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大汉数次北伐,攻下了河洛……蒯祺这一支族人,就很突然的出现在了河东郡,并且一路南下,经过诸葛亮的接应,回到了襄阳。不用去纠结原因是什么,不过是这年月世家大族的常规操作而已。蒯氏虽然大部分族人去了北地,在荆襄只留下了一部分分支族人,但蒯氏到底在荆州是根深蒂固的,留下了这部分族人依然能保住荆襄四大家族的地位,更别说蒯祺回归荆襄之后了。再加上蒯祺跟诸葛亮的私人关系,跟庞氏的交情,他来出任桂阳太守,一点都不出人意料。而且桂阳这个地方吧……你要是用现在的眼光去看的话,这地方还行,在湖南南部到广东北部一带,怎么着也跟落后地区没啥关系。但在这个年代,这地方可就是一个标准的山多,水多,田地少,而且道路不通的穷地方……俗称“穷山恶水”。这地方交给荆州世家来管理,反正张溪是一点意见都没有。反正不可能弄的更差了。随着荆南四郡的人选安排完毕,又有石苞在荆南总督军务,张溪总算是能稍微放心一些了。接下来,就是让这四个郡尽快恢复生产,同时恢复郡兵数量和各县防务了。姜维,文钦,毌丘俭三人和大汉南军,现在也已经撤到了江陵城内,会在江陵城协防一段时间,等到江陵水军回防完毕后,再启程北上,回归长安。这次姜维在荆南打的不错,一战击溃吕岱,名声收获不小。毌丘俭和文钦在江夏北部打的也是顺风顺水,毌丘俭甚至一度攻下了江夏郡郡治西陵县,最后是奉了张溪的命令,两个人才撤出江夏的,战功也颇多。因此,这次回去后,三个人免不了的也会加官进爵,至于接下来是镇守长安还是继续被派外出征战,就看刘禅的意思了。庞统也走了,陪同步骘一起去了长安,商议江夏的归属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庞统是倾向于答应东吴方面的要求的……庞统现在改主意了,他觉得在水军彻底成熟前,南征的把握不大,倒不如用一个江夏稳住南面的东吴,集中兵力先搞定曹魏再说。因此,庞统先是回到江陵,说服了张溪,然后又给诸葛亮去了一封信,说服诸葛亮同意……只要这两人同意了,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操作了。至于张溪,回到江陵后,并没有着急的收拢兵力,而是把州泰提拔为荆州司马,让他领兵继续看住乌林道口,防备江夏的东吴军。虽然说吧,东吴应该不至于在刚刚定下和议的时候就违约,但……防着点总是好的。然后,张溪才开始跟王基一起商议,如何快速恢复荆南民生。荆南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土地的问题,而是人口的问题……经历过数次政权交换,荆南境内的百姓数量锐减,早已不是赤壁战后的那个荆南了。尤其是在东吴掌控荆南的期间,大部分的耕地,包括改造耕地都是掌握在东吴的世家大族手里,没有了足够耕地的百姓,不得不成为东吴世家大族的隐户,而随着荆南用兵,这些世家大族撤出荆南的时候,也把这些隐户们给迁走了……荆南真的不剩下多少百姓了。根据四郡初步提供上来的丁口数据,整个荆南四郡,只有两万七千余户丁口,总计不超过十二万人。当然,这里面的丁口数量,零陵郡那边肯定是要打折扣的……潘濬说到底,还是世家大族的代言人,再加上有承诺在先,张溪也不好现在就翻脸。但其他三郡,丁口基本属实……李球,石苞是不可能替荆州世家们张目的,而蒯祺所在的桂阳郡,是真的没什么人,那地方百姓的生活是真的惨不忍睹,连世家大族都不稀罕在那个地方搞什么隐户。就这么点丁口,要想在短期内恢复生产,实在是太困难了。为此,张溪和王基合计了一下,一方面是上奏朝廷,希望朝廷出面,迁徙一部分丁口到荆州来。可问题在于,荆南这地方,已经算是靠近交州了,在大汉的版图里,这边也可以算是南方迷障之地,一般都是这些地方的百姓巴不得迁徙到别的地方去,就没有人愿意从北地迁徙到这种地方来的。