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页(1 / 1)

('

而且吧,庞统真不挑的,毕竟难得有一次单独领兵的机会嘛。

一直以来,庞统习惯了出谋划策的军师职位,领兵出战的时候,很少有单独一路领军的经验……但这不代表着,庞统没有这样的能力。

率领几万,十几万大军作战的能力,庞统肯定是差点意思,但率领三千人巡江,庞统还是能轻易做到的。

再说了,就算庞统真的做不到,身边不还有个姜维呢嘛。

姜维虽然还年轻,但早年一伐的时候,也曾经领兵护卫在先帝身边,当太子舍人的时候,也是掌管东宫侍卫的将军……多了不敢说,指挥三千人作战,绰绰有余。

陈到其实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同意分兵给庞统的。

就这样,庞统率领三千水军,沿江东进。

在路过宜都郡的时候,在宜都郡太守宗预的安排下进行了一次补给,然后直接往公安方向前进。

但实际上,庞统的三千水军,并没有要直接进入公安城的计划。

巡江威慑嘛,并不是要真的往公安增兵,所以庞统的本意,是在水军巡视到公安城附近的港口后,在那边休整补给,跟公安守将张任,李球二人见个面,说明一下来意,之后就返回鱼复。

但……还没到公安港口呢,庞统就发现,大江之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东吴水军。

最要命的是,庞统率领的三千水军,距离东吴的先锋船队,只有不到五十里的距离。

在一览无余的大江之上,东吴军船队的规模,完全可以一览无余。

东吴,果然还是选择了偷袭荆州。

第888章 孙权的顾虑

对于是不是要偷袭荆州,在东吴内部,多少还是有点分歧的。

虽然说呢,周瑜已经做好了必要时刻,放弃自己的名声,为东吴争取最大利益的打算,但……周瑜终究是世家子出身,又是名满天下的名将,真到了事到临头的一刻,周瑜多少还是有点含糊。

能不把自己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名声给毁了,还是尽量不要毁了的好。

再说了,虽然这次没有名义上结盟,但天下明眼人也多的是,这次汉吴两国这套组合拳打的这么漂亮,你要说私下没点交易和约定,谁也不能信啊。

所以啊……都已经背盟两次了,再玩背盟,顺带还要搭上周瑜自己的名声,周瑜多少还是有些纠结的,希望能避免就尽量避免的好。

但,孙权不同意啊!!!

真不是孙权彻底不要脸了,而是现在的局势发展,虽然对东吴很有利,但最有利的,还是他刘氏的大汉啊。

陆逊在攻入汝南后,本来是一片大好的局势,但因为地形不熟悉,再加上汝南各县也没有跟陆逊预料的那样闻风而降,导致陆逊并没有抢在曹休之前攻取上蔡,让曹休率领一万余士卒及时回援到位。

陆逊虽然有兵力优势,但面对上蔡的坚城,必须要打攻城战,这对东吴军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即使如今东吴军的陆战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攻城战的惨烈程度,也远超一般的野战,对东吴陆军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再一个,陆逊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跟孙权汇报比较好。

在汝阴到颍阳一线击破了魏军主力后,陆逊并没有顺势攻占颍阳,因为在陆逊看来,颍阳不算是战略要地,攻与不攻都可以,当务之急的领兵迅速北上,抢占上蔡。

只要攻下上蔡,没有了后路的颍阳,肯定会不攻自破。

因此,陆逊留下了周瑜的长子周循,领兵三千,看住颍阳的魏军,自己则带领主力,北上进攻上蔡。

这个安排,陆逊多少是看在周瑜的面子上,提携周循的意思。

毕竟根据情报判断,颍阳守军不多,守城的高堂隆虽然官居陈留太守,但他并不擅长军事……周循只要看住颍阳,等到将来全据汝南后,他也有一分不小的功劳。

但,陆逊怎么也想不通,周循到底是怎么看的颍阳,怎么就能让高堂隆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收拢溃退的魏军残兵,并且三千,五千的往上蔡送。

真的,就周循的这个水平吧,陆逊都有点怀疑,上大将军到底是怎么教育下一代的……也忒拉胯了!!!

