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城池,有大将镇守和没有大将镇守,差别还是非常大的。有大将镇守,守军有了主心骨,自然军心和士气就有了保障,而没有大将镇守,大家都不知道该听谁的,军心和士气自然难以保证。县令当然也可以带领守军坚守,但除非这个县令在本县有极高的威望,同时也能镇得住那些外来的兵将……但,这太难了。历史上,以县令身份能守住城池,不被外敌攻破的人,无一例外,全都是人杰……大部分的县令守城,有节操一点的就是城破人亡,没节操一点的,就是敌人还没来,县令自己先跑了。所以啊,现在的罗县,朱然是真的不能放心,哪怕还有五千人守卫,但就那个本地世家出身的县令,朱然甚至都不怕他直接跑了,而是怕他来一个“箪食壶浆”……那自己的后路可就断了。为此,朱然经过简单的换位思考之后,权衡了一下罗县和下隽县哪个更重要之后,立刻做出了弃守下隽,回防罗县的决定。很明显,罗县才是最重要的。就这样,在垮江之后,张溪几乎兵不血刃的占据了下隽县。弄的张溪和庞统都有点哭笑不得了……这次真的是冤枉啊,张溪真没想占下隽县。按照张溪和庞统的计划,他们是计划领兵先兵压下隽县,然后分兵绕道,由州泰率领一万士卒,去偷袭罗县。为此,张溪都把州泰连同一万汉军,从章陵都给叫了回来。但目的,不是要求州泰一定要偷袭罗县成功,毕竟在张溪和庞统的预计里,罗县应该有五千到一万的东吴守军,州泰仅靠一万兵力,是很难能偷袭成功的。真正的目的,不过是营造出一种紧张的局势,让朱然坚定从武陵郡调兵的想法……这个时候,张溪和庞统都不知道,朱然已经从武陵郡调兵了。毕竟这时代的通讯条件有限,细作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东吴那边发生了什么,隔天张溪就全知道了。所以啊,本意是吓唬一下朱然的战略分兵,没想到朱然居然这么不禁吓,直接放弃了下隽县的防守,全军退守罗县去了。这事儿闹得……私下里,张溪也不禁跟庞统感慨,周瑜之后,东吴真的就连一个能拿的上台面的统帅都没有。那个在淮南的陆逊也许还行,但这个在荆南的朱然,显然是跟周瑜的差距有点太大了。虽然朱然的表现让张溪很失望,但朱然这一撤,确实也是出乎了张溪和庞统的预料……如此一来的话,自家这边,到底是进兵还是不进兵呢?!进兵吧,接下来需要攻略的肯定是罗县……可罗县有两万兵力坚守,那朱然还有必要从武陵郡调兵么?!不进兵吧,放着好好的城池不要也说不过去……而且你不进兵,朱然更加不可能从武陵郡调兵过来支援长沙。因此嘛……张溪还是领军进驻了下隽县。同时,张溪在下隽县休整了足足有十天的时间,给朱然调兵提供时间,然后,再正式领兵出发,前往罗县,跟罗县城外驻扎的州泰所部一万兵马汇合。现在,是五万主力大军对阵罗县朱然的两万守军。还是那一套老规矩,先扎营,然后慢悠悠的开始准备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做着围攻罗县的准备。而没过几天,根据张溪军中的斥候回报,罗县东南方向三十里处,有一支东吴军正在往罗县方向赶来,兵力超过万人。到了这个时候,张溪才算是松口气……终于是调动起来了。能在这个时候,还有超过万人的兵力来支援长沙的,除了是武陵郡的援兵外,张溪想不到第二种可能。由此,张溪立刻传令军中使者,快马加鞭,回江陵传令。石苞,姜维等人的偏师,可以出动了!!!第1058章 偏师出兵石苞和姜维接到张溪的命令后,不带任何犹豫的,立刻带领三万士卒出发,在钟离牧的水军接应下,进攻公安。这一个月,可把两个在江陵城里呆着的统兵大将,给憋坏了。前方战事进行的如此顺利,眼看着就要一路平推了,可他们居然还在江陵城里呆着……多少不是个滋味啊。