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方式,在后世的演绎之下,有了一个专属名词——单骑冲阵。这种模式,不是什么人都能玩得起的,巅峰时期的赵云也许能做到,但如今赵云都已经是年近七十的老将了……赵云自己都不确定,自己还有没有这个能力。因此,当赵云在占据明显优势的情况下,采用这种冒险到极点的战法……别说王昶没有反应过来,就是曹真都差点没有反应过来。毕竟不管是谁有四千骑兵在手,都不会选择这么冒险的战法……用常规战法,来回的冲杀和骑射的话,骑兵的损失不会太大不说,六千步卒也抵挡不了太长的时间的。因此,赵云率领四千骑兵,冒着骑兵大量减员的风险进行突破作战,在王昶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直接突破了王昶的防线,冲着曹真的中军冲杀了过去。但赵云为此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四千骑兵突击,在王昶军的拼命阻拦之下,只有大概五百人左右,跟随赵云冲出了王昶设下的防线。至于剩下的骑兵,如今还在王昶的军阵中混战。当然,这些骑兵还不至于被步兵军阵困住太久,要想冲出去还是有办法的,但现在,这些骑兵已经帮不上赵云的忙了。而赵云带着冲出来的这五百人,即将面对的,是曹真中军的一千护卫军卒。五百骑兵对一千中军护卫步卒……现在轮到曹真难受了。怎么想,这一千中军护卫兵卒,也没有完全的把握能挡住五百骑兵的冲击吧……曹真的心里,是真没有这个把握。而一旦自己的中军被人击破,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曹真也非常清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曹真一咬牙,咱也拼了。趁着赵云还没有杀到自己中军面前时,曹真直接下令,全军前压,自己带着一千护卫兵卒,也加入到对正面的汉军进攻中去。一旦真的陷入到两军混战的局面中,曹真就不信了,你赵云还敢带着骑兵,连自己士卒也一起突突了。再一个……到了这个时候,曹真依然没有放弃寻找决胜的契机。中军前压,一方面是躲避赵云直接冲阵中军的威胁,另一方面……曹真发现,张溪为了加强重点防御,已经把自己身边的护卫士卒也都派出去了,身边除了掌旗兵外,大概只有不到十个步卒守卫。既然这样的话……发动混战,寻找机会往张溪的中军靠近,再择机发动突袭。你赵云能选择直接中军冲阵,难道我曹真就不能选择直接中军冲阵了?!就看看你们家的那个主帅,有没有本事在没有中军护卫的情况下,扛住我的冲击吧!!!是的,曹真这是打算极限一换一,就比比,谁先冲阵成功吧。而这一招,虽然同样冒险,但,确实出乎了张溪和赵云的预料。赵云带着五百骑兵开始冲阵,却意外的发现魏军主帅旗帜发生了移动,开始往张溪军的战场方向移动。赵云虽然稍微犹豫了一下,但如今冲阵已经发动了,赵云也没有了退路,只能跟上去。但随着魏军帅旗的前移,曹真主动加入正面战场,正面战场的魏军士气顿时大涨,转眼间,就攻破了汉军的重点防御,直接把汉军分割成前后两段。汉军随即陷入了一阵混乱。后军还好一点,张溪还能直接指挥,前军方面就只能依靠军中裨将和校尉的指挥,各自为战了。而曹真在切断了汉军之后,并没有就地停下,也没有指挥士卒进行分割包围作战……身后还跟着一个催命鬼呢,也不知道这场混战能不能阻拦住对方。当然,最重要的是,曹真终于是找到了决胜战机——汉军前后军慌乱,中军空虚,曹真都已经能看到在忙着集结后军回撤的张溪了。这时候不采取行动中军突阵的话,等到张溪重新集结好后军步卒后,可就没有这个机会了。因此,曹真也不管战场指挥了,混战就混战吧,他带领着跟在他身边的士卒们,开始对张溪的中军本阵,发动了突击。