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页(1 / 1)

('

甚至,曹真信誓旦旦的向朝廷保证,大概到十二月底左右,他就能平定公孙渊叛乱,然后回军南下,一个月回返邺城,一个月南下支援洛阳。

所以,曹真希望驻守洛阳的司马懿,能撑到明年开春二月底,三月初。

曹叡接到了曹真的战报后,仔细算了一下时间,发现就算他现在召集屯田民成军,到最后能抵达洛阳,好像最早也需要到三月中旬的样子。

这样的话,还不如等曹真回军呢。

但前提是,曹真要能尽快的击破公孙渊才行……如果有什么延迟耽搁的话,还是很麻烦的事情。

为此,曹叡决定暂时先等等看看,如果十二月上旬曹真的战报还是在跟公孙渊僵持的话,那他不得不下令,召集屯田民为兵了。

而到了十二月初,曹真再次送来了辽东的战报,而且这次,是彻底的捷报——在太和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曹真在首阳山大破公孙渊主力大军,公孙渊及其子公孙修,仅带百余骑护卫遁逃。

曹真亲自领兵追赶,终于在襄平城东南八十里处,追上公孙渊父子,亲手斩杀。

到此为止,辽东公孙渊父子的叛乱,就算是大致结束了。

当然,战报上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说曹真为了尽快的平定公孙渊余党的叛乱,震慑辽东野心家和周边羌胡异族,一举斩杀了公孙渊任命的相国级官员二千余人……这事儿曹叡就当是没看到了。

没办法,在现在的局势下,曹真没有足够的时间在辽东常年驻扎下来,安抚地方,他能做的,就是震慑一时,让所有心怀异心的人不敢有所行动,这样曹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撤兵辽东,南下支援洛阳。

曹叡也明白自己族叔的意思,或者说,曹真如果不这么做,导致辽东骚乱频发,那曹叡最后还得怪罪这个族叔。

不是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是时机不对,曹叡也明白,非常时刻用非常手段的道理。

而这么一来,曹叡也终于是可以松口气了。

曹真平定了辽东叛乱,不日既可挥军南下去支援洛阳,那就不用曹叡动用什么屯田民了。

毕竟,曹叡也不想再跟在洛阳那会儿一样,再损失一年屯田所收入,被逼的不得不跟河东世家和颍川世家们低头,用利益来换取足够的钱粮,保证河洛稳定了。

既然曹真可以在预定的计划内南下,那曹叡就立刻下旨给镇守在洛阳的司马懿,让他务必坚守洛阳到三月份。

守到那个时候,哪怕最后洛阳失守,也不是他司马懿的责任,但如果不能守到,那哪怕最后洛阳没丢,他司马懿也要被问责。

毕竟,河洛世家的抱怨,现在都已经通过某些世家大族的渠道,传到他这个天子耳朵里了。

真要到了非要找替罪羊的时候,那曹叡是真的不介意,把司马懿推出去的。

而司马懿……接到这样一份诏书的司马懿,差点当着辛毗的面,直接把诏书扔到地上。

真的,司马懿真的差点没忍住。

特么老子现在连能不能守到一月底都不确定,居然还要我守到三月份?!

天子……嗯,不是,是朝中,朝中必有奸臣,荧惑君上!!!