所以这事儿吧,张溪估摸着,朝廷能起到的作用,最多就是流放一些犯人家属过来实边,能起到的效果真心不大。说到底,还是得从本地人身上想办法。比如说世家和异族。从世家入手,是张溪希望世家能释放出一部分的隐户,用来充实荆南四郡的丁口,当然,作为回报,长沙郡洞庭湖附近的一部分耕地,他张溪也不是不能再多拿出来一些,回馈给这些世家大族们。至于异族……张溪觉得吧,其实五溪蛮和汉人的差异,真的不是很大。尤其是跟汉人百姓的差异。双方在长相上几乎是看不出什么不同的,区别只在于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而已。而且,五溪蛮也不是以渔猎为主的异族,他们有些部落也保持着一定的耕种习惯……毕竟是在山里生活,要是没点耕种技巧,光靠渔猎,恐怕也很难保证族群生活。因此吧,张溪觉得,也不是不能诱导这些五溪蛮族出山耕种,教化他们成为大汉子民。可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大概就是五溪蛮族对汉官的信任问题,以及五溪蛮族的生活方式和汉民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信仰不同,所造成的彼此摩擦。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嘛……其实现成的就有。那就是承袭自秦汉的羁縻制度,也就是在荆南划出一块地方来,给这群五溪蛮族生活,任用五溪蛮族首领为官,用蛮人治理蛮人。这种手段,至少在这个时代,或者说,在这之后的一千多年里,还都算是比较有效的做法。但这个做法吧,也不是没有坏处……元明时期的土司制度,就是这种制度的延伸,可最后也导致了地方土司的坐大,时不时的反叛,一直到清代经过“改土归流”后,才算是勉强消除了这种隐患。尤其是在中央集权并不是特别有效的王朝,这种边境羁縻制度,其实风险还是不小的。说实话,张溪真的很想一步到位,直接消除所有隐患……可现实就是现实,在这个生产力低下,民智未开,族人对首领有着严重生产资料依赖的情况下,张溪想搞的那一套,根本没有可行性。搞到最后,还是得回归到最传统的羁縻制度上……就算好一点,也不过是又一个土司制度而已。真的,一个制度,合适比所谓的先进更重要。第1071章 丁口延熙三年,六月,荆州桂阳郡。经过了近两年的休养生息,张溪这个荆州牧,终于第一次巡视了桂阳郡。倒不是张溪偷懒,都快两年了还没去桂阳看看……实在是桂阳这个地方的道路交通条件太差了。去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基本都有大道可以通行各县,巡视起来很方便。可到了桂阳郡……呵呵,进出桂阳郡只有一条大道,而这条大道,只能通往桂阳的两个县,一个是耒阳县,一个是郡治郴县,剩下的桂阳郡各县,要去的话,不仅要走小道,有时候甚至还要坐船通行。要知道,桂阳郡一共有十一个县呐……这得巡视到什么时候去?!因此,这次张溪巡视桂阳郡,也是打算先去一下耒阳县和郴县,其他的地方,看实际情况再考虑要不要去。说起这个耒阳县吧……嗯,历史上庞统还在这边当过一阵子县令,然后因为不理政务被刘备免官了,最后还是鲁肃写信给刘备,表明庞统的能力,再加上诸葛亮背书,这才被刘备重新启用。真不是嫌庞统丑,而且历史上的庞统也不丑。当然,这个时空,庞统可没来这地方当过县令,是直接被张溪推荐给刘备,一上来就直接重用的。不过嘛……在抵达耒阳县之后,张溪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庞统会不理政务,同时《三国演义》里会描写,庞统用一下午的时间处理积压了三个月的公务,把张飞给惊的目瞪口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