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瑜在江夏,手头拢共就一万水军,一万步兵,他是怎么做到同时出现在公安和宜城这两个相隔数百里的地方的?!分兵出击?!那能有什么威胁!!!周瑜这样的名将,能干出这样的蠢事儿来?!虚张声势之计,想要用这种手段刺激荆州军回军救援?!不排除这种可能,但问题是,这个计谋用的太过于粗劣显眼了,稍微有点脑子的人就能一眼看破。那可是周瑜啊,天下公认的名将,当年能以两万余人水战击破曹操十余万大军的天才统帅……他的谋略,总不能这么粗劣吧?!因此,徐庶很难不去认为,周瑜还有其他的后手,这个虚张声势之计,不过是放在明面上,用来迷惑自己,让自己继续北伐,拉长回援路线的手段。一旦等到徐庶带兵攻克颍川,进兵河南后,再想在短时间内回援襄阳,甚至是江陵,就不可能了。到了那个时候,东吴一旦再次偷袭荆州,就只能靠襄阳和江陵方面硬抗了。如果周瑜只是靠着占据江夏的那两万人,徐庶倒也不用太担心,但问题是,整个东吴,不可能就只有这么多士卒吧?!确实,根据情报显示,东吴方面也在跟汝南的曹休开打了,而且投入兵力不少,有足足七八万人,再加上周瑜手里的两万人,已经凑了十万了。可问题是,孙权这个人,虽然有个孙十万的外号,但不代表孙权手里只有十万兵马。大汉占据荆益雍凉四州,都能凑出来二十余万军队呢,孙权如今也占据青徐扬交四州,不可能只有现在看到的这些军队啊。再凑个五万士卒出来,对孙权来说,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而且,现在名义上,东吴和大汉并不是结盟关系,江夏郡,那也是周瑜领兵“占领”的,也就是说,这次东吴如果再次选择偷袭荆州,连道德层面的压力都没有,属于正常出兵攻取。这对孙权来说,还能有什么顾虑可言?!至于战前周瑜私下作保的事儿……国与国之间的战略,寄托在一个将军的个人名声上,谁当回事谁就是真傻。孙权真要豁出去,不顾周瑜的名声问题发动进攻,周瑜当人臣子的,能说啥?!徐庶越想,越觉得东吴方面搞偷袭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发动时间,应该就是在荆州军主力继续北伐,攻取颍川郡之后。所以……自己的应对,到底应该怎么做?!北伐已经是进行到了一半了,严格意义上讲,占据了宛城后,这次北伐最大的战略目的已经完成了。可这次北伐,雍州那边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近乎把大半个左冯翊和半个右扶风郡全部打烂了,好不容易才打出了曹魏司隶兵力严重不足的局面……如果自己这边在打下宛城后就收手回兵的话,下次再想从宛城出兵进攻洛阳,就不会再有这么好的机会了。北伐的大好形势,徐庶不想放弃,但荆州,也不能不守。基于这样的判断,徐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命廖化,关兴二将,各率一万荆州士卒回援襄阳,江陵,听从文聘和石苞的指挥,巩固防卫。自己率领剩下的五万人,继续前压到昆阳县,增援邓艾和王基,争取尽快击破正面魏军,攻取颍川,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继续进兵还是回援荆州的事宜。这个方略,有点两头兼顾的意思……在战场上,取舍不定,也是大忌。这点徐庶知道,但现在徐庶还有底气这么做,因为他手头的兵力还充足着,调回去两万士卒,还有九万士卒,足够对五万左右的魏军形成正面压制。可……但徐庶,张飞领军刚刚走到博望的时候,突然接到了来自江陵石苞的急报。东吴从江夏,长沙两路出兵,进攻荆州。长沙方面,孙权以朱然为主帅,领三万水军,两万步兵,共计五万人,强攻公安。