第961章 出乎意料

屋漏偏逢连夜雨,说的就是司马懿现在的这个状态。

当着辛毗的面,司马懿自然不好直接说曹叡是个昏君……无关忠诚与否,这是一个体面的问题。

这年头的皇帝,中央集权的程度并不深,当臣子的,私下评价主君行为是常有的事情,但在公开场合,大家还是要给主君一个尊重的。

主君毕竟是主君,臣子到底还是臣子……除非你想谋朝篡位,否则即使是权臣,也不能在明面上对主君不恭。

但现在司马懿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他是真的没有把握能撑过一个月。

这点,其实辛毗也很有同感,但问题是,他除了叹气之外,也没啥好办法。

司马懿下令让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弃守孟津渡,但这俩兄弟真的……靠不住啊。

不是司马两兄弟会不听父亲的调遣,但问题是,他们的对手,也不白给啊。

司马师在接到司马懿的调令后,立刻跟自己的弟弟商议,该怎么安排突围。

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孟津渡,暂时进入了一个休战的状态。

司马师手里有近两万兵马,而对手魏延,张飞等人,有两万五千兵马,其中一万五千左右是精锐的北军,剩下的一万人,是临时从弘农郡招募的新兵,并没有太大的战斗力。

面对这样的敌人,就像司马懿想的那样,只要不浪,突围出去还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对手不好惹,尤其是那个黑脸白须的煞神,都快成为孟津渡的一个传说了……得想办法避开这个煞神的追击,安全撤退,才是司马师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

为此,司马师制定了一个撤退计划。

首先,有计划的安排河东兵出孟津渡,主动去向正面的蜀贼挑战……但,连败三次,以骄其心。

然后,第四次派出所有剩余的河东兵八千人,去正面进攻蜀贼营寨,吸引蜀贼的注意力,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则率军从孟津渡东面突围,绕一个大圈子,争取从洛阳东门撤回洛阳去。

司马师不敢直接从洛阳北门撤退,毕竟那个方向,只要是脑子正常的蜀贼将军,在发现自己等人撤退后,就一定会向洛阳北门方向追击的。

所以,司马师不惜放弃八千河东兵,绕一个大圈从洛阳东门撤退,就是为了能尽量的把剩下的一万两千洛阳郡兵安全的撤入洛阳。

可以说,司马师想到了自己能想到的一切。

但,当真正开始实施撤退计划的时候,才刚刚离开孟津渡,往东走了不到二十里地,司马师和司马昭率领的一万两千洛阳郡兵,就遇到了蜀贼的拦截。

当头一员大将,还就是那个黑面白须的煞神。

事实上,司马师的这个撤退方案,确实骗过了张飞,魏延两人,两个人真的以为孟津渡的魏军在连败之下,已经丧失了主动进攻的能力。

如果司马师的对手就这两个人的话,那他还真的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带着一万两千人救援洛阳。

可问题是,张飞军中,还有一个凤雏先生在呢。

庞统怎么都觉得不对……对手败阵的,未免也太容易了一点。

是,孟津渡的魏贼在前段时间的作战中,一直被大汉军队压制,只能困守渡口之内……可在有了一万人的增援后,孟津渡的魏军已经稳住了阵脚,不然自己等人也不会暂停进攻。

所以,这个连败三阵,多少显的有些奇怪。

再加上,最近从诸葛亮那边传来的军报显示,诸葛亮在梁县大破了司马懿出击的洛阳守军,如今正在往洛阳方面进军……庞统只要稍微在脑海里构想一下现在洛阳城的局势,就知道现在司马懿最着急的事情是什么。

由此,庞统得出了一个结论——孟津渡的魏军,是在故布疑阵,想要撤军洛阳。

顺着这个思路思考下去,庞统再次得出判断——孟津渡的守军,不太可能会直接往洛阳北门直接突破,应该会选择绕道东门撤军。

这个其实并不难猜测。

现在汉军主力就驻扎在孟津渡西南方向的位置,魏军往西面或者往南面突破,会直接跟汉军主力对上……双方兵力相当,真要打野战,就算魏军能突围出去,损失也不会小。

这不符合去救援洛阳的根本目的。

所以,庞统认为,魏军的三次主动出兵挑衅,不过是在虚张声势,造成要从西南突破的假象,而真正的突破方向,应该在东面。

当孟津渡再次出兵的时候,庞统立刻让张飞和魏延两人一同领兵,去东面堵截魏军,至于正面的魏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而且也没有大将指挥,靠着新招募的那一万弘农郡兵,临时牵制既可。

等收拾完了要突围的魏军主力后,再回来收拾这群乌合之众也来得及。

就这样,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的撤军计划,在距离孟津渡只有二十里的地方,直接夭折了。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