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实话,如果从军令的角度来讲的话,姜维这么做好像不太合适,有违背军令的嫌疑。但是嘛,出征在外,如果一切都指挥按照军令行事,那也不过是一个庸将而已……去看看长沙县的防备情况,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嘛。因此,在姜维看来,自己不过是稍微绕了七八十里路,去长沙县看看有没有偷袭攻取长沙县的可能而已,也算不上是违背军令。嗯……结果让姜维很失望。情报上来说,长沙县应该只有少量的东吴郡兵驻守,而自己麾下经过一场大战,还剩下一万五千人左右。如果长沙县真的守备空虚的话,也不是不能打一下……可姜维发现,长沙县的守军,至少在八千人的样子。得,白跑一趟,自己这点兵力,是攻不下有八千人守卫的一座郡治大城的。可就在姜维大失所望,准备转道北上去罗县的时候……南方突然出现了一支军队。根据斥候的回报,这支军队是东吴的军队,兵力数量大概在五千余人左右。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支军队的行踪非常的仓促,看起来,可不像是正常行军的状态……倒是有点像在尽力逃命。姜维一听还有这个好事儿……这种送到嘴边的肉不吃,那可就太对不起自己了。姜维立刻下令,全军战备,前往拦截,先吃掉这支东吴败军再说。第1065章 倒霉蛋张承张承倒了血霉了,真的。自从被诸葛恪坑了一把,从水军统帅变为陆军将领,带着一万五千士卒进入荆南开始,张承就没过过几天安生日子。之前是不停的被人调来调去的各地支援,在武陵和长沙两郡来回奔波。之后好不容易被调到醴陵县来阻挡蜀军,稍微安生了不到一个月,自己的对手又出幺蛾子了。蜀军一次分兵,让张承误以为蜀军要分兵进攻长沙县,不得不分出五千士卒回援长沙,减少了醴陵县的守军数量。但紧接着,张承就发现自己上当了,对面的蜀军主将石苞不过是虚晃一枪,派出去的两万士卒又重新回来了,以三万人围攻自己一万人。本来张承还认为是自己大意中计了,白白分兵而出,可能会因此守不住醴陵县……可随后的守城战中张承发现,原来蜀军的攻城战打的,居然这么拉胯。自己以一比三的兵力对比,并不是没有可能守住醴陵县的。这下好了,张承觉得自己能守住醴陵县,甚至有可能击退蜀军的进攻……坚守的更加卖力了。但是吧,也就是守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对面的主将石苞,他又出幺蛾子了。他退兵撤围了。这不是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不得不退兵,这点张承还是看的出来的。不过打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石苞手里至少还有两万五千人的兵力……就这么撤军的话,太儿戏了。反正在张承看来,石苞肯定是又在玩什么引蛇出洞的把戏,这次,自己可不能跟上次那样轻易上当了。为此,张承没有放松任何警惕心,依然还坚守着醴陵县城池备战,同时又派出了自己的斥候,去醴陵县城周围方圆五十里查探蜀军踪迹。最后,张承发现,石苞领兵,往湘水的方向撤退了。湘水距离醴陵县城,至少有八十里以上的距离,撤退到这么远……这是真的撤围了?!张承总觉得不对劲,换位思考之下,他实在不觉得石苞有撤兵的理由。两万五千人的士卒,对着一座只有八千多人守卫的城池,没道理就这么撤了的啊。所以……湘水?!顺着湘水而上,好像就是湘南吧?!而过了湘南不到八十里的距离,就是长沙县吧……嗯?!