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页(1 / 1)

('

本来陆逊就对曹休多出一倍的兵力有些奇怪,仔细分析后陆逊认为,很有可能是汝南郡附近的颍川郡和兖州已经出兵,否则的话,曹休是无论如何也凑不到五万大军进攻淮南的。

可问题是,如果兖州军真的已经提前进入了汝南,那么曹休是否会全部用来投入到作战中,这就有点不好说了。

汝南到底是曹休的老巢,已经经营了快十年了,即使按照常规的想法去推测,即使要出兵淮南,曹休也不会不在汝南安排下留守的军队。

根据汝南郡的大小,以及各县的位置分布,这个留守兵力,可能在五千到两万人不等……都有可能。

而如今颍阳出现魏军,人数还在三千左右,这就说明曹休的留守部队至少是超过五千人的,合理估计,至少在一万人以上。

否则颍阳怎么可能出现这么多的魏军。

而且,这支魏军突然出现在颍阳,而不是其他方向,也不由得让陆逊不得不多想一下。

颍阳可就在汝阴的西北方向不到三十里的地方,而自己刚刚才攻下汝阴县不到三天,魏军就已经到了颍阳,是不是可以说明,其实自己的偷袭举动,魏军早就已经察觉到了。

那么会不会有更多的兵力在颍阳集结,对自己的侧翼制造威胁?!

又或者,这些士卒,是曹休留下的后手,准备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接应他撤回汝南的兵马?!

这里面的可能性,陆逊必须要弄清楚,同时做出合适的应对方案才行。

因此,陆逊暂时没有给徐盛派去使者通知自己的情况,相反,他让朱据领兵五千,去颍阳进行试探性的进攻。

得搞清楚,汝南郡的魏军,接下来还有什么举动。

事实上,陆逊其实猜对了一半,颍阳的魏军,确实是徐质带领的,准备在曹休战事不利时,接应曹休退回汝南的一部分兵马。

但这个时候,徐质其实并没有接到曹休被人堵在当涂县的消息,他之所以领兵来到颍阳,也不是察觉到了陆逊偷袭了汝阴……这一切,可以说是阴差阳错,又可以说,是歪打正着。

事情还得从曹休领兵进攻汝南之后开始说起。

徐质是曹休留下的后手,一开始呆的位置,自然也是上蔡,曹休的大本营。

只有在这里,才是最方便集结各县部队,然后去接应曹休的位置。

但是呢,在上蔡,还有一个被曹休挂名“留守”的高堂隆在呢。

理论上讲,高堂隆这个留守,可是要比徐质这个偏将要来的职位高的多,更别说高堂隆还是陈留太守。

一郡太守,虽然在曹休面前不算什么,但在徐质这个偏将面前,他就是高官了。

而且吧,高堂隆这个人呢,是一个忠于职守的好官。

虽然高堂隆也知道曹休给他所谓“留守”的位置,只是在照顾他的面子,并没有指望他做什么事情,但高堂隆觉得,既然自己担了这个位置,就该做这个位置该做的事情。

所以,高堂隆是真的代替了曹休,开始管理汝南郡日常的工作。

不仅是政务,还有军事方面,高堂隆也毫不客气的过问了起来。

如今曹休在外征战,高堂隆虽然不懂军事,但也知道后勤粮草的重要性,既然自己都是留守了,那肯定要帮曹休处理好后勤保障的事情。

当然,如果高堂隆只是插手这些事情的话,徐质也不会多话,毕竟这些事不仅需要有人来处理,而且高堂隆确实干的也不错。

一直到高堂隆下令汝南各县抽调部分兵马,前往上蔡集合……徐质坐不住了。

这位“留守”是想干什么?!

这些兵马,可是曹休留给徐质,在万一战事不利的时候集结起来,接应曹休后撤回汝南的重要力量。

如今却被高堂隆抽调了一部分出来,这要是高堂隆下令让这些士卒去干其他的事情,而曹将军又需要支援的时候,自己拿头去接应曹将军么?!

