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时候也算是一件喜事,时间就定在建兴六年的秋收以后好了。那时候关中重建也应该差不多了,正好又是秋收之后,那时候嫁女儿,至少能让长安的百姓跟着一起热闹一下。这年头没有什么精神文明的说法,但与民同乐,提升民心的说法,可是早就有了的。两人商定这个事情以后,就又开始了各自的忙碌,一直到徐庶,法正等人,齐齐抵达长安。人都到齐了,那就,开始议事吧!!!参加这次议事的人,可不算少。雍州方面,不仅张溪参加了,还有费祎,黄权两人一起参与,而赵云以卫将军的身份也参与了进来。荆州方面,因为关羽病逝,关平,关兴,关银屏和邓艾等人要护送关羽的灵柩去成都下葬,所以王基必须驻守在宛城,这次来长安参加会议的人,只有徐庶和马良,以及准备顺道回成都的庞统和姜维。汉中方面,出乎意料的,不仅法正到了,连李严也来了……显然,法正现在有要力挺李严的意思。各有各的安排,也各有各的心思,但那都是以后要考虑的事情,现在嘛……先议事。有了诸葛亮的提前准备,大家不需要对一些事情的先后顺序进行争议了,按照诸葛亮的准备来就好……换在场任何一个人,也不会准备的比诸葛亮更细致。首先的问题,是北伐之后,各军将士的赏罚功过问题。底层将校士卒的赏罚功过,自然有丞相府的参军,记事们去负责,这方面马谡有经验的很,在成都那边就已经开始根据各军正的记录,开始统计了。在长安这边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几位领军将领的功过问题。比如这次北伐过程中立下大功的王平,以及类似柳隐这样先有过,后有功的将士们的奖罚问题。王平不用说,能攻下宛城,王平起码有一半的功劳,肯定是要奖赏的。因此,诸葛亮的建议是,提升王平为左将军,同时上报天子,请天子封王平为亭侯……至于是什么侯,那是天子决定的事儿了。这方面,大家都没有异议。接下来就是麻烦的柳隐,或者说,跟柳隐一类的将领,该怎么处置。这类先有过,后有功的武将,在这次的关中之战中非常的多,对他们的赏罚,直接关系到雍州军心民心。按诸葛亮的意思,功是功,过是过,需要分开来看,所以对于柳隐,诸葛亮的意思是功过相抵,降职留用。降职,是对他战败丢失大半个右扶风郡的惩罚,留用,是看在他最终守住了槐里,保证了长安侧翼,也为北军反攻争取了足够的时间。可如果按照诸葛亮的这个思路去评判战功的话,有太多的雍州郡兵将校,会在接下来的战功分配中,处在不利局面中。合着雍州郡兵挨最毒的打,打最难的仗,杀最多的敌,最后得到一个降级罚俸的结果?!这个张溪是肯定不能同意的,他必须为了雍州将士们据理力争,而同样立场的陈祗,费祎,甚至是黄权,都站在了张溪这一边。至于襄阳和汉中两方面的代表,这时候都保持了沉默。一方面呢,他们不想掺和进这场麻烦的纷争里,另一方面,他们虽然觉得诸葛亮的处置确实公正,但多少有点不近人情了。如果现在帮诸葛亮说话,将来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的话,岂不是同样尴尬?!所以,还是沉默以对比较好。最后,诸葛亮在和张溪的据理力争过程中,还是做出了妥协——普通将校士卒,以有功论功行赏,但领军将领,偏将以上者,降职留用。这已经是诸葛亮最后的底线了,必须要有人为前期右扶风和左冯翊的失守负责的,这点,哪怕是张溪也不能例外。嘛,对于这点,张溪倒是没有再继续坚持。作为一军统帅,即使最后的结果是保住了关中,同时杀伤了司隶军主力,但伤亡这么大,张溪也没想着甩锅自己的责任。张溪都认了这个罪责,那么下面的类似柳隐,胡遵等人,一样逃不脱责任。