,六个人开始继续讨论,该如何安排北伐大军北伐的事情了。

诸葛亮的想法呢,就是主攻颍川郡,争取尽快攻克颍川郡,进兵陈留,闯入兖州腹地。

对于河洛地区,诸葛亮的想法是以洛阳为基地,佯攻牵制为主,等到主力大军进入兖州,击破了司马懿后,再集中兵力进攻河内,北上河东郡。

这样的战法中规中矩,集中优势兵力,一路突破,兖州虽然有十万之众,但需要坚守的地方太多,也不是没有一举而克之的可能。

就是有可能会费一些时间,但胜在稳妥。

而庞统呢,倒是不反对集中兵力进攻颍川,但他认为,可以把进攻颍川作为一个幌子,吸引兖州的曹魏郡兵兵力南移,然后再挑选精锐精兵,从孟津渡出发,沿黄河攻入东郡,扫平兖州北方,然后再南下夹击作战,围歼在陈留,颍川聚集的曹魏军主力。

这个作战思路呢,也不是不行,就是稍微有点冒险,毕竟沿黄河而下,进攻东郡的前提条件是兖州郡兵被抽调南下,北部兵力空虚,同时河内郡和冀州郡兵并没有做好南下的准备。

一旦两方中任何一方有备的话,进攻东郡的汉军一旦陷入迟滞,再想沿着黄河退回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会被兖州重兵围攻的。

所以嘛,张溪的意见是,稍微结合一下……先按照诸葛亮的前期战略去走,能攻下颍川自然最好,万一攻不下颍川,无法夺取进入兖州的通道,那么再变化战略目标,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庞统的做法破局,也不是不行。

至于河东和河内两郡的郡兵,也不能放着不管,必须要有所牵制……张溪建议,其实也可以主动从孟津渡渡河,出兵河内郡,压制河东郡魏兵。

只是这么一来,就有个小问题……兵力该怎么分配?!

按照诸葛亮的战略想法,是打算集中最精锐的二十万汉军强攻颍川,进入陈留郡……剩下的十万人用来在洛阳地区牵制河东郡和河内郡的郡兵。

这样虽然变化不足,恐怕会被司马懿识破,但胜在安全保险的。

而如果按照庞统的战略计划走的话,那就必须抽调南北两军在洛阳待命,然后等着从水路去进攻东郡……如果颍川依然派二十万郡兵去进攻的话,洛阳就剩五万兵力了,拿头去牵制河东,河内两郡啊,司马懿不带着十万兖州郡兵杀向洛阳才是怪事呢。

至于张溪的想法,那就更离谱了……还要过河牵制河东,河内两郡,咱们有那么多的兵力用么?!是减少进攻颍川的兵力,还是洛阳不要守了?!

反正吧,就是一通互相吵吵,最后,才算是勉强的定下了作战计划——以十五万兵力进攻许昌,五万兵力从孟津渡河北上,进攻河内郡,牵制河东郡。剩下的十万人,在洛阳等待战机。

若颍川郡进攻顺利,洛阳立刻分兵五万,攻取巩县,兵压虎牢关,牵制兖州郡兵兵力。

若颍川郡进攻不利,那颍川郡就地转入战略相持,吸引兖州魏军南下,洛阳分兵从孟津渡沿河而下,进攻东郡,使贼军南北不能兼顾,从而寻机破敌。

这个作战方案,总算是得到了六个人的一致认可。

接下来,就是分配各路带兵主帅了。

李严不用问,他的职责是坐守长安,负责安排粮草军械补给,不用带兵出征。

而姜叙带领的秦州郡兵,被诸葛亮划拨到进攻颍川郡的作战序列中去了,但进攻颍川郡的主帅,却不是他。

而是徐庶。

这个任命,其实多少是有些出人意料的……其实连徐庶本人都没有想到。

大汉现在真的不缺统兵帅才,不管是成熟期的张溪,魏延,诸葛亮,还是成长期的邓艾,姜维,毌丘俭等人,其实都有一定的能力。

是,十五万大军进攻颍川,这样的大兵团作战,交给邓艾,姜维等人,确实不妥当……可不是还有魏延和张溪呢嘛。

这两个人,不论资历还是能力,都足够统领起这么多的军队作战了。

而诸葛亮给出的解释是,张溪要领兵去进攻河内郡,而魏延要随时在洛阳待命,根据后面的战事发展决定是不是要进攻东郡。

这两个地方的任务,其实严格说起来,比徐庶带兵去进攻颍川,要难的多。

张溪要以五万人进攻河内郡四万人,同时还要牵制住河东郡步骑兵力六万人……这个任务,不让张溪去,诸葛亮是真的不放心。

而渡河偷袭东郡这种事情,如果不是以智勇双全的将军带领,诸葛亮也不放心……说实话,其实这一路,诸葛亮是更想用邓艾的,这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考虑到邓艾在军中的威望和资历都不足,魏延虽然性格脾气不太让人放心吧,但这么多年的经历下来,也不是那种有勇无谋之辈……诸葛亮不可能在这么重要的时候,不用魏延。

因此,诸葛亮只能是把魏延用在这个地方,同时辅以邓艾辅佐,这样也许就能更加保险一点。

至于诸葛亮自己,不仅要坚守洛阳,统筹全局,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诸葛亮也需要领兵前压,攻取巩县,兵临虎牢关,分担其他地方的进攻压力。

所以……颍川这一路,实在没办法,只能是交给徐庶领军了。

而且,徐庶带兵去攻略颍川郡,其实还有一个好处……徐庶是颍川人呐。

用徐庶领兵去进攻颍川,就是用来安抚颍川世家大族们的……你看,进军主帅都是你们自己家乡的人,又带了这么多的兵过来,该怎么办,你们懂吧?!

这要是还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那等到将来攻下了颍川,那可就别怪大汉不客气了哈!!!

让徐庶领兵进攻这一路,其实诸葛亮也有减轻颍川郡抵抗力度的意思。

当然,张溪其实也可以带这一路兵马,毕竟张溪也是颍川人。

但问题是,徐庶可以领兵进攻颍川郡,但徐庶不能代替张溪领兵去打河东……只能是退而求其次,做出这样的选择。

这么安排,张溪倒是没什么意见,但徐庶心里打鼓啊。

他一直以来,都是跟随主将出战,负责出谋划策和协调各军……虽然偶有领兵经验,可也没有带这么多士卒的时候啊。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