长沙县?!张承突然察觉到哪里不对劲了,立刻让自己的斥候尽快出发,去查探湘水流域内,是否突然出现大量的渡船。现在张承最怕的,就是石苞放弃进攻醴陵县,逆湘水而上,进攻湘南县。湘南县那边,是没有什么东吴郡兵防守的,两万五千人的兵力,几乎可以说是兵不血刃的就能夺取湘南。石苞一旦夺取了湘南,必然会转头东进,进攻长沙县……那边可是荆南东吴军的粮草囤积地啊。虽然说长沙县有吕据驻守,同时经过张承的一次分兵救援后,也有了八千人的兵力守卫……可吕据的军事能力,张承是实在不放心。一旦石苞真的放弃进攻醴陵县,转道进攻长沙县的话,张承不着急是不可能的。甚至,石苞要是进攻长沙县的话,连后勤补给的问题都不用去考虑,零陵郡的湘乡县和长沙郡的湘南县只隔着一条湘水而已,要从这个路线运输补给的话,说不定比他石苞现在进攻醴陵县的后勤补给路线还要短一点。张承不管怎么想,他都觉得石苞是北上去进攻长沙县了,所以现在……自己是不是要回防长沙县?!按照常理来说,自己确实应该立刻回防长沙县,可上次的遭遇,让张承有些投鼠忌器。上次石苞就是一个简单的分兵,就让自己从醴陵县分出了五千士卒,这次要是石苞故技重施呢?!假装撤围醴陵县,摆出要在湘水北上的架势,等到自己真的撤兵去救长沙了,他再领兵回来,那不就可以兵不血刃的占据醴陵这个交通要道了么?!他手里可还有两万五千士卒呢,这些士卒要是不管长沙县,直接带兵进攻宜春县,闯入豫章郡……就算最后豫章郡能守住,他张承免不了也会被战后问责的。虽然有自己老爹罩着,倒是不会死,可张承自己的军事生涯和仕途,估计也就到此为止了……以后只能在家呆着,当一个混吃等死的勋贵二代了。所以嘛……张承真的很犹豫啊,要不要回军?!张承这么一犹豫吧,石苞倒是有些搞不懂了……这个张承,倒是沉得住气。石苞选择撤围醴陵县,其实一半是因为真的打不下去了。没办法啊,自家手里都是些什么货色,石苞很清楚啊。真正能用的,就只有一万大汉郡兵,剩下的两万五溪蛮兵,野战还可一用,攻城就是来添乱的。就指望这帮人的攻城能力和作战意志,石苞打了三天,就发现自己想的太好了。诚然,对面的东吴军也不是什么强军,守城的表现也是一塌糊涂……可架不住自己这边也一样打的稀里糊涂啊。要攻下醴陵县,不是不可能,但估计打完了,自己麾下的那一万郡兵就该伤亡的差不多了。到了那个时候,这帮五溪蛮兵,脱离了武陵郡和零陵郡作战,没了顾忌,手里没足够郡兵的石苞是不是能压制的住,可就不好说了。因此,石苞不想在醴陵县下这么硬拼伤亡,还是得想个办法,再次让醴陵县守军分兵。上次石苞用计,佯攻长沙,导致了醴陵县分出了五千士卒去长沙救援,那么这次故技重施,弄的逼真一点,是不是会导致醴陵县守军直接退防长沙呢?!而醴陵县到长沙之间的距离还是有点远的,至少有两三百里的路程,这中间有足够的空间给石苞半途设伏,伏击这支退守长沙的守军……只要不打攻城战,而是打野战的话,那么石苞手里的五溪蛮兵,就能派上足够的用场。这就是石苞的计划,为此,他提前给在泉陵的潘濬写信,希望潘濬搜集大量的渡船,沿着湘水北上,做出接应自己绕道北上进攻长沙的假象。而石苞自己,在继续围攻了醴陵县十几天后,选择撤围,退往湘水方向。一方面,是给张承足够的空间,让他有机会整军撤离醴陵县,另一方面,石苞也确实需要通过水路的快速运输,抢在张承之前,在醴陵县和长沙中间的地方,选择合适的埋伏地点,伏击张承的回军。可张承这段时间一直在醴陵县按兵不动,闹得石苞心里也有点犹豫……这个张承,该不会是看破了自己的计策,或者是根本不在乎长沙县的得失,就是不打算回援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