但,有一个人例外。句扶。在战场上下落不明的句扶,最后在北军击退了郭淮军,仔细打扫战场后,终于是找到了。因为找到的时间太晚了,人已经是无法认出来了,只能是通过铠甲和随身饰物判断,句扶已经阵亡了。据仵作说,句扶战死之时,胸前身中六箭,全身刀伤无数,很显然,这是奋战到了最后一刻。因此,对于句扶,诸葛亮会上报朝廷,请朝廷封侯厚葬。处理完雍州这边的战后事宜,诸葛亮跟法正,徐庶沟通了一下汉中和荆州之战的奖罚方案。汉中这边其实没什么要处罚的,法正没到关中前,一直是李严在汉中尽心尽力的准备北伐粮草,做好后勤转运工作,一直没有出错,因此法正认为,李严是有功的。这也是法正带李严来长安的原因之一……法正总觉得吧,诸葛亮和张溪等人,似乎有意无意的在排斥李严,但李严的能力和水平,却是摆在那儿的,继续放在汉中,是一种浪费。诸葛亮也承认了这一点,因此建议由法正上报朝廷,给李严论功,这事儿诸葛亮就不参与了。这算是给法正和东州派面子。至于荆州方面,负责攻打南阳的寇封,邓艾,关平等人,自然也是要论功的,不过寇封现在回到了东三郡镇守,关平,邓艾等人跟着张飞一起,扶着关羽的灵柩走汉水入川,等关羽的丧事结束后,再讨论封赏的问题也不迟。至于江陵方面,石苞击退了东吴军的围攻,自然也是要封赏的,但庞统,陈到,宗预,姜维等人,因为失守了公安,一样是一个降职留用的处罚,连庞统都不能例外。顺带一提,也有例外的,那就是张任……建兴五年十一月,撤退到巴东郡的张任,因病去世。张任的后事,庞统已经有了承诺,这时候庞统必然要替张任争取。而对于这个封侯的承诺,诸葛亮虽然觉得有些唐突,但考虑到张任这些年的兢兢业业,诸葛亮决定,还是赞同庞统的意见,上报天子,由天子赐爵给张任的长子张林,以示抚慰。结束了这些善后的事宜后,议题终于是进入了第二个方面。对荆州的人事任命问题。关羽病故,荆州到底是还跟以前那样,派出大将镇守总督,还是把权利收归朝廷,由朝廷按照一般州郡对待。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也是牵扯到很多荆州将领和世家大族利益的大问题。这个议题一开始,就陷入到了一阵诡异的沉默中。而诸葛亮一看这架势,顿时也明白……这事儿,没那么容易解决的。第901章 折中荆州的问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当年先帝入川,鉴于益州和荆州之间交通不便,同时也是为了给自己留下后路,选择了让关羽留守荆州。再到后来,因为一系列的变故后,导致先帝在成都称帝后,荆州依然是由关羽总督管辖的。荆州的地位非常的特殊,不仅由关羽全权掌控军政诸事,而且荆州的赋税丁口,是不需要上缴给朝廷的,全部用在了荆州发展,以及准备即将到来的北伐上面了。这也是为什么关羽能一下子派出九万兵马北伐南阳的原因,这是荆州十余年的积累。但现在,关羽病逝了,荆州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当年先帝可以让关羽总督荆州诸军政事,是因为先帝信任关羽,把这么大一个摊子交到关羽手里,不仅是信任他的能力,更是信任他们之间兄弟的感情。而先帝驾崩后,由于关羽的特殊地位,以及先帝三兄弟之间的情谊,再加上关羽忠义闻名于世,所以刘禅也没有犯傻到想要收回荆州的特殊地位。刘禅都没犯的傻,诸葛亮自然也不会犯,所以荆州还是保持着原有的特殊地位。但现在不行了……不管是刘禅还是诸葛亮,都不想再继续让荆州游离在朝廷的体系之外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