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你还能说啥?!诸葛亮都这么豁得出去了,那张溪能有个屁的异议……撑死了给自己的女婿稍微提一阶,把屯田都尉改为屯田校尉,起码说出去不至于让自己的女儿太丢人了。两家当爹的都是位高权重,女婿的官职却是越做越小……中国历史上大概是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例子了。诸葛乔的事情,暂时就先告了一个段落,而随着诸葛乔到荆州赴任,同时还带来了一个来自长安的决策——在桂阳郡重建炼砂铸币厂的事情,被尚书省的李严给驳回了。理由,是朝廷铸币必须要有司决断,不可多铸,也不可少铸,因此,在桂阳建立铸币厂是不可行的。至于炼砂厂这事儿,既然前汉,后汉都有先例,那么朝廷也不会加以阻扰,重建炼砂厂的事情,州府自决既可。这个李严……我特么!!!张溪对李严这个人,一直以来的印象就很差,你就算是打死张溪,张溪都不相信,李严的这个决策是真的出于公心……这货铁定是拿自己立威呢。不然以李严的眼光,他能看不出来桂阳郡这个破地方,除了用炼砂铸币来获取财政补贴外,没有第二个发展道路?!反正在张溪的眼里,李严这是尚书令的位置坐稳了,开始不甘心位居诸葛亮等人之下了……打算宣示自己的存在感了是吧?!张溪很不爽,但张溪没办法……李严的理由,就是诸葛亮都不好反驳,因为说的确实是对的。铜钱确实不是完全的信用货币,但增发和滥发也是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的,很容易导致地区物价不稳定,甚至可能引发世家大族大量囤积货币,或者融了铸成铜器……这就违背了当初刘巴制定下的经济政策了。钱,是用来流通的,不是用来囤积的。所以,就算明知道李严这货有私心,但出于公心考虑,诸葛亮还是同意了李严的批驳意见,并且给张溪专门写信安抚解释,让诸葛乔上任的时候,专门交给张溪。张溪看完了诸葛亮的信件以后,气也消了一半……没啥好说的,下班回家吧。女婿到荆州上任,自然是带着女儿一起回来的……今晚家宴,还有外孙在侧,不想这些麻烦事儿。第1074章 又是联姻延熙三年,八月底。中秋过完不到半个月,女儿女婿才到江陵不到二十天,张溪又一次接到了来自洛阳诸葛亮的书信,让张溪在九月底之前,抵达长安,参加朝议。这次朝议,不仅张溪要去,各州刺史和边将都要去,甚至还包括在洛阳的诸葛亮。这么大的阵仗,顿时让张溪意识到,诸葛亮这是又打算搞大动作了。而诸葛亮的大动作,大概就只有一个——北伐。距离上次南征,已经过去了两年的时间了,荆州这边别的不说,至少兵员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而这两年,老天保佑,不管是荆州还是河洛地区,都算风调雨顺,连续丰收……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想要出兵北伐,显然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这个时空的诸葛亮,比起历史上的诸葛亮,已经算是很克制了,从建兴年间到延熙年间,一共十年时间,不过才发动了两次北伐而已,加上这次,才第三次。所以嘛,就去吧。北伐这事儿吧,在如今的大汉朝廷内部,它就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正确的问题了,而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一统天下的问题了。不再是诸葛亮等荆州派力主,益州派反对的事情……现在是整个季汉朝廷内部,统一的共同需要了。但凡能做到一统天下,成为开国功臣,哪怕是益州世家,那也是大力支持的……这里面不仅有个人的荣华富贵,还有地方世家利益的提升。成都也许不能成为长安,洛阳这样的国都地位,但是成为第二个邺城,那对蜀中世家来说,也已经足够了。