随着曹真的主帅大旗再次转向,赵云和张溪顿时也反应过来了……尤其是张溪,眼看着曹真就带兵冲着自己冲杀过来了,这要是再不明白曹真要干什么,那就没命了。张溪下意识的想退,但……身边算上扛旗兵都不到十个人护卫,他又能退到哪儿去?!而赵云此时也在拼命的催动战马,带着五百骑兵追击曹真,试图用骑兵的速度赶上曹真的冲阵部队,提前展开拦截。可曹真不会给赵云这个机会。跟在曹真身边的一千中军护卫,已经在截断汉军之后,奉了曹真的命令,全部留在原地阻挡赵云的追击。是,曹真知道挡不了太久,但只要能争取出一定的时间,让自己带着护卫骑兵击杀张溪,那整个战局就算是彻底分出胜负了。曹真是真的觉得,自己这次希望很大。自己到底还有十七八个护卫骑兵跟在身边,面对张溪身边,只有七八个的步卒守卫……这要是再输,那自己干脆直接找块石头撞死自己得了。退一步说,就算最后真的只能一对一,他曹真还能打不过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张元长?!一想到这里,曹真顿时气势满满的冲向了张溪所在的中军。而张溪面对曹真的冲阵,脸色也是煞白,非常明显的感受到了生命威胁。这大概是从军以来,第二次有这样的感受……上次还是初上阵,用三千士卒守卫鄂城,面对周瑜强攻的时候。但……好歹是从军快二十年的人了,战场生死也见的多了,张溪总还不至于在这时候陷入慌乱而不知所措。再加上,张溪一向惜命,因此,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会遇到这种事情的可能。因此……张溪深吸一口气,从自己挂在马上的兜袋里,掏出了自己的保命武器。两把诸葛连弩,大汉丞相诸葛亮亲手制作,限定手持版。说起这个诸葛连弩吧,其实吧,是已经出现了。当然,诸葛亮管那玩意儿叫元戎弩,是放在城头上,用来守城用的大型连射床弩。只是这些年,大汉一直是占据攻势地位,哪怕是关中骚扰战,魏军也很少会直接攻到城池附近,所以这个元戎弩发威的机会,几乎没有。至于手持元戎弩,诸葛亮依然在改进中……大型兵器小型化,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诸葛亮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在不影响整体性能的情况下,把元戎弩缩小到需要两人操纵的地步,但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机弩和箭矢都需要特质,暂时还无法直接量产。至于张溪手头上的那两把可以单人操作的诸葛连弩,其实是诸葛亮应了张溪的要求,为张溪特制的。作为一种单兵兵器,张溪的这两个手弩在诸葛亮看来,是完全不合格的。不仅是机弩和箭矢同样需要特制,而且射程只有不到四十步,还不如普通的弩箭,箭矢穿透力稍微强点,但杀伤力一般,不打在关键部位都不能致残。最要命的是,这玩意儿单发的时候精度还有个保证,一旦连发的话,射击精度就是一个环状分布,能打到哪儿完全随缘。要不是张溪再三要求,诸葛亮都不想给张溪弄这玩意儿,弄出来丢的是他的人。可张溪觉得,这玩意儿真的挺不错的,就跟一个自动火力一样。虽然射程近了点,杀伤力差了点,但射速快啊,而且装填方便,一个人就能操作……至于射击精度的问题,拜托,射程都只有不到四十步,如果对手是骑将的话,大概也就是四五息的时间就贴脸了,射击精度算什么问题?!为此,张溪跟诸葛亮死命的软某硬泡的要了两把,作为自己最后的防身武器。现在不就正好用上了。面对这曹真的冲阵,张溪深吸一口气,先将两把诸葛连弩冷静的装填好,然后端起其中一把,对准了曹真,仔细估算着射程。曹真身边的骑兵护卫暂且不去管他,曹真这货……是第一目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