因此,徐质不得不去找高堂隆,希望高堂隆给自己一个解释。

高堂隆对此,其实很不开心的。

徐质不过是一员偏将,在军中安排好军务就是他的职责,怎么还跑来质问自己调兵是干什么用的?!

这不是你徐质该问的事情,也不在你徐质的职责范围之内。

一个偏将军而已,居然跑来质问一郡太守,同时也是曹休亲自任命的“留守”?!

高堂隆对此当然是非常的不满。

但是呢,高堂隆这个人吧,虽然是文人,有着文人的通病,比较执着于礼法和规则。

可高堂隆也不是腐儒,不会没事儿就看不起武人,也不会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好歹是问清楚了,徐质以什么理由来质问他。

在得知徐质有曹休的命令,需要在关键时刻去支援曹休后,高堂隆的不满已经消失了大半了。

事实上,高堂隆抽调各县士卒的原因,其实也是对曹休有着一些担忧。

但问题是,高堂隆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不懂军事,虽然有担忧,但无法说出到底担忧的点在哪里……因此吧,高堂隆觉得,要不自己先把兵马给抽调起来,万一真的有什么意外,他也不至于会手忙脚乱。

一听高堂隆这么解释,徐质顿时也是松了一口气。

敢情这位留守,也不是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他也能想到曹大将军留下的后手啊。

但是……不能这么干啊!!!

咱们一共就没剩下多少士卒了,分布在各县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守卫地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

现在你突然把一部分士卒都集中到了上蔡,将来真要有意外,各地守备空虚不说,光靠这点兵力根本也不够去接应曹将军的啊。

这不是白耽误功夫,空耗粮草嘛。

徐质这么一说,高堂隆听着也觉得有道理……果然是因为自己不懂军事,结果不小心犯了错了。

高堂隆这个人吧,作为大儒,还是很有风骨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既然自己错了,那就承认,然后也愿意低下头来,询问徐质,是不是要把这些士卒再遣散回各县去。

已经错了一次了,高堂隆也不敢瞎做主,所以问了徐质。

徐质心说得亏你问了我,要是不问,麻烦可就大了。

高堂隆大概抽调了五千人左右到上蔡。

抽调人来上蔡集结不是什么大事,高堂隆有这个权利,士卒也必须听从军令。

但你要是抽调了人过来,却啥事儿都不干的又给放回去……士卒也许嘴上不会说什么,但心里肯定都会有怨言的。

真当行军作战是旅游是吧,这一路上奉着军令赶路,也不是那么好受的。

结果到了地方集结,却没有任何作战任务下派,又让士卒回去……来回耍人好玩么?!

严重影响军队士气啊。

放是肯定不能就这么放回去的,哪怕随便给士卒们找点事儿做,都不能马上放回去。

徐质想了一下,给高堂隆出了一个主意。

要实在不行,高堂隆就给他一个命令,从五千士卒中抽出三千人来,让徐质带着这三千士卒去巡查汝南各县的地方防务,剩下的两千人,高堂隆就留在上蔡,跟上蔡本来就有的三千士卒混编成一支五千人的留守部队,作为后手。

虽然这么做有左手倒右手的嫌疑,但好歹不算让这五千调来的士卒都没事儿干。

而且,这也算是在践行曹将军的命令。

如果什么问题都没有,曹将军在前方作战顺利,那么这三千人调出来巡查防务也说的过去,如果曹将军真的遇到了什么意外,那么徐质的三千人就算第一支接应部队,也可以有个提前准备,高堂隆也可以立刻以五千留守士卒作为第二批支援部队,快速来援。

听完了徐质的建议,高堂隆觉得吧,这主意还真的挺不错的,就照办了。

然后,徐质带兵巡查各县,就这么一路走下来,来到了颍阳县。

再然后,徐质就得知了汝阴失守的消息。

第837章 试探性进攻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