陆逊这边在进攻曹休守卫的颍阳,虽然也很困难吧,但仗着兵力优势,已经把曹休给逼得快要跳墙了。

可当曹休撑过了最开始的五天艰苦守城后,每隔个三五天,就有一两千,甚至三四千援兵从颍阳回援上蔡……这谁受得了?!

倒不是说这些败兵的战斗力有多强,关键是,明明是被动挨打,苦守城池的时候,突然每隔个三五天就有援兵到来……对守城将士的军心士气的提升,是巨大的。

给人一种老子还有援兵,还不用死的觉悟。

就这样,上蔡的防守是越来越坚韧,守军的士气是越守越高,而东吴军这边,连着攻了十几天,依然看不到攻破上蔡的希望,军心反而受到了一些影响。

毕竟东吴军是世兵制,打顺风仗的时候,各部将领都想着夺功劳,捞好处,给自己增加世兵名额,但一旦打了逆风战,就没几个愿意真正搏命的人了。

这不是陆逊的能力可以挽回的,除非是孙权亲自到前线指挥战斗……但孙权的那个指挥能力吧,虽然陆逊嘴上不敢说,内心却是希望这位千万别来。

所以,陆逊只能是给孙权发送战报,寻求休战的可能性。

攻入汝南,其实对东吴军来说,战略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攻克了大半汝南,虽然没有能够达成获取进入中原通道的目标,但也基本消除了淮南的侧翼威胁,把彭城国完全纳入了包围圈……以后再要进攻彭城国,就不用担心汝南魏军的威胁了。

只要拿下彭城国的话,就可以把青徐和淮南两地连为一体,将来不管是自守还是北上作战,东吴都能掌握足够的主动权。

所以,现在休兵,就地防守,巩固占领区,其实也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

陆逊的用兵风格就是如此,与其冒着风险去争夺不确定的战略要地,不如先把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消化掉,完事儿了再考虑是不是能有更大的收获。

这虽然保守了一点吧,但也不能说没有道理。

可孙权接到这份奏报后,内心顿时有些不平衡了。

别看孙权呆在柴桑,似乎是大后方,但实际上,南阳战事,甚至是潼关战事,孙权知道的,都比陆逊要更早,也更详细。

潼关那边暂且不去说他,汉军和魏军打了一个两败俱伤,虽然现在看似汉军围困潼关,但实际上,要想打下潼关,没有个半年一年的围攻,是不会有结果的。

这点战略眼光,孙权还是有的。

只从这方面看的话,陆逊占据大半个汝南,彻底围困彭城国的战果,在孙权看来,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问题是,南阳那边,关羽领兵攻克的宛城,现在正在往颍川郡方向进攻,这个结果,就让孙权很不舒服了。

一旦让荆州军攻克颍川,进军河南,跟西面的潼关汉军形成呼应的话,司隶地区的魏军就会陷入全面被动……就算想打洛阳保卫战,恐怕也没有那么多的兵力了。

再加上,从各地情报的汇总上来看,这次汉军北伐,总计出动了二十余万部队……这么大的动员能力,孙权是不相信,他们打下一个宛城就能心满意足了。

顺着这个思路思考下去,万一真的让汉军重新收复了洛阳,坐拥两京在手……这天下大势,恐怕要发生剧变了。

自古以来,得雍州者得天下……但两汉年间,雍州颓废,汉末更是历经了数次大乱,所以大汉重夺雍州,孙权还能接受。

可如果自己这边受阻于汝南,而汉军却攻下司隶,坐拥天下最精华的司隶区域……以后可就是汉强,吴魏弱的局面了。

这种情况下,谁还会跟大汉继续维持结盟关系啊,孙权好不容易的当上了吴大帝,可不想重新当回大汉吴王!!!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