江夏方面,周瑜亲率两万水陆军,逆汉水而上,直奔襄阳。荆州,全面告急。这消息一传过来,别说徐庶,连张飞都吃了一惊。不是吃惊于东吴偷袭,而是……东吴居然还能派出这么多的士卒出兵作战。襄阳方面还好,周瑜虽然是天下名将,但带兵不多,镇守襄阳的文聘又是周瑜的老对手,本人性格老成持重,应该不会被周瑜轻易得手。但江陵方面……一共就一万守军,太守石苞虽然展现出了一定的军略水平,但平日里更多还是以文官形象出现。面对五万人的围攻,还真的不好说能不能守到廖化领兵回援的那一刻。而且就算廖化回援到位,江陵总计也只有两万兵马,要防住五万东吴军的进攻,压力依然很大。这种情况下,就是张飞,也开始考虑,是不是要直接回军,救援荆州了。毕竟,荆州才是这群荆州军的根基所在,而张飞带来的大汉北军,此时也需要荆州提供粮草支持……荆州失守的话,所有大军的后路都断了。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庶一咬牙,建议张飞,继续进攻昆阳。不是要跟东吴抢时间,看到底是谁先攻下城池,而是……石苞送来的军报中,提到了一件事情。原本应该驻守在鱼复,作为后路策应的陈到军,突然有三千人顺江而下,出现在公安附近。而这三千人的领军将领,是大汉侍中,庞统庞士元。这,就是徐庶敢继续北伐的底气所在。第885章 庞统训姜维(一)庞统本来不应该出现在公安的,真的。在辅佐诸葛亮北上平定羌乱后,庞统跟诸葛亮,张溪一起制定了北伐的实际战略,但之后,并没有留在关中,而是回到了成都。没办法,诸葛亮选择留在了秦州,随时准备带领北军入关中北伐,朝中总要有人站出来主持朝政。丞相不在了,剩下官职最大的人,一个是尚书令法正,一个是侍中庞统。而很巧,这两人,是如今朝中最大的两股势力,益州派和荆州派的代表人物。严格说起来,法正算是东州派的,但问题是,东州派和益州派,经过这么些年的调和,基本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东州益州之争,不过是内部的事情,在面对荆州派时,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都是益州派。不然就没法跟势力庞大的荆州派对抗了。毕竟,这个时候荆州可没丢,荆州派的人才储备异常丰富,只要朝中有需要,荆州人随时可以入川为官。所以嘛,如果就留法正一个人在成都主持朝政,庞统和诸葛亮也不是太放心。毕竟,法正这个人吧,能力是非常出众的,但他的性格也是个问题……睚眦必报啊!!!就算诸葛亮能放心,庞统都不相信法正能做到大公无私,尤其是在针对荆州派方面。诸葛亮是中立派,但他身上的荆州派痕迹也很重,当然最重要的是,即将北伐的时候,庞统和诸葛亮都不希望朝中出现什么动荡,因此庞统回去成都坐镇,制衡益州派,也是一种必然。但是吧,就这么把一个天下一流的军事天才当成制衡朝政的工具,不仅诸葛亮觉得有点浪费,连庞统自己也不答应啊。所以,庞统回到成都后,还有一个任务——联络镇守巴东郡的陈到,让他做好策应荆州,防备东吴偷袭的准备。本来这事儿,不需要庞统亲自出马去到鱼复督战,让陈到自己处理就可以了……陈到只是为人为官低调,不代表他没有能力。但是呢……庞统坐不住啊。尤其是在关中打成一锅粥的情况下,庞统和法正两个人,每天面对这前线传回来的军报,看的是心痒痒,恨不得自己立刻前往前线,亲自对战事出谋划策。再加上随着北伐的逐渐进行,入侵关中的魏军被再次赶回关内后,这俩人实在是坐不住了。一方面,战事马上就要进入到关键的进攻洛阳阶段了,以如今的局势而言,这简直是最好的建功立业的机会,自己却只能坐镇后方……两人都有些心有不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