为此,一接到出征的军令,这两人憋着一口气,领兵出发,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兵临公安城下。东吴的公安守将程咨,听到自家斥候说蜀军三万兵力过江,攻取公安渡口,再回头看看自己麾下那可怜的三千士卒……二话不说,直接撤军。这不是临阵脱逃啊,先声明。之前朱然在做出局势判断的时候,认为蜀军会从武陵郡方向发动进攻,因此呢,朱然不仅给武陵郡派来了援军,同时也跟吕岱一起,制定了武陵郡的防守战略。公安这个地方,对江陵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屏障,同时也是一把尖刀,就怼在了江陵的面门上……可对于武陵郡来说,公安并没有多少坚守的价值。与其在这里分布兵力驻防,倒不如在蜀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直接回撤,收缩兵力,退守武陵郡内。程咨一看现在的情况,蜀军有三万兵力,而自己守军只有三千……十比一的军力对比,这不是大军压境是什么?!所以,程咨弃城退守武陵郡内,是在执行武陵郡防守战略,并不是临阵脱逃。顺带的,程咨也给吕岱及时的带去了蜀军大军压境的消息。对于程咨的这个行为,让吕岱有些哭笑不得。某种程度上来说,程咨的做法是真的没错,十比一的军力对比,在公安硬抗,毫无意义。但是吧,你就这么跑回来,连象征性的守都不守一下……是不是多少有点太伤自家士气了?!好歹也是程德谋的儿子啊……唉,算了,自家儿子都不成器,还怎么苛求别人家的儿子。至少程咨还知道赶紧退守回来通知自己,就这份判断力,比自家儿子强不知道多少倍了。不管如何吧,三万蜀军进攻武陵郡的消息,吕岱是知道了,而吕岱对此做出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刻收拢武陵郡北部诸县的兵力,全力退守武陵县。然后,给东吴的荆州牧朱然发出警告——咱们中计了,蜀军玩的是调虎离山,进攻荆南的突破口,还是武陵郡。当然,吕岱这么做的目的,倒不是要求张承的那一万五千士卒再回来武陵郡。一方面,吕岱知道现在长沙那边的战事也很吃紧,朱然比自己更加需要这一万五千人的援军。另一方面,吕岱觉得,靠自己手里的两万守军,再加上身后陆凯的一万的零陵郡兵,自己未必就守不住这个武陵郡。因此,吕岱只是给朱然示警,并没有要让张承回军救援的意思……这么来回折腾张承手里的那一万五千士卒,未免也太残忍了点。别回头一仗没打,士卒在赶路的途中反倒是哗变了,那才是最搞笑的事情呢。现在的吕岱,依然对守卫武陵郡,有着不小的信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吕岱发现,事情好像跟自己想的吧,有点不太一样。先是说进攻到武陵县城下的蜀军,并不是程咨所言的三万人,而是只有两万人,领兵大将,也不是吕岱所熟悉的石苞,而是一个叫姜维的将军。这个人,吕岱好像听说过,说是张溪在西凉发现的青年才俊,后来被诸葛亮看重,收为入室弟子。虽然背景很吓人,但不管从哪个角度讲,这都是一个没有多少战阵经历的年轻将领吧?!嗯,反正是名声不显。当然,吕岱倒没有因此小瞧了姜维,毕竟,这位除了是诸葛亮的入室弟子外,还有个前提条件——是张溪发现的。张溪发现人才的能力,现在天下皆知了……能被张溪看重的人,能力也许高地不一,但至少起步也是一郡太守之资的人才。而且吕岱也曾经出兵试探过,这个叫姜维的“小将”,虽然年轻,但是用兵风格颇为稳健,不急不躁,很难找到他的用兵破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