因此,现在大汉要北伐,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大家走个过场,确认一下北伐的时间,然后互相讨论一下自己需要在这次北伐中承担的责任。就这样,会议在九月下旬召开,九月中旬,张溪就带着自己的儿子张正,徒弟羊祜,一起抵达了长安。今年小正儿已经十八岁了,再过两年就要二十岁成年了,可以出仕了……张溪带着小正儿过来,目的就是把小正儿交给诸葛亮,让诸葛亮带去洛阳教导一阵子,等到出仕后,也好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不是荆州安置不下小正儿,而是张溪想要避嫌,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在自己的辖区内当官。至于小羊祜,这孩子今年也已经十六岁了,也到了需要实务锻炼的年纪了。当年小邓艾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帮着张溪处理政务文件了,张溪这次带着小羊祜过来,其实也是一种传承……让小羊祜作为自己的书记官随行,积累一些处理政务的经验。不过嘛……有一个人,也跟着张溪一起到了长安,而这个人,张溪是真的没有想到。小正儿的未婚妻,东海王氏的千金大小姐,王元姬,居然一路跟着张溪一行人,从江陵一直跟到了襄阳,这才被张溪偶然间发现。这位王大小姐啊,你本来是应该呆在江陵城内,跟她未来的婆婆孙尚香学习女工织造,安心等着在明年小正儿正式成年后,两人正式成婚的。东海王氏的千金大小姐啊,偷偷跟随着自己的未婚夫,一路潜行了近两百里地……这要是传出去,被她老爹王肃知道了,不得气个半死啊!!!哪有半点大家闺秀该有的样子?!再一个……一个弱女子,居然能一路跟着州牧车架尾随近两百里地?!真当张溪的护卫亲兵各个都是眼瞎的么?!只能说,某些人别的跟老爹没怎么学会,在对女人这方面,是真的一路传习自自家老子……也是一个妻管严。如果没有小正儿一路打掩护,王元姬能一路从江陵跟到襄阳?!顺带的,这里面估计自己徒弟也没无辜到哪儿去,这一路上,他都是跟小正儿一起行动的。不过……算了吧。都已经跟到襄阳了,再送回江陵去,和一起去长安,也没啥区别了。再一个,张溪也不是那种古板的家长,人家姑娘家都冒着这么大的风险一路跟着你儿子了,你还能说啥?!就带着吧!!到了长安,住在自己以前的府邸之内,安顿下王元姬,张溪带着小正儿和小羊祜,一起先去拜见诸葛亮。目的呢,就是拜托诸葛亮,接下来的两年教导一下小正儿,等他成年后,在洛阳给他找一个差事儿做。至于小羊祜,就是来混个脸熟的。可诸葛亮直接没管小正儿,倒是拉着小羊祜,一副慈祥大叔的表情,嘘寒问暖的……张溪看着就觉得有些怪。这个死鱼头,打什么主意呢?!再往下听,就更不正常了……这个死鱼头,居然在跟小羊祜套话,询问他泰山羊氏有没有给他定亲。特么这话说的吧,张溪都听不下去了,直接找了个由头,把两个小的支开,单独跟诸葛亮谈话。“丞相莫非近日甚暇,怎如此关心后辈婚事?!”张溪没好气的说道。就差说这个死鱼头是闲的没事儿干,老不正经的想当月老想疯了!!!你家就俩儿子,一个过继的已经娶了我女儿了,另一个才不过八岁……怎么的,你还打算过继一个女儿,嫁给我徒弟不成?!诸葛亮却是没好气的瞪了张溪一眼,然后才以一副无奈的口气,说道,“泰山羊氏,乃是中原大儒世家,声望隆著,姻亲甚广,其嫡长子若能与我大汉结亲,百利无一害也!!!”所以说啊,诸葛亮也无奈啊……张溪这个人吧,其他都好,唯独就是在这种政治联姻方面,真没啥敏感度。也是,这货但凡有点敏感度,当年也不会亲自写信给先主,求先主替他出面跟孙尚香主婚了。虽然那时候两家是联盟关系,但到底还是两家人,你一个做臣子的,娶盟友家的主君的妹妹,真